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戒律讓人不自由嗎

戒律讓人不自由嗎?
圖片來自六圖網

戒律讓人不自由嗎?不少人總會給自己找藉口說,只需我多行善做好事就夠了,不必皈依,不必持戒。殊不知,我們很多所謂的行善,要麼是外表的即好意辦壞事,要麼是缺失的即這邊好那兒壞,即佛教中所說的「有漏積德行善」。而持戒,即是要我們先學會「止漏」,杯子在不漏的前提下再裝水,才調裝滿。假定一邊漏水即一邊作惡,一邊裝水即一邊行善,那麼水杯耐久也裝不滿,修行也就耐久難以效果。

目錄

原文

假定你問一些人:「你信佛嗎?」他們會信口開河:「信佛!」

假定再問:「你皈依了嗎?」他們要麼直說:「沒有!」要麼反問:「我信就行了,幹嘛非要皈依呢?」 ​ 假定持續問:「你為啥不皈依呢?」他們要麼說:「皈依是不是就被佛控制住了?」要麼說:「皈依就不能吃肉了,可我仍是喜愛吃肉,怎麼辦呢?」或許說:「皈依是不是就這不能做那不能做了?」有人甚至還擔心腸說:「皈依後,我怕我做不到,反而遭到佛的賞罰。」

一言以蔽之,他們信佛是口頭上的事,或許說,他們覺得皈依即是要持守很多在他們看來很難做到的戒律,所以與其給自己套個不悠閒的枷鎖,還不如不皈依,所以連佛的大門還沒有進入。

皈者,歸也,歸順也,投靠也;依者,倚也,依託也,依託也。假定說自己信佛,而連皈依都沒有,那麼起碼可以一定,這所謂的信,一不真實,二不真誠,也即是說,實際上還沒有真實的決計,既是對佛法沒有決計,也是對自己沒有決計。

佛教的皈依,即是通過外表上歸敬的典禮,而從心裡生起對佛法僧的信賴。佛者,形式上為佛祖釋迦牟尼佛,本質上為「覺悟」,即靈通國際生命底細;法者,形式上為釋迦牟尼佛所傳的佛法,本質上為「準確」,即正知正見;僧者,形式上為起碼四人構成的僧團,本質上為「清淨」,即六根清淨。假定皈依佛教即皈依三寶,即是說不可以再皈依外道,就可以說你是一位佛教徒了。但佛教的包容也容許你退出後去信其他宗教,或許不信賴何宗教,但一同也仍對你敞開大門,隨時歡迎你回來從頭皈依。皈依自身即是一種願力的修行,所以即使現已皈依,也可以重複多次皈依。

皈依的轉義,即是依託佛法僧的慈悲、才智和力氣,脫離輪迴無常的苦楚,不再受制於三界六道的綁縛。所以,學佛修行證道的根柢意圖,是脫節綁縛,而不是自套枷鎖。但有意思的是,或許辯證地說,為了抵達這個終極目標,在修行的旅程上,你就必須持戒。戒者,戒律,即阻遏也。阻遏啥?止惡也。也即是說,你要脫節綁縛,你就必須先「綁縛」自己。

很多人即是由於聽到戒律,而在佛門前停下了腳步。殊不知,戒律恰是規則、真理、方法、旅程。佛陀臨終遺言甚至直接道明,他去後,後世應當「以戒為師」。

試想想看,悉數國際假定每個星球沒有規則地高速作業、左衝右突,那這個國際還不得處處磕碰爆破?人類社會假定沒有法令規則,每個人都可以看似悠閒地隨心所欲隨心所欲,那這個社會還不得失調一團,處處都是燒殺搶掠,效果哪有悠閒可言?

不少人總會給自己找藉口說,只需我多行善做好事就夠了,不必皈依,不必持戒。殊不知,我們很多所謂的行善,要麼是外表的即好意辦壞事,要麼是缺失的即這邊好那兒壞,即佛教中所說的「有漏積德行善」。而持戒,即是要我們先學會「止漏」,杯子在不漏的前提下再裝水,才調裝滿。假定一邊漏水即一邊作惡,一邊裝水即一邊行善,那麼水杯耐久也裝不滿,修行也就耐久難以效果。

所以說,止惡才調至善,自律方可悠閒。[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