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我對分鄉歷史上的碑亭探究與理解(蕭源)

我對分鄉歷史上的碑亭探究與理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對分鄉歷史上的碑亭探究與理解》中國當代作家蕭源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我對分鄉歷史上的碑亭探究與理解

碑亭長立天地間,歷史風煙在眼前

一我對分鄉歷史上的碑亭探究與理解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明發達的國家。不僅有數干年的語言文化載體——文字與書籍,還有許多豐厚的物質文化遺產,如建築,繪畫,雕刻,印刷;再如冶金、採礦、鍛造、加工等方面的先進工藝和技術,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藝術傑作,這些都是人類歷史最寶貴的財富,是世界上最難得的藝術珍品!

分鄉作為中國大地上的一個微小鄉鎮,也沿襲了祖國文化藝術的傳承,繼承了民族文化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藝術特長。而體現在這一方面最大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鎮域內大量的碑刻和亭子的一些建築物上。不管是在集鎮公共場地,還是在民間的山坳鄉下,所有的建築物件都可以用「歷史悠久,形式多樣,結構堅固,精美異常」的詞語來描繪形容。

下面先說說分鄉關於「碑"的建築特色問題。從現存的歷史文物來看,分鄉的「碑」從質地用料上都很講究。大凡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木刻的「碑文」,主要用於祭祀人物的。往往與「木牌"上的文字有點相似,但又絕對不同。據我觀察,「木碑」(準確應稱「木牌」碑)寬度比較狹窄,高度比較長,但厚度不大,3至5公分。主要是用於祭祀人物。

因為古時候,由於生產力不發達,生產工具相對落後,當先輩人死了,後人為了方便祭祀,明確安葬墓主的身份和位置,以示區別,免得搞錯或者搞混淆了,於是就在墓主墳前用木牌書寫或雕刻上文字,在牌位中間豎寫上大字「顯考(妣)xxx大人(或慈母)之墓」;在右側下方小寫上後人祭祀人「孝男女xxx跪拜」的名字。這種木牌子,在分鄉當地習慣上被稱之為「木碑」。例如,解放戰爭中在南仗埡犧牲的革命烈士劉西堯,在犧牲後安葬,當地人民為表示祭典他,就在墓地前樹了一塊木碑,上寫「革命烈士劉西堯之墓」。

如果站在歷史時間發展角度看,木碑(牌)應該時間上首先在前。因為主要是製作簡單方便,取材也廣泛容易,省時又省力。既可用筆墨在上面方便書寫,又隨時可用。如果要想書寫的文字不至於被風吹雨淋或日曬炙烤湮沒掉,管的時間想長一點的話,那麼就用筆墨書寫後,再用雕刻刀來深一些雕刻,或是用烙印燒烤來解決,完全可以達到理想目標。只不過是這樣所需的木碑厚度就相應要大的很多了。

當然,這種木碑文字與地域上的站牌和商店、旅館、以及驛站上的木牌是有區別的。不管是豎寫或橫寫,那稱呼是絕對不相同的。前者叫「碑」,後者叫「牌"或者叫「牌匾」什麼的。比如用木板書寫的牌坊如「木桂溪",「牌渡河",「聚仙樓」,「白雲山莊",這些稱謂分別代表的是地標或是酒店飯館稱號;而「福祿壽喜"則是用木板題寫掛匾,名為「壽匾」,專用於祝壽。我曾祖父做六十大壽,他女婿是秀才,特地在大城宜昌購回奉送,用金色字書寫,曾轟動一時,名聞遐邇。這些稱謂,在古時候都有嚴格的講究,不能混為一團。否則,那是要受長輩或文化人怪罪的。

接下來,該繼續說石碑的起源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上看,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實踐驗證,人們終於發現,木碑文字雖快雖好,花費很小,但是,還是保存的時間比較短。無論再好的木料,總是經不起風吹雨淋和日月的侵蝕,最終木碑上的文字隨着木料優劣還是腐亂了。後來,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也隨着生產工具的改進和工藝方面的提高創新,為了刻寫文字符號保留得更久和更牢固,人們就用石塊來代替木料的製作了。按照適用的範圍和對象用途更廣泛了,於是體現了雕刻藝術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這表現在:

