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
抗 |
抗,漢語一級字 ,形聲字,讀作:kàng。文字始見於戰國文字 ,從手,亢聲,本義為抵禦,抵抗;引申義為不順從,違抗,不妥協,剛正不屈。又表示匹敵、對等。抗"在古書中又是"亢"的通假字,表示高亢。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抗
外文名稱; contradict
拼音; kàng
注音; ㄎㄤˋ
部首; 扌
總筆畫; 7
異體字; 扛、伉、ࢪ�、杭
字級; 一級字
統一碼; 基本區 U+6297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筆順編號; 1214135
五筆; rymn(86)rywn(98)
倉頡; qyhn
鄭碼; dsqd
四角; 50017
平水韻; 去聲 二十三漾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手,亢聲。或從"木",表示用來抵抗的工具。基本義是抵抗、抗拒。《儀禮·既夕禮》:"抗木橫三縮二。"《墨子·非攻》:"(智伯)欲以抗諸侯。"引申為不順從,違抗。又引申為不妥協,剛正不屈。
又表示匹敵、對等。《史記·刺客列傳》:"舉坐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 "抗"在古書中又是"亢"的通假字,表示高亢。《北史·李義深傳》:"幼廉抗聲曰:李幼廉結髮從宦,誓不曲意求人。" "抗"有的從手,小篆中有或體從木。"抗"和"杭"本是一字異體,後來兩者發生分化,"杭州"的"杭"用"杭","抵抗"的"抗"用"抗",意義有別了。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扞也。從手亢聲。杭,抗或從木。
說文解字注
扞也。
既然夕禮注曰。抗,御也。左傳曰。以亢其讎。注云。亢猶當也。亢為抗之叚借字。周禮。綱惡馬。注云。綱讀為以亢其讎之亢。書亦或為亢。亢,御也。禁也。綱亦亢之,叚借字也。引申之義為高抗。旣夕注曰。抗,舉也。
從手。亢聲。
苦浪切。十部。
抗或從木。
若既夕禮抗木橫三縮二、其字固可從木矣。今人用此字讀胡郎切。乃ペ之訛變。地名餘杭者、乃秦政舟渡處也。
=康熙字典
亢《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浪切。$音伉。《說文》:扞也。《儀禮·既夕》:抗木橫三縮二。注:抗,御也,所以御止土者。
又《廣韻》:舉也。《禮·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於伯禽。注:舉以世子之法,使與成王居而學之。
又《樂記》:歌者上如抗,下如墜。疏:歌聲上響,感動人意,如似抗舉也。
又以手舉物也。《淮南子·說山訓》: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趨。
又振也,蔽也。
又《增韻》:抵也,敵也。《前漢·貨殖傳》:子貢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又揚子《方言》:縣也。山之東西曰抗,燕、趙之郊,縣物於台之上謂之佻。
又《集韻》居郞切。音岡。與掆同。亦舉也。《詩·小雅》:大侯既抗。箋:舉鵠而棲之於侯也。《毛傳》苦浪反。《朱傳》居郞反。
又《唐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音杭。義同。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ٽ所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抗。
《說文》:抗或從木。徐鉉曰:今俗作胡郞切。別見木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