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我要讀世界名著(周銀德)

我要讀世界名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要讀世界名著》中國當代作家周銀德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我要讀世界名著

其實,人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尋覓着、尋找着、塑造着那個理想的自己,而讀書就是那種最高雅、最便捷、最深沉的途徑。

前段時間,馬路明老師的一篇散文《在北京一家小書店邂逅大師波德萊爾》,得到了平涼電視台《遇見平涼》欄目組的關注。以秋陽為主的記者團隊來我校採訪了他,最後製作了專題節目《遇見平涼·聽秋陽朗讀》,在聽眾中引起了廣泛的影響。馬老師談到,他在北京一家小書店,遇見了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如一個飢餓的人遇見麵包一般:使一個受傳統文化薰陶,生活在小山村的農家小伙,思想上開啟了「一扇窗」,心靈上注入了「一斤光」,喚醒了他沉睡的靈魂,激發了他內在的情感,改變了他寫作的風格。「是波德萊爾改變了我。人也可以這麼肆意活着,活出自我!」他還說:「我特別贊同魯迅先生的說法,希望人在年輕的時候儘可能地多讀讀外國的書籍,外國的名著,它可以開闊你的視野,點燃你的激情,豐富你的思想。」

這幾年,我也嘗試着進行文學創作,寫着寫着,猶如一條路徑,悠長而深遠,黑暗而渾濁,越走越暗,越走越窄,很難探尋到一條光明大道。不是自己的熱情不夠,也不是自己缺乏執着的精神。而是自己的語言猶如天上淡淡的雲霧,無法編織出七彩的光芒,自己的思想失去了雙翅,很難在浩瀚的蒼穹中肆意地飛翔,自己的雙眼被蒙上一層層冰霜,無法分辨前行的方向……在躊躇彷徨之時,我欣然遇見了一部電視劇——《不惑之旅》,在劇中找到了一些靈感。馬列文的唯唯諾諾,簡單的執着堅強,鮮明的人物形象,激起了看劇的熱情。還有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使馬列文和簡單從相識到相知,在一次復活之旅中,兩人相愛。當簡單敘述着聶赫留朵夫的悔恨、自責、懊惱,還有瑪絲洛娃的善良、大方、勇敢,及兩人間的感情糾葛時。那時,你會猛然覺得,當人生處在低谷時期,《復活》會給你力量和勇氣,一次復活之旅也會讓你對自己的靈魂進行拷問,涅槃重生。我想,文學創作也會如此這般。

每當這時,我總會回憶起年輕的時候,曾在世界文學的長廊中頓足,沉浸於墨海書香之中,探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驚嘆《唐吉歌德》的主人公的痴迷,被《簡愛》中女主人公頑強不屈的執着所折服,不恥於《紅與黑》中男主人公為了自己的虛榮出賣自己靈魂的行徑,……漸漸地,視野開闊了,思想也豐富了。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曾經讀過的書籍遠遠不及前進的步伐,汲取的水分趕不上奔赴遠方的行囊。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繼續閱讀世界名著,而且要有計劃地去讀世界名著。在遠行的旅程中,你會覺得讀世界名著,猶如一泓清泉,於困頓中神清氣爽;又如天邊中的一道彩虹,於迷茫中撥雲散霧;更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於淤泥中堅定信念。

那麼,我們怎麼去讀世界名著呢?偉大的卡夫卡在20歲時候,這位那時尚看不到自己將要給世界文學貢獻怎樣驚世駭俗的傑作的他,在一封給友人的信中已經寫下了這樣的啟迪人心的話:「如果我們在讀的這本書不能讓我們醒悟,就像用拳頭敲打我們的頭蓋骨,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讀它?難道只因為它會使我們高興?我的上帝,如果沒有書,我們也應該高興,那些使我們高興的書,如果需要,我們自己也能寫。但我們必須有的是這些書,它們像厄運一樣降臨我們,讓我們深感痛苦,像我們最心愛的人死去,像自殺。一本書必須是一把冰鎬,砍碎我們內心的冰海。」卡夫卡的話,強調了讀書應該有所選擇,有所取捨,形象地表述了讀書應該有的態度和熱情,還有發自內心的吶喊。

閱讀世界名著,你就會插上奇異的翅膀,飛到了另外一個天地,要麼冰天雪地,要麼四季如春,在奇思妙想之中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在神色凝重之間探求人性的本質;閱讀世界名著,你的眼光會更加獨到和深邃,看到蒼翠鬱郁之下的紅色,要麼一望無垠,要麼如煙如夢,在跋山涉水之間體會另一種生活,在海浪澎湃之時,領悟拼搏的真諦;閱讀世界名著,你就會馳騁豐富的想象,穿越時空的隧道,要麼星球大戰,要麼與古人對話,在浩瀚無邊的星空中,體味不一樣的人生。

讀世界名著,恰與文學人對話;

讀世界名著,適逢思想者辯論;

讀世界名著,還原世界底色;

世界名著,與未來同行![1]

作者簡介

周銀德,男,漢族,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