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雲
人物簡歷
分別於1984年和1987年在西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本科及研究生畢業並獲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96年在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並獲農學博士學位;1998-2000年受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資助,作為外國人博士後特別研究員,在日本島根大學生物資源科學部從事研究工作;2003受國際樹木學會(IDS)資助,赴英國邱園進行訪問研究;多次出訪美國、德國、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與澳大利亞等國參加學術交流活動。長期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植物學》、《植物生殖生物學》、《園林苗圃學》、《園林植物基礎》等課程,主編《園林苗圃學》、《園林樹木學》等教材;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林業局重點研究項目、「984」技術引進項目等20餘項研究項目與課題。
社會任職
園林樹木教研室主任、牡丹國際研究院院長,菏澤學院牡丹研究院院長。先後兼任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花協牡丹芍藥分會常務理事,芍藥屬新品種國際登錄亞洲權威,國家林業局油用牡丹專家組成員,北京林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第七批「百人計劃」特聘教授等。
學術成果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多篇(SCI收錄30餘篇),獲國家專利10項,著有《中國紫斑牡丹》等專著;培育各類牡丹新品種200多個,其中27個已獲植物新品種權、13個國際登錄,突破牡丹芍藥遠緣雜交關鍵技術、系統挖掘紫斑牡丹優質資源、推進牡丹高代雜種的育種應用;構建了第一張牡丹高密度遺傳圖譜,挖掘了大批與性狀關聯的EST-SSR、SNP標記以及QTL,建立了牡丹分子育種技術平台;開發建立了牡丹離體微繁殖、分生組織結節培養、雜種胚離體拯救等技術;整合優化與推廣應用牡丹花期調控技術、多圃配套種苗標準化生產技術、切花栽培技術體系;闡明了栽培牡丹近緣野生種的遺傳結構與形成機制、遺傳多樣性特點及其種間親緣關係,建立了國內外資源收集最全面的牡丹種質資源庫。獲梁希林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2007年和2014年)、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09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1項(2010年)、寶鋼優秀教師獎(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