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河(李毅梅)
作品欣賞
我的母親河
從小就生長在邕江河畔,邕江用乳汁養育了我。邕江,您這一條奔流不息的母親河,您這一條生生不息的生命河,您這一條代代傳承的文化河,您用您的清流蜿蜒,流淌着一個一個美麗而動人的傳說……
古城溯源,水問邕江。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邕州,古駱越地也。」古代屬百越之地,有1700多年歷史,元朝改名南寧,意思是南疆安寧。明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今邕州與思明府憑祥縣接界,入交趾海,皆駱越地也。」越族分支繁多,史稱「百越」。其中西頤和駱越兩個支系,就是南寧壯族的先民。而南寧簡稱「邕」,則取自唐《元和郡縣誌》:「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可見古代的山川地理對城市之名產生的影響之深。
邕江,您是母親之河。千百年來,平靜安詳地流淌,滋潤着您的兒女,把兩岸裝點得分外妖嬈。無論春夏秋冬,岸邊古城牆下總是綠意盎然、瓜果遍地、鮮花盛開;江中波光瀲灩、漁舟唱晚,一片片輕舟水中蕩漾,仿佛一幅濱水長廊水墨畫卷徐徐鋪開,書寫田園牧歌式的江河史詩。正是有了這條日夜流淌的河,才有了依江而居、與水為伴、繁衍生息的駱越民族,難怪宋朝大詞人秦觀對南寧有「魚稿有如淮石,溪山宛若江南」的讚嘆。
邕江,您是生命之河。沿着邕江源頭,行船蕩舟邕江,不同的河段總會給我不同的驚喜,上游如一面平鏡,寬闊包容。古老的傳說,訴說着動人的故事,明朝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不遠萬里逆江而上,探尋邕江流域的奧秘,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邕州八景」。在《徐霞客遊記粵西遊記》中,描繪了邕江兩岸的風光秀麗:「有土山兀出北岸,是為青秀山,上有浮屠五級出青松間,乃南寧東南水口也。」賦予南寧和邕江非同尋常的生命之源和文化底蘊。這條河雖然經歷了無數的滄桑,卻依舊充滿活力,她永不知疲倦向前奔流,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廣納左右江文明的百川細流,把各民族不同層次的文化血脈薪火相傳,再把濃郁的民族特色匯入鬱江,直下廣東、港澳而入海。這條母親河不但為南寧提供了賴以生存的供水資源,還成為水路交通,內河水上運輸的重要方式之一。
邕江,您是文化之河。南寧有幸,因為有水;南寧有幸,因為有邕江。亘古的河流,見證了五千年的滄桑歲月。邕江,我的母親河,您不但承載了季節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您還是一條家喻戶曉的名江。曾記否?1921年10月23日,孫中山率胡漢民、廖仲愷等人抵達邕江碼頭,籌備北伐,說服滯留於廣西不動的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回師共舉。江風吹拂中,他在廣西省議會禮堂、南寧商會禮堂和粵東會館的三次鼓動性演講,激昂的情緒、熟悉的粵語使台下的南寧聽眾被深深感染。曾記否?偉人毛澤東1958年1月7日和11日兩次冒着嚴寒暢遊邕江,勝似閒庭勝步,當年主席已達65歲高齡,1月正是南寧最冷的時候,陪同人員怕他身體吃不消,他說:「下決心就不冷,不下決心就是20°C也冷。」主席留給南寧兒女的是一筆永遠的精神財富和文化源泉: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這條養育了世世代代南寧兒女的母親河,正激勵着南寧兒女,在改革創新的大潮中揚帆起航,用辛勤的汗水描繪着壯美的河山。
邕江,您是絲綢之河。一條邕江穿城而過,述說着這座城市的熱情與好客。這裡東鄰粵港澳、南濱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穿越千年的母親河緩緩流向遠方,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裡交相輝映,邊疆民族風情與國際文化在這裡和諧共生。市民與東盟友人的歡聲笑語傳入耳畔,把先進的利民技術送達東南亞。開放合作,讓綠城之韻綻放在更廣闊的國際舞台,讓世界看到了南寧發展的無限潛力。「南寧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南向、北聯、東融、西合』上下功夫,提升'南寧渠道』影響力,已由昔日祖國的邊陲城市,變身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
邕江,您是民生之河。曾經,因為治理不當,邕江給兩岸居民帶來了洪澇災害。為了讓「母親河」成為「民生河」,2015年,南寧市提出「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推進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南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紅波表示:「我們'治水、建城』的最終願景是'為民』。」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旨在把南寧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脈絡,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樣的願景,已成功進入南寧市民的生活。
邕江,您似一幅流動不息的畫卷,悠悠訴說着「中國綠城」品質升級的發展變遷。正所謂「從一條江看一座城」,在邕江上崛起的一座座橋,講述着南寧不同年代、不同歷史的故事,每一座橋橫貫東西,豎通南北,把江南江北連成了一個整體,從原來隔江相望,變成兩岸燈火相映成趣、商業繁華互補的新格局,使得南寧走上了國際,成了東盟十國「一帶一路」的中心和樞紐,把邕江詩話、壯鄉文明、綠城神韻、東盟風情展示給世人。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邕江,我的母親河,一條至高無上的河,您從遠古走來,流向廣袤的大地,流進我的心田。無論我走到哪裡,您永遠是我的牽掛…… [1]
作者簡介
李毅梅,廣西南寧市人,南寧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