成仿云
人物简历
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在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本科及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农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作为外国人博士后特别研究员,在日本岛根大学生物资源科学部从事研究工作;2003受国际树木学会(IDS)资助,赴英国邱园进行访问研究;多次出访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植物学》、《植物生殖生物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基础》等课程,主编《园林苗圃学》、《园林树木学》等教材;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林业局重点研究项目、“984”技术引进项目等20余项研究项目与课题。
社会任职
园林树木教研室主任、牡丹国际研究院院长,菏泽学院牡丹研究院院长。先后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常务理事,芍药属新品种国际登录亚洲权威,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专家组成员,北京林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第七批“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等。
学术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SCI收录30余篇),获国家专利10项,著有《中国紫斑牡丹》等专著;培育各类牡丹新品种200多个,其中27个已获植物新品种权、13个国际登录,突破牡丹芍药远缘杂交关键技术、系统挖掘紫斑牡丹优质资源、推进牡丹高代杂种的育种应用;构建了第一张牡丹高密度遗传图谱,挖掘了大批与性状关联的EST-SSR、SNP标记以及QTL,建立了牡丹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开发建立了牡丹离体微繁殖、分生组织结节培养、杂种胚离体拯救等技术;整合优化与推广应用牡丹花期调控技术、多圃配套种苗标准化生产技术、切花栽培技术体系;阐明了栽培牡丹近缘野生种的遗传结构与形成机制、遗传多样性特点及其种间亲缘关系,建立了国内外资源收集最全面的牡丹种质资源库。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7年和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1项(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