一是在地標名稱和界限區域上用石塊刻字做標記的碑文。如「分鄉"、「黃花」的鎮標,還有「宜保公路」,這些石頭刻寫的文字叫「石碑」(或者叫「碑標")。

二是同樣用石塊雕塑的人像或物象,再加上文字解說的石碑,也叫「碑刻」,或者叫「碑帖」或「碑像",例如「分鄉鎮普溪大橋處的觀音碑像和碑文」,還有明清時期,牽牛嶺處的「李王廟」中「李天王」石刻雕像",以及普金竹的「烏龜碑」等等碑文,碑像,都特別造型獨特,結構堅固,樣式精美。 還有就是:把成片成批次或成群的石碑排列組裝起來形成的石刻碑文,則叫「碑林」。

另外,石碑還有另一種存在的形式,就是把對社會捐助或者個人投資的善舉行為的姓名、數量及其項目的投入情況以及個人某些政績也刻寫在石塊上,這種碑文則叫「功德碑"。例如去投資建橋丶修路或投資辦學,建廟以及興修河道、水庫堰塘工程等等,在分鄉歷史上當是不少的。如分鄉歷史上「羅惹坪總廟」,院莊處的「圓通寺」,大旺坪處的讀書院「文昌閣」,還有分鄉高家堰處的「彌陀寺」廟宇等等的這些善舉碑文遺物,無一不是把捐款捐物捐地的姓名,以及捐獻的錢物數量都刻寫在石碑上,供來往的香客遊人來進行瞻仰,從而達到名垂史冊,流芳百世的。

三是對逝去的親人用石刻的碑文來祭禮憑弔。據考證,最初的祭祀碑文是用墓磚來刻字的。當初只寫墓主的名字,碑文約為一尺長,3O公分寬,厚為10公分左右,刻字完成後放在墳墓前土裡掩埋,以防多年後墓主的後輩因時間久遠而忘卻了具體地址和與墓主的關係。後來,隨着社會發展進步,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墓主人身份及其垂吊人的地位和經濟勢力等狀況,於是,碑文的表現形式也越來越複雜,樣式越來越多樣了。比如,碑高為0.9米一1.2米,厚度為15公分左右的碑文叫「靈牌碑」;而高於1.2米至1.5米的,且碑文上部兩邊略寬一些的石碑叫「斧頭碑」。如果是還高於1.5米以上,且碑文兩邊還有對聯形式成為凹形碑文,並且碑文上部還刻有龍鳳等花紋的石碑,則叫「落堂碑」。除了高度有講究外,還要看碑的石塊數,如五塊石組成的碑叫「五塊石碑」;「七塊石組成的碑叫」七塊石碑」;最多的還有「九塊石碑」。有的碑文兩邊還有成對的如石羊、石馬、石虎、石獅、石象;還有石桌、石凳之類的雕刻,那就更加顯示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高貴了。除此而外,除了墓主碑文身份講究之外,還講家族歷史尊卑。

有的大家族為了顯示家族在地方上的勢力,在家祠庭院處用石碑和石亭將祖先和歷代的輩份關係依次雕刻展現出來,這種用石碑文刻寫的文字碑叫「亭祠碑"。

如此等等,凡此種種,基本上把歷史上的各種階層等級和社會地位關係都標示出來了。筆者曾在家鄉考察時,見過高大2一3米的「大斧頭碑」,例如分鄉蕭氏家族長輩「故高考諱蕭鎰大人之墓"碑」;也見過九塊石的「故清考蕭公自智字淵明墓」大碑文式樣,況且這樣的家族墓碑還不少。還見過本地分鄉「蕭氏家族",黃花「向氏家族」和分鄉「宋氏家族」的「亭祠碑」。

當然,在分鄉這個的地方,除了歷史上遺留下來這些整塊的石碑文外,還有一種崖刻的石碑文,例如在分鄉聯合村大旺坪處明清時期的崖刻「歇馬處」,高場百里荒處三國時期的戰場遺址「漂洗池";還有清末民初時黃花鎮上詹天佑主修的川漢鐵路遺址處「上風埡隧道"上的題字,以及分鄉場黃柏河釣魚灣深潭危險處的崖刻文字「阿彌陀佛」;分鄉「磨盤石"處深潭岸邊高險崖石上的「河神"等字樣以及殘存的石塊碑文;還有分鄉劉家沖小河邊顯露的拜求風伯雨師「陰陽求雨"石刻碑文,都無疑不顯示了分鄉的歷史文化悠久,地形獨特,屬地古老,風俗淳厚的特點。

