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戴行洲,化纖工程設計專家、中國工程設計大師。長期致力於化纖工業的工程設計[module]data-type=album id=2260356 data-catalog=0[/module],結合國情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並且有所創新。曾擔任多個大、中型化纖重點項目的設計負責人,所承擔項目多次獲獎。 中文名 戴行洲 外文名 未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信 仰 未知 性 別 男 目錄 1 人物資料 2 技術成就 ▪ 承擔多個腈綸項目工程設計並多次獲獎 ▪ 解決滌綸紡絲用夾套管應力分析難題 ▪ 腈綸紡絲中成功引進儀表固體質量流量計 ▪ 開創化纖工程總承包,為設計改革做貢獻 3 人物簡歷 人物資料編輯 戴行洲,1924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他在中學讀書時對化學很感興趣,經常在課餘時間搞化學實驗,還到化工原料行去觀察和熟悉化工料的外觀狀態。1942年進入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學習,同時幫助他父親在家中進行動物胰島素的提取工作,熟悉利用等電荷點淨化胰島素的方法,並比較從牛胰腺提取的胰島素和從牛、豬胰腺提取的混合胰島素對糖尿病的療效,認為牛、豬混合胰島素對我們中國人也有很好的療效。在大學一年級年終考試時,化學答卷中對蛋白質的等電荷點論述得到化學系主任的讚賞,因而被評為化學系該年度獲獎者。 1946年在滬江大學畢業後,就職於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化驗室,開始從事紡織化學工作。1949年上海解放後轉入華東紡織管理局,繼續在化驗室工作。當時各印染廠清倉時,發現倉庫中有遺失品名的多種化工料、染料和助劑等。戴行洲應用從中學時代開始積累起來的化學知識在短期內將這些化工物品進行鑑別和成分分析,使庫存積壓的物資充分得到利用。 1950年參加紡織廠棉布輕漿試驗工作。當時棉布在織造過程中的上漿率超過20%,漿料主要採用小麥澱粉,不但耗用大量糧食,而且棉布在印染廠加工時又要將漿料去除,棉布在倉庫儲藏時還容易發霉。戴行洲通過試驗制訂了漿料快速化驗方法,並發現原用防霉劑效果不佳,又對新防霉劑進行測試;提出了輕漿時的用量,使上漿率下降到8%,為推廣輕漿工作、節約糧食做出了貢獻。另外,還制訂了印染助劑分析法和印染藥劑快速分析法,提高了化驗工作效率。 1958年,他在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開始從事腈綸抽絲技術的探索和研究。1962年調入上海紡織工業設計院,從事腈綸和其他合纖的工程設計工作。 1973年擔任上海石化總廠一期工程年產3.3萬噸維綸廠設計項目總負責人。1976年投產,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1978年參加上海石化總廠二期工程滌綸二廠年產20萬噸聚酯引進談判的技術領導工作。 1981年參加年產1.5萬噸滌綸短纖維抽絲成套設備攻關工作,兼任紡織工業部滌綸抽絲成套設備辦公室副主任,負責技術領導工作。該項目在1987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榮譽證書。 1987年以後,他被聘為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輕紡項目部專家和上海投資諮詢公司專家。在先後參加儀征、蘇州、自貢、湘潭、宜昌、新會、紹興、阿城等6萬噸/年聚酯項目預可行性研究評估時,積極提出建設性意見。對各項目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投資的情況下,將生產能力從日產180噸改為日產200噸與240噸,對儀征、紹興項目的滌綸抽絲配套提出調整長絲、短纖維比例的意見。 戴行洲是上海市1950年勞動模範,上海市第八、第九屆人民代表。1989年被建設部授予「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1992 年10月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技術成就編輯 承擔多個腈綸項目工程設計並多次獲獎 戴行洲是我國最早從事腈綸抽絲工藝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1958年,他在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開始對腈綸工藝技術進行文獻資料檢索;同年,研究院合纖工作劃歸上海市紡織局化纖辦公室(以後改為上海合成纖維實驗工廠、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他也調入化纖辦公室繼續對腈綸進行試驗研究,擔任腈綸技術負責人。他首先對去民主德國學習考察人員帶回的腈綸資料進行潛心研究消化,並與腈綸小組人員一起對腈綸工藝參數在小試設備上反覆試驗,掌握了該工藝技術的一整套工藝流程,然後將原有老廠房改建為腈綸實驗車間,設備由化纖辦公室設備部門進行設計和外加工,或從國外進口。1959年經各方通力合作,在合成纖維實驗工廠建成我國第一個腈綸抽絲實驗車間,設計規模為日產1噸,採用以二甲基甲酰胺為溶劑的濕法紡絲工藝。由他負責技術和車間管理。產品經紡織廠加工成混紡織物,受到市場歡迎。1965年,戴行洲參加蘭州化纖廠從英國引進年產8000噸腈綸裝置的談判。同年,又負責為上海化纖二廠設計年產2000噸腈綸裝置時,經與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合作,採用不同於蘭州腈綸的、能提高染色性能的第三單體進行小試,作為聚合體組成的依據。並借用上海合纖二廠化驗室進行工藝設計參數的摸索和部分含鉬不鏽鋼代用材料的試驗,1969年建成試車取得成功。該裝置與蘭州化纖廠同期投產,在以後十年中成為我國腈綸工業的試驗和培訓基地。 1972-1973年,負責上海石化總廠一期工程年產5萬噸腈綸廠的設計前期工作,確定工藝設計原則。該工程獲國家20世紀70年代優秀設計一等獎。 1983年擔任大慶石化總廠年產5萬噸腈綸廠設計總負責人,1984年負責組織編制技術引進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上海市科協1983-1986年度科技諮詢優秀項目一等獎。