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都口風光旅遊區
扁都口風光旅遊區位於祁連山中段,民樂縣城以南30.公里處的國道227線兩旁。旅遊區分為,5個小區, 12個主要景點,即:扁都口峽谷遊覽區、台坡東溝娛樂觀光區、體閒度假區和管理服務區。旅遊區內最著名的旅遊景觀是扁都峽谷、黑風洞、石佛寺、諸葛碑及碧雲天、黃花地的田園風光景。[1]
目錄
歷史沿革
王震出峽
在這條峽內,還上演了現代戰爭史上奇蹟般的一幕。1949年9月18日,王震將軍率領數萬大軍「明月出天山」,勢如破竹,追擊潰不成軍倉迄逃遁的馬家匪幫,一舉解放了河西諸域,為挺進新疆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青山不老,幽谷為證,那些浴血奮戰而長眠於峽內的烈士們必將與扁都峽萬古長存。
文人墨客
在這條峽內,走過戍邊將士,走過商賈駝隊,也走過文人墨客。歷史上,李白、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就經由此峽西出陽關,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邊塞詩篇。
佛光旅遊度假村
這條峽已成為暢蠍本阻的峽,幸福祥和的峽。峽谷深處,開闢了「扁緯口佛光旅遊度假村」,搭建了一座座帳篷,五彩的小旗在山風中輕輕的翻着,似在搖着手臂熱情地招呼着南來北往駐足休閒的客人。裕固族姑娘穿着鮮艷的民族服裝唱着牧歌獻上哈達,敬上美酒,翩翩起舞,使遠方的客人充分領略着草原情調,忘卻了旅途的疲勞。
石佛爺
由「度假村」往北走不遠,就可看到「石佛爺」。隔着湍急的水流細細瞧去,但見在一塊光潔的峭壁上清晰地雕刻着一組佛像,其神態端莊而安詳,似在祝願每一個路人平安幸福。傳說如來佛祖攜弟子途徑此峽,見往來行人跋涉艱辛,便留影於石壁之上,鼓勵人們奮勇向前,並佑護當地牧民風調雨順,生活安康。佛像之下,系滿了藏族的經幡哈達和漢族的絲綢被面。藏漢兩民族同敬一尊佛,正象徵着民族大團結的美好局面。據傳,石佛爺岩面脫落一層又顯露於另一層上,甚為神奇,究竟是天然的還是人為的,還須每一個遊覽者自來考證。
諸葛碑
由「度假村」驅車上行約一公里,但見這裡奇峰羅列,怪石磷峋,有的像竹筍,有的像利劍,有的像海豚,有的像駱駝,千姿百態,惟妙惟肖。最引人注目南便是當關而立的「諸葛碑」了,似乎諸葛孔明正正襟危坐,臨峽拂琴,是那樣的臨危不懼,鎮定自若,似在彈奏着中華統一、民族團結、和平繁榮的樂章。
主要景點
黑風洞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數萬之眾逢山開路,遇水褡橋人劈荊斬刺,橫空出峽,直搗單于王老巢,向居住在焉支山、祁連山的匈奴發起了空前的決戰,迫使匈奴遠走西域或隱於漠北,遂置河西四郡,移民屯田,開發邊疆,開闢了有名的絲綢之路。傳說霍去病率軍行至半峽時,黑風突起,瀰漫峽谷,前行不得,霍去病登上山頂一望,見黑風從一個洞中滾滾湧出。於是他號召兵士砍樹堵洞。經過一晝夜的奮力拚搏,萬千棵松柏終於堵住了黑風洞。黑風息了,他們終於得以順利出峽,大破匈奴,所見之「黑風洞」,在離度假村不遠處的陡壁上,緊鄰國道227線,極難攀臨,四周長滿了雜草灌木,看時深不足底。
扁都峽谷
出民樂縣城沿國道227線南行約30公里,黃花映襯之下,高大險峻的祁連山被的峽谷東西劈開,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峽,歷史上稱作大斗拔谷。驅車而上,但見兩山夾峙、峭壁摩天,一水中流、波浪洶湧.盛夏時節,沿峽一行,如歷四季,六月飛雪,不足為奇,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此峽不僅有峭壁湍流,還有連天的牧草、芬芳的野花、肥壯的牛羊、悠揚的牧歌,更有野兔、雪雞、鹿、樟、狼、豹等野禽野獸和煤、鉻、錳、銅等多種礦產資源。歷史上,此峽是南通河煌、北達甘涼的險關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扁都峽便上演了一幕幕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
娘娘墳
隋朝時,隋煬帝為顯我中華聲威,在大大破吐谷渾之後,決定在張掖召見27國使者,召開萬國博覽會,遂率數萬之眾由扁都峽而出。行至半峽,突遇六月飛雪,士卒凍死者大半,伴隨隋煬帝西行的愛妃過去久居深宮,突遇奇寒,便身染疾患,醫治無效,未及出峽,便長眠於此。今所見「娘娘墳」既當年楊帝愛士己之墓也。「娘娘墳」緊鄰227國道,墓堆;「娘娘墳」頭長滿了萎萎芳草,」在向世人訴說着一段哀婉的故事。娘娘若在天有靈,當為我泱泱中華如今之繁榮強盛、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舞;由藍天。
西路軍小路
在這條峽內,透過層巒疊蟑,我們還隱約可見一條小路碗蜒盤旋在崎嶇的半山腰。在那條小路上,還濺灑着當年曾被馬匪押解到西寧處決的紅西路軍戰士的斑斑血跡。而今那些血跡早已化作了峽內爛漫的山花、青青的芳草、清澈的溪水,化作了肥壯的牛羊、悠揚的牧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