接下來,就該說說分鄉歷史上「亭」的建築藝術了。其實在分鄉當地,「亭」的建築歷史也很悠久,大有別具一格的模樣。體現在這方面的藝術一是在公共場所處,如廟宇殿堂,寺觀庭院,以及私塾學堂,集鎮街道,商店旅館,交通要道處的騾馬驛站,都留下了不少的「亭子"遺址和遺物。比如在分鄉院莊處的「圓通寺」廟宇內,早先的亭子,樓台是不少的。而在羅惹坪的「湖北省總廟」處,原寺院處的亭台樓閣更是很多。可惜在一九三五年乙亥年被洪水都沖毀了。現在公眾場所現存最大最久的就是仿造歷史上「分鄉木橋」的亭子了。雖為木質建造,但橋上不僅可走人,還可供來往遊客商販以及文人墨客駐足瞻仰遊玩休息。木橋上兩邊用許多木柱和木欄搭建為涼亭,整個亭子飛檐翹壁,畫棟雕梁,足以彰顯歷史上分鄉交通要道上的亭台樓閣是何等的繁華景觀。 另外就是私家的亭子了,如富豪鄉紳名流以及達官貴人私房別墅的大門前建造的門亭,俗稱「門角樓子」,除了顯示家庭社會地位尊貴,經濟勢力比較厚實外,還往往為那些下人家丁們白天看門,晚上守夜來提供遮風擋雨之處。有點類似於北方四合院的形式。

當然,亭子的樣式也很講究。除了用料分木柱、石柱外,亭子上面都蓋着灰色的土瓦。有的亭子廊柱上還寫有漂亮的文字。如「詩書傳家遠,行善富貴長",或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運廣進達三江",更顯得主人的大氣和職業的特點。

這些亭子命名也是很講究的。比如「風雨亭「,「聚仙亭",「鳳凰亭",「望遠亭",「達觀亭",「讀書亭」之類的亭子,這 些命名都是根據亭主人的文化修養和家庭所處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來決定取名的。所以,亭子越多,面積越大,活動範圍越廣,那麼,你在社會上的尊卑地位就越明顯。 還有一點,就是亭子的式樣也很多,有四方形的亭子,也有圓形的亭子,還有菱形多面的亭子。總之,五花八門,形式多樣,這些亭子的建造都是依據主人的住宅大小和房屋的建築面積而設計的。一般的富貴人家,往往門前只有一個「門亭」,而達官名流,則住房寬大,庭院也多,除了「門亭"之外,院內也有大小不等的亭台樓閣相配合,更顯得主人的尊貴豪華。

據說,在分鄉歷史上的土城嶺地方,大豪強陳仲賢的私家別墅,還有在分鄉棠埡之處,歷史上的袁家私宅等,都因廣出人才,實力強勁,特別是袁家,一連有七個秀才中榜,因而,聲名遠揚。僅住宅就有八個大門,每個大門都有「門亭",可想當年這些豪強地主,達官貴人是多麼富有和地位顯赫。當然還有那些歷史上曾在朝為官的,或在野為紳的富豪們,又是多麼風光,他們不僅在地方富甲一方,可以左右平民百姓的安危外,上還可干預地方大小事物,來興風作浪,左右逢源,耍盡各種手段,來平衡各方勢力和左右朝政大局,今天,這些歷史上留下的遺物遺址,不管「碑文」也好,還是「門亭」也罷,都一一遠去了,代之而起的是新時代,新社會,新事物。大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意境。比如現代城鎮公共場所上的各種公園,廣場,還有各地名勝古蹟風景區,各種文化長廊,碑文崖刻,還有各種亭台樓閣水榭等建築物,都有傳統文物工藝的縮影和技術的傳承。因此作為文化歷史的象徵物,我們應了解知其所以然,為未來的社會發展提供一些借鑑和參考,既吸收其民族文化的精華,又排除其腐朽落後的封建糟粕,為民族為社會造福,來增長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智慧,也許對我們會有更深更遠的意義和好處![1]

作者簡介

蕭啟權(筆名蕭源),男,湖北宜昌夷陵區分鄉鎮人,大學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