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技艺
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四川省自贡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古称“蜀缬”,流传于巴蜀之间,盛产于四川西南自贡辖区。通过其图案和独特的工艺,表达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古代传统工艺为基础,经历代民间工匠不断探索和总结,整理出绞、缝、扎、捆、撮、叠、缚、夹等数十种扎染手法,形成一套独特的制作技艺。自贡扎染最早采用纯棉制作,发展至今棉、麻、丝、缎等各类纯天然织物和皮革均可制作。
2008年6月7日,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为Ⅷ-26。
目录
历史渊源
自贡扎染技艺,起源于公元前221年的秦汉时期,在唐朝扎染较为兴盛。据记载,唐代进入宫廷的高级织物就有四川的蜀缬。
宋朝时期,为抑制侈靡、提倡素,朝廷曾下令禁止扎染工艺的生产及使用。随后兵荒马乱局面的出现,扎染工艺便日趋衰落,而后仅在山区、乡间以作坊形式残存下来,几乎到了艺尽人绝的地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挽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相关部门制定了继承发展的政策,使得濒临艺绝的扎染工艺得到挽救和恢复。
20世纪50年代初期,通过历代扎染艺人的研究和探索,形成更为精细的整套工艺流程,使得自贡扎染这朵一息尚存的传统奇葩,重得甘露、传承至今。
工艺特征
手法具有地方特色
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染色从单色的简单浸染演变成复色的多次浸染,制成的扎染品色彩斑斓,扎痕耐久,纹样从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显示出奇异的艺术效果。自贡扎染以针代笔,扎缬染色,使几何图案及包括人物、动物、花鸟、书法[1]等在内的写意图案若隐若现地呈显在扎染品上,手法出神入化,具有地方特色。
永无重复的艺术品
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通过多次绞扎,使图案变化朦胧多变,图案精巧、线条清晰,使扎染作品成为偶然效果强烈、绚丽多彩,永无重复的艺术品。
把自贡扎染作为灯面
把自贡扎染作为灯面的首创,是自贡工艺美术厂民间扎染艺师的一次探索。采用国中浓墨重彩的手法,既有工笔画的细腻,又有写意画的潇洒,光感强,远看活象实体,近看耐人寻味。它的色泽浓淡分明,毫不含混,艳丽多彩,有的灯上用了七、八种颜色,而且色调和谐自如,给经以美的享受。
工艺流程
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描述为: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固色、漂洗、熨烫平整等步骤。
具体地说,就是在白棉布准备好后,用纸版或薄塑料版,在上面画出图案,用打孔工具沿图案轮廓打出顺序的小点,再在布上刷浆糊,布上便印上了纹样轮廓线,方便用针串线时有据可依,也可根据点状的轮廓线决定针步。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古老的自贡扎染在民间流传至今,是自贡人对文化生活追求的历史见证,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和文化意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自贡扎染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的变迁,纺织印花的机械化生产得到普及,大大冲击了手工印染行业。在此情况下,自贡扎染技艺逐渐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艺人大量减少,生产实践陷于停滞,已处于濒危状态,如不及时加以抢救,势必迅速走向消亡。
传承人
张晓平,女,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为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申报地区为四川省自贡市。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自贡市扎染工艺有限公司获得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自贡市扎染工艺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86年的自贡灯会上,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自贡扎染技艺第一次步入灯展。在这届灯会上,别开生面地出现了十个扎染灯,有表现以“恐龙之乡”为特色的剑龙、蛇颈龙等以“龙”为题材的灯,有表现民间传统题材的银锭灯、连环灯、阿福灯、葫芦灯、双鱼灯、松鼠灯、月亮灯、象灯、方胜灯等。
2017年11月27日,“匠心扎染艺术生活”自贡扎染作品展在自贡市艺术展厅开展,共展出自贡扎染精品作品130余幅。自贡扎染大师张宇仲的作品《飞龙在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晓平的作品《丝路》《千年盐都自流井》《龙腾九天》等作品首次公开展出。
参考文献
- ↑ 五种书法特点及其他,简书,2020-03-23
- ↑ 列举18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值得珍藏!,搜狐,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