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祭
打耳祭,又名射耳祭、鹿耳祭,是台灣原住民布農族的傳統祭儀之一,在布農語中稱為Malahtangia或Malaqtainga,為「射耳」之意,是該族每年最盛大的狩獵與尚武祭典。約在每年的四、五月間由頭目召集部落裡所有男性族人到祭場舉行祭儀,女性則不能進入祭場。祭儀的過程會經過獵前槍祭、嗷嗷欸欸我子 射耳儀式、分肉與祭骨儀式,以及頌功酒宴等幾個流程,從祭典當中,亦可展現布農族的傳統服飾與音樂特色。
目錄
流程
打耳祭的舉行時間沒有一定,但是族人多選在每年四、五月間小米成長、除完草而農事告一段落時舉行。首先會由族人組成狩獵隊,獵隊的隊長在出發前到祭司家中過夜,確定夢為吉兆後,舉行稱為pislahi的祭槍儀式。此儀式限男性參加,過程是眾人蹲成一圈,槍則放在中央地上,由祭司手持茅草唱祭歌。有的部落則是將獵槍、裝獸肉的麻袋、山刀和獵犬都帶到門前放置獸肉的肉架下,祭司唸咒持瓢,將小米酒的酒渣灑向獵具與獵犬。
槍祭過後,狩獵隊會出發上山,途中若碰到名叫hashas的鳥自左向右飛而且不鳴叫,就是吉兆;反之則凶。若鳥占為吉,會進行一個星期左右的狩獵,獵得山豬、山鹿等大型獵物,則將下顎骨保留下來稱為VaVa,象徵獵物神,在祭典前會同祭司把VaVa掛在祭場的雀榕上。另外鹿與山羌的獸耳則會割下來,用一端被劈開的竹棍或木棍夾住,插在地上。
在祭典當天的清早,由部落長老揉吹十二歲以下男孩的雙耳,祈求保佑其健康、快快成人,而後開始射耳,年齡最小的男孩先持弓箭,由家族中最善獵者、父親或舅舅協助,在獸耳的1.5公尺外進行射擊。每人輪流射一次,必須射中鹿耳,否則會被視為不祥。孩童射完後換大人輪流射耳,大人射耳的過程不必按順序,也不一定要射中目標。
射耳結束後,由長老將獸肉分給男孩食用。其他的族人則在旁將烤肉,分給在場所有人,參加者必須當場吃完,掉落的肉則不能重覆再給。吃完後,把獵槍排列在地上進行「燻槍」,祈禱來年獵物豐收;而後則到獸骨棚架,向被獵殺的動物骨頭進行點酒祭儀,以表虔誠的敬意。
最後則是頌功酒宴,這部份儀式完全開放,女人也可以參與。由族人唱起八部合音、跳慶賀豐收的舞蹈、報戰功,以及進行鞭鑼(類似打陀螺)來祈求小米的豐收。
意義
豬(布農族語為Babu)因為形體大於山豬、山羊等野獸,被布農族獵人視為最想獵得的獵物。狩到獵物的族人,甚至會被視為英雄Mamagan。所以,射鹿耳就成為打耳祭的象徵基礎。
打耳祭具有團結精神的教育意義。對外來說,象徵著射獵敵首;對內來說,則象徵團結友愛。除了宗教之外,還有社會、教育、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功能。
音樂
在獵前槍祭中,祭司會領唱稱為pislahi或pislai(意為:「去打獵」)的歌曲,歌詞內容以祈求豐收為主,有些還會強調槍枝在儀式後,會帶有特殊法力,讓行獵順利。形式上採四音節的句型排列,並以無義的虛詞母音ka、la結尾。唱法是祭司唱一句,眾人便以泛音和聲重覆一句。
射耳儀式中則無吟唱pasi but but,pasi but but為小米豐收歌,用以取悅天神dehanin。眾人以逆時鐘方向緩緩移動,發出「u」或「e」的聲音相和。唱的方式是分為三個集團,祭司由最低音開始,徐徐地以近乎半音的音程[1] ,將音高向上拉。其他人則分為三個聲部應和,一直調整到最佳的共鳴與和階狀態;當領唱者到達最高音時,合唱便終止。
祭場
祭場通常選擇人跡較少、有雀榕的隱密處,選擇雀榕係因為其生命力強、耐箭射。祭場選定之後需由祭司占夢,如果夢兆為吉,而且來年氏族人丁興旺、作物豐收,則祭場就不會再改變。除了打耳祭的時間之外,平日族人會視此處為禁忌之地,禁止接近。
另一種祭場的選擇方式則是在過去一年之中,打獵成績最好的獵人家;不過為了避免部落成員為此產生糾紛,實際上多改在祭司家中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