並於1988年提前三個月試車,獲紡織工業部第六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全國第六屆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 1986年參加上海石化總廠腈綸廠發展規劃的編制,組織和編制擴建年產1萬噸腈綸裝置的可行性研究,以後又增加續建1萬噸。該項目的主要設備從日本引進,項目建成後獲國家紡織工業局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 1989-1995年負責安慶石化總廠5萬噸腈綸工程總承包項目腈綸工藝路線選擇與進口設備選型,任高級技術顧問。該工程先後獲國家紡織工業局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1999年全國第八屆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 解決滌綸紡絲用夾套管應力分析難題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戴行洲即對化工、化纖產品進行開發研究。他注意國外先進的技術、產品信息,積極消化吸收,並在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中不斷創新,取得了巨大成就。1956年調到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染化組,對維蘭型防水柔軟整理劑進行研究。該整理劑系氯化季銨鹽,國外均在有機溶劑中合成,他試驗在水中合成取得成功。 1981年,上海石化總廠滌綸二廠1.5萬噸滌綸短纖維抽絲設備需要三套聚酯直接紡絲熔體輸送管道。因系高溫高壓多分支的夾套管,應力分析難度較大。過去該類型夾套管均由國外引進;這次原擬從日本購買,談判開始時日商曾表示可提供設備和應力分析技術,但在進一步討論時又說他們的應力分析也是委託另外專業部門計算的,因此無法提供應力分析技術。戴行洲組織上海紡織設計院有關專業人員反覆討論,認為在院內已掌握的資料和應力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再做進一步努力,可以承擔自行設計的任務。因而他向上級提出由上海紡織設計院設計和上海二紡機製造的建議。得到同意後,發動設計院有關專業人員日以繼夜努力奮鬥,終於解決了應力分析的難題,還發現過去引進的輸送管道有的節點尚存在偏差,經應用掌握的計算技術找出了偏差的原因並加以更正。通過設計與製造的緊密結合,這套管道在實際運行中一次獲得成功,節約投資100多萬美元。該項目1986年獲紡織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腈綸紡絲中成功引進儀表固體質量流量計 1994年,浙江腈綸廠(干法腈綸)準備試車,請戴行洲提供幫助。據該廠介紹,以前幾個干法腈綸廠由於聚合體粉末計量儀表不穩,經常漂移,按原設計參數進行配製的聚合體紡絲溶液組成波動,不符合紡絲要求,嚴重影響紡絲操作。戴行洲建議他們改用上海滌綸總廠(後改為上海聯吉合纖廠)的聚酯引進裝置中對苯二甲酸粉末計量使用的儀表固體質量流量計。固體質量流量計到貨時,儀表箱在公路運輸過程中震壞,箱內零件散落無法接線,而此時工程試車已到紡絲溶劑製備工序。戴行洲連夜按工藝流程將零件重新排列定位和接線,接通後儀錶板顯示穩定,漂移很小。經廠方對儀表計量檢測後,接入DCS系統中。在檢查工藝流程和物料平衡的國外原設計資料時,他發現紡絲溶液採用受熱膨脹係數較大的二甲基甲酰胺為溶劑,採用容積計量儀表計量時必須考慮溫度與密度的關係,而原設計忽略了這一因素。他立即繪製了一張溫度—密度曲線圖,輸入DCS中。工廠立即進行紡絲溶液連續配製工序的試車,配製的紡絲溶液很快達到紡絲工藝設計要求,保證了紡絲試車的順利進行。原來估計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完成的進度竟在一天內實現了,受到廠方高度評價。1996年,參加吉林化纖廠腈綸項目從意大利引進談判時,對聚合體粉末計量也由他向意方提出採用固體質量流量計,投產後運行穩定。 開創化纖工程總承包,為設計改革做貢獻 戴行洲在化纖工程設計中,積極探索總承包「交鑰匙」工程的新思路。他認為以設計為龍頭的工程總承包模式,是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的。他還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積極促進這一改革的實施。1989年,安慶石化總廠5萬噸腈綸工程項目改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按規定需進行國際招標,這對上海紡織設計院又是一個工程承包的良好機遇。招標中規定投標時要提供專利商的技術轉讓授權書。由於戴行洲在1984年曾參加大慶乙烯腈綸廠合作設計組赴美,在美國氰胺公司腈綸廠考察時發現紡絲車間凝膠染色設備的運轉中染色絲束有色澤發花情況,當即提出疑問,工廠技術負責人解釋說這個問題正在研究解決,並且徵求他的看法。他立即回答說這問題是在噴絲頭處紡絲成形時產生的。這一提示幫助該廠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從此美國氰胺公司腈綸廠人員對他十分尊重和信任。1988年在大慶與氰胺公司腈綸工廠技術負責人見面時,他提出今後氰胺公司這一專利技術在中國是否可通過上海紡織設計院轉讓,該技術負責人當即表示同意。因此,安慶腈綸項目投標準備過程中上海紡織設計院很順利取得了氰胺公司的腈綸技術轉讓授權協議書。經過領導和有關專業設計人員的艱辛工作,上海紡織設計院終於在項目總承包的國際投標競爭中取勝。該項目在1995年建成,使上海紡織設計院積累了國際工程招投標和工業工程承包工作的經驗,並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人物簡歷編輯 1924年 出生於上海。 1946年 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 1946-1950年 上海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助理員、技術員。 1950-1956年 華東紡織管理局技師、工程師。 1956-1962年 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工程師。 1962-1990年 上海紡織工業設計院化纖室主任、副院長、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0年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