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我見過你哭》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的作品。

目錄

原詩

I SAW THEE』WEEP
——George Gordon Byron
I saw thee weep the big bright tear
  Came out that eye of blue;
  And then me thought it did appear
  A violet dropping dew:
I see thee smile
  the sapphire’s blaze
  Beside thee ceased to shine;
  It could not match the living rays
That filled that glance of thine.
  As clouds from yonder sun receive
  A deep and mellow dye
  Which scarce the shade of coming eve
Can banish from the sky,
  Those smiles unto the moodiest mind
  Their own pure joy impart;
  Their sunshine leaves a glow behind
  That lightens on the heart.

譯文


我看過你哭——一滴明亮的淚
  湧上了你藍色的眼珠;
  那時候,我心想,這豈不就是
  一朵紫羅蘭上垂着露;
我看過你笑——藍寶石的火焰
  在你前面也不再發閃,
  呵,寶石的閃爍怎能比得上
  你那一瞥的靈活的光線。
仿佛是烏雲從遠方的太陽
  得到濃厚而柔和的色彩,
  就是冉冉的黃昏的暗影
  也不能將它從天空逐開;
你那微笑給我陰沉的腦中
  也灌注了純潔的歡樂;
  你的容光留下了光明一閃,
  直似太陽在我心裡放射。

作者簡介

拜倫全名喬治·戈登·拜倫;

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羅德遊記》、《唐璜》等。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拜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鬥一生的勇士;他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http://www.sc1618.com/shige/296239.html 19世紀浪漫主義詩歌

人物生平

家庭境況

1788年1月22日出生在一個古老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曾供職於英國海軍,母親是英格蘭人。父親將母親的財產揮霍盡淨,為避債逃到法國,並於1791年死於異鄉。拜倫跟隨母親在蘇格蘭度過了貧窮而孤寂的童年。十歲時,繼承了家族的爵位與莊園。父母的離異,他自己的生理殘疾,蘇格蘭大自然的風光以及鄉間的樸實生活,在拜倫幼年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學習經歷

1801年拜倫就讀於哈羅中學,1805年入劍橋大學。 1809年大學畢業之後,拜倫在貴族院獲得了世襲議員的席位,但卻受到歧視。於是拜倫帶着一種憤懣的心情離開了祖國,先後遊歷了葡萄牙、西班牙、馬耳他、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等地。當時這些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正在發展,資產階級民主運動也正在開始,這次旅行大大開拓了詩人的社會政治視野。

開始創作

1811年7月拜倫回到英國,這次旅行孕育了後來的《東方敘事詩》,並在歸途中創作了《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第一、二章,內容就是這次出國遊歷的所見所聞。

結識雪萊

1816年4月拜倫離開英國,途徑比利時時到了瑞士,在這裡他結識了英國另一位偉大的詩人雪萊,並在思想和創作上接受了雪萊的影響。初到瑞士時,他因個人憂患而深深痛苦。波旁王朝復辟後歐洲反動勢力的加強,越發使詩人感到憂鬱和孤獨。但歐洲社會巨大的動盪,引起他對人類命運的思索和焦慮,這又使詩人的內心激動不已。這個時期所寫的長詩《錫隆的囚徒》和詩劇《曼弗雷德》等就突出地反映了詩人在國外流亡生活初期的痛苦和悲哀,以及內心劇烈的矛盾。

輝煌時期

1816年10月拜倫來到意大利。當時意大利正遭受奧地利的奴役,革命運動正興起。拜倫同為民族自由而戰的愛國志士密切的交往,並在1820年參加了意大利有名的燒炭黨的秘密組織,投身火熱的鬥爭;在詩歌的創作中,他丟掉浪漫主義的幻想而走向現實,進入了他一生中最光輝燦爛的時期。為了激勵意大利人民的鬥爭,拜倫創作了《塔索的悲哀》(1817)、《威尼斯頌》(1819)、《但丁的預言》(1812)等。

拜倫式英雄

在拜倫的《東方敘事詩》中,出現了一批俠骨柔腸的硬漢,他們有海盜、異教徒、被放逐者,這些大都是高傲、孤獨、倔強的叛逆者,他們與罪惡社會勢不兩立,孤軍奮戰與命運抗爭,追求自由,最後總是以失敗告終。拜倫通過他們的鬥爭表現出對社會不妥協的反抗精神,同時反映出自己的憂鬱、孤獨和彷徨的苦悶。這些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拜倫式英雄」。由於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徵,因此被稱作「拜倫式英雄」。

"拜倫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作品中的一類人物形象。他們高傲倔強,既不滿現實,要求奮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時又顯得憂鬱、孤獨、悲觀,脫離群眾,我行我素,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出路。例如,抒情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中貴公子哈洛爾德,《東方敘事詩》之一《海盜》(*The Corsair, 1814)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劇《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這類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熱的激情,強烈的愛情,非凡的性格;敢於蔑視現有的社會制度,與社會惡勢力誓不兩立,立志復仇,因此,他們是罪惡社會的反抗者和復仇者。另一方面,他們又傲世獨立,行蹤詭秘,好走極端,他們的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在鬥爭中單槍匹馬,遠離群眾,而且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因而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拜倫式英雄"是個人與社會對立的產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點和弱點的藝術反映。這類人物形象相繼出現於拜倫筆下,這對於當時英國的封建秩序和資產階級市儈社會進行的猛烈衝擊,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但是他們的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和悲觀厭世情緒,又往往會給讀者帶來消極的作用。俄國的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和詩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倫式英雄"的思想弱點及其危害性。[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