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缽修會
托缽修會(英語:Mendicant orders)是完全依靠捐助而生存的天主教修會,他們不積蓄財產(個人和團體),需要發貧窮誓願,以便將所有時間和精力投身於宗教工作。中世紀後期隨着本篤會和熙篤會等隱修會的衰落,很多異端修會興盛起來。這些異端敗壞了教堂,所以他們爭取不建立教堂隨處隨傳,謹守清苦。這樣的情況之下,為了與異端爭奪人心,許多正統的有識之士仿效異端,成立了托缽修會。不建立任何的有形修院與教堂。因他們以乞食為生,所以稱之為托缽修會,又稱為乞食僧團、托缽僧團。因為他們積極維護天主教正統教義,熱心布道,甘願過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以此攻擊異端,挽回了天主教的威信。
基督宗教中,聖人或聖徒,指從世界中分別出來而被聖化的人。《新約聖經》中所稱「聖人」包括所有信耶穌的人[1]、已死的信徒和殉道者。後來在一些基督教宗派中,聖人是指因生前德行以及奇蹟表明其行在神的特殊恩寵與親密共融中,經由認證的程序,而被該宗派認可具有尊榮地位的人物[2]。
目錄
簡介
天主教的托缽修會將時間用於傳播福音和服務窮人。
在中世紀,天主教最早成立的托缽修會包括:
方濟各會,成立於1209年
加爾默羅會,成立於1206年–1214年
道明會 ,成立於1216年
奧斯定會,成立於1256年
1274年的第二次里昂會議承認了這四大托缽修會,而禁止其他修會。天特會議放鬆了對財產的限制。此後,除了方濟各會及其分支嘉布遣會(Capuchin),修會成員允許擁有共同的財產。
其他修會包括
聖母忠僕會,成立於1233年
嘉布遣會,成立於1525年
類似基督教托缽修會的團體
漢語中的「托缽」一詞原本來自古印度,例如佛教僧侶和印度教聖人,是托舉着缽去俗家乞食的意思,原始佛教僧侶不事生產,專心修行,每日托缽乞食維持食物來源。托缽修會(英語:Mendicant orders)的「Mendicant」就是乞討的意思,風格接近於印度宗教中的托缽僧,故漢語中譯成「托缽」。
天主教托缽修會的修道者,也可稱作托缽僧,這在佛教中,正確的名稱為比丘(巴利語:bhikkhu,巴利語:bhikṣu)。而在伊斯蘭教蘇菲派中則稱為德爾維希。
視頻
托缽修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易中天:信耶穌才是真信仰,並像愛情,必須專一,2016-04-28
- ↑ 這10位基督教聖徒,為保持貞潔,甚至直接採取了這些方式,搜狐,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