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打破碗花花

打破碗花花(學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是毛茛目毛茛科銀蓮花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國,分布於四川陝西南部、湖北西部、貴州雲南東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江西浙江(天台山);傳入日本後成為歸化種。[1]

植株高30-120厘米。根狀莖斜或垂直,通常為三出複葉,小葉片卵形或寬卵形,花葶直立,聚傘花序2-3回分枝,有較多花,萼片5,紫紅色粉紅色,倒卵形,花葯黃色,橢圓形,花絲絲形;心皮約400,聚合果球形,瘦果長約3.5毫米,有細柄,密被綿毛。7月至10月開花。[2]

根狀莖藥用,治熱性痢疾胃炎瘧疾等症。全草用作土農藥,水浸液可防治稻苞蟲、稻螟、棉蚜、菜青蟲、蠅蛆等。

目錄

別稱

野棉花、湖北秋牡丹、鐵鈔、蓋頭花、鐵絲筋。

中文學名 打破碗花花 毛茛科
別稱 湖北秋牡丹、大頭翁、山棉花、秋芍藥、野棉花 亞科 毛茛亞科
植物界 銀蓮花族
被子植物門 銀蓮花屬
雙子葉植物綱 打破碗花花
毛茛目 分布區域 中國四川、陝西南部、湖北西部、貴州、雲南東部、廣西北部等

性味歸經

苦辛,涼,有毒。歸脾;胃;大腸經,莖、葉:苦、辛,溫。有大毒。根:苦,溫。有毒。[3]

  1. 陝西中草藥》:「苦,涼,有小毒。」
  2. 四川常用中草藥》:「苦辛,溫,有小毒。」

功用主治

全草搗爛投入糞坑或污水中,殺蛆蟲、孑孓。

中藥化學成分

根及全草含白頭翁素(anemonin)和三萜皂齊墩果酸-3-O-β-D-吡喃核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齊墩果酸3-O-β-D-吡喃核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以及齊墩果酸。

莖、葉:殺蟲;治頑癬。化積,消腫,散瘀。治頑癬、禿瘡,瘧疾,小兒疳積,痢疾,癰癤瘡腫,瘰癧,跌打損傷。

  1. 《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排膿生肌,消腫散瘀,消食化積,截瘧,殺蟲。治頑癬,禿瘡,癤瘡癰腫,無名腫毒,瘧疾,痢疾,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跌打損傷。」
  2. 《四川常用中草藥》:「消腫散毒。治跌打損傷紅腫,瘰癧瘡毒,痢疾腹瀉。」

根0.5~2錢;莖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絞汁搽患處。內服:煎湯,1~2錢;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

  1. 治禿瘡:野棉花一兩,研粉,青胡桃皮四兩,共搗爛外敷。
  2. 治瘡癤癰腫,無名腫毒:野棉花適量,搗爛外敷。
  3. 治跌打損傷:野棉花一兩.童便泡24小時,曬乾研粉,黃酒沖服,每次五分至一錢,每日服二次。
  4. 治瘧疾:野棉花三錢,水煎服。(選方出《陝西中草藥》)

形態特徵

草本植物[註 1],植株高60-100厘米。根狀莖斜,木質,粗0.8-1.5厘米。基生葉2-5 ,有長柄;葉片心狀卵形或心狀寬卵形,長(5.2-)11-22厘米,寬(6-) 12-26厘米,頂端急尖3-5淺裂,邊緣有小牙齒,表面疏被短糙毛,背面密被白色短絨毛;葉柄長(6.5-) 25-60厘米,有柔毛。花葶粗壯,有密或疏的柔毛;聚傘花序長20-60厘米,2-4回分枝;苞片3,形狀似基生葉,但較小,有柄(長1.4-7厘米);花梗長3.5-5.5厘米,密被短絨毛;萼片5,白色或帶粉紅色,倒卵形,長1.4-1.8厘米,寬8-13毫米,外面有白色絨毛;雄蕊長約為萼片長度的1/4,花絲絲形;心皮約400,子房密被綿毛。聚合果球形,直徑約1.5厘米;瘦果有細柄,長約3.5毫米,密被綿毛。7月至10月開花。

視頻

野棉花,又叫打破碗花花

注釋

  1. 「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指莖內的木質部不發達,含木質化細胞少,支持力弱的植物。草本植物體形一般都很矮小,壽命較短,莖幹軟弱,多數在生長季節終了時地上部分或整株植物體死亡。根據完成整個生活史的年限長短,分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