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鼓舞
扁鼓舞 |
扁鼓舞為朝鮮族古老的打擊樂器,後發展成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表演時舞者兩手擊打胸前的扁鼓,邊擊邊舞。女性扁鼓舞多為獨舞,舞姿優雅,男性扁鼓舞多為群舞,動作大方、有力,具有強烈的戰鬥性。舞蹈節奏根據主題和情節的要求而不斷變化。2005年9月21日被列為雲南省昆明市市級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扁鼓舞
民 族:朝鮮族
扁鼓舞概述
扁鼓舞伴隨着激動人心的鼓聲,給人以歡快、熱烈而躍動的情緒感受。豐收的喜悅、生活的快樂,以及現代人的歡快情緒等,都是扁鼓表現的內容。扁鼓舞不同於長 鼓舞,它不僅能表現朝鮮族婦女細膩的內在感情,還可以表現男性爽朗樂觀的性格特徵。扁鼓舞具有變化多樣的鼓點和節奏。
多人表演的傳統扁鼓舞是男女都可參加的一種「鼓舞」。每人所用「扁鼓」的大小,因性別的不同而有區分。男子表演以群舞為主,舞者在激烈而歡騰的鼓聲中奔跑、跳躍,充分顯示着男子的陽剛之氣。而身挎「扁鼓」的女子獨舞,不但要表現多樣而嫻熟的擊鼓技巧,還要在「扁鼓」頻頻發出頓、挫有節,急、緩交錯鳴響下,舞出朝鮮女性剛柔並濟、瀟灑遒勁的舞姿。
扁鼓舞於2005年9月21日被列為雲南省昆明市市級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
扁鼓介紹
扁鼓,顧名思義,鼓的形狀呈扁圓形。鼓邊寬約5厘米 鼓面直徑長約40厘米 鼓圈用竹或鐵做成,中間用優質羊皮繃平,鼓的周邊裝飾絨球及銅鈴,鼓柄下端用各色絨線,絨球串點綴,非常精緻漂亮。鼓棒用竹片做成 寬約1厘米,長約35厘米,扁鼓音色較低沉、淳厚。至今還流行於昆明官渡區阿拉鄉、普照鄉、海子鄉、高坡鄉等地區。是撒梅人舞蹈時專用的樂器。
彝族扁鼓舞的發展及特點
彝族祭祀性舞蹈——扁鼓舞
早期,扁鼓舞屬祭祀性舞蹈,它依存在撒梅人自己的民俗節日之中,成為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爺山盛會」,「蟲王節」 ,「火把節」 等節日既是撒梅人喜慶的日子。又是祭祀祖先,神靈的祈禱活動。
老爺山盛會
每年農曆六月十三的「老爺山盛會」撒梅人都要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到附近的老爺山上,舉行隆重的祭典活動。 傳說,老爺山是撒梅王降生之地 山上建有一座小廟,廟內塑有撒梅王像一尊,祭祀之日,撒梅人在山上吃住數日,用打歌對調,歡歌狂舞的方式來祭祀自己的始祖。而這 「狂舞」 就是扁鼓舞。
蟲王節
「蟲王節」又稱 「祭蟲山」 祭蟲山上建有三皇廟內塑,蟲王,神像,兩旁分別塑有三皇五帝傳說,蟲王,是專治天下害蟲之神。每年陰曆七月初七和冬月十一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屆時周邊各地的佛教、道教、西坡教的教士都匯集到三皇廟念經 群眾則縫製紅布袋一隻,將田地中捉獲的害蟲裝入袋內,當教士念經完畢,眾人便將小袋投入火中焚燒,祈禱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蟲王節除每年舉行活動之外,每逢十二年又大祭一次,儀式更加壯觀而隆重。無論是每年一次的小祭,還是十二年一次的大祭,扁鼓舞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
火把節
「火把節」,撒梅人又稱「過小年」。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 各家各戶舉行「牛王」儀式 。在牛廄門前敬酒燒紙,紙上印有牛、馬、豬等畫象 。口中念念有詞,祈禱 ,六畜興旺 ,清吉平安 ,在上述的各種慶典祭祀活動中 。人們都在同一個祈禱聲中伴着扁鼓節奏 ,有聲有色地進行 ,當人們的激情到達頂峰時 ,便產生了「言之不足,故嗟嘆之 ,嗟嘆之不足, 故詠歌之 ,詠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的情景 。這時 ,扁鼓舞在它特定的文化歷史背景下, 形成了它自身獨特的舞蹈形態, 充分展示了撒梅人民的文化底蘊和舞蹈內涵。
扁鼓舞的特點
在不斷繼承 ,創新 ,發展中, 扁鼓舞已成為撒梅人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它獨特的表現手法不斷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它將在繼承,發展我國悠久,古老的文化遺產 ,繁榮文藝 ,陶冶人民情操 ,在寓教於樂中發揮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貢獻。[1]
參考文獻
- ↑ 昆明地區的彝族扁鼓舞道客巴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