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手
拂手又名佛手,屬芸香科香櫞的一個變種,與原種性能相似,形態不同之點為果實有裂紋如拳,或張開如指。本品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剛變黃時採收,切成薄片。果肉幾完全退化。供藥用。
目錄
簡介
拂手是枸櫞的變種,與該種的不同處是:葉先端印,有時有凹缺;果實長形,分裂如拳或張開如指,其裂數即代表心皮之數。裂紋如拳者稱拳佛手,張開如指者叫做開佛手。
我國南方各省區多栽培於庭院或果園中。果皮和葉含有芳香油,有強烈的鮮果清香,為調香原料;果實及花朵均供藥用。
拂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主產於閩粵、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華佛手最為著名,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
拂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拂手的花有白、紅、紫三色。白花素潔,紅花沉穩,紫花淡雅。佛手的葉色澤蒼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實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形狀奇特似手,千姿百態,讓人感到妙趣橫生。有詩讚曰:「果實金黃花濃郁,多福多壽兩相宜,觀果花卉唯有它,獨占鰲頭人歡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來。
藥材性狀
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常皺縮或捲曲。長6~10cm,寬3~7cm,厚0.2~0.4cm。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見果梗痕。外皮黃綠色或橙黃色,有皺紋及油點。果肉淺黃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線狀或點狀維管束。質硬而脆,受潮後柔韌。氣香,味微甜後苦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3m,枝上有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時呈紫紅色。單葉互生,長橢圓形,先端圓鈍,基部闊楔形,邊緣有鋸齒;葉柄短,無翼。圓錐花序或為腋生的花束,雄花較多,叢生,花萼杯狀,先端5裂;花瓣5枚,內面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30枚以上;雄花子房上部漸狹,10~13室,花柱宿存。柑果卵形或矩圓形,頂端分裂如掌,或張開如手指,成熟時,外皮鮮黃色,有乳狀突起,無肉瓤與種子,花期1~12月,果期1~12月。全年開3次花,結3次果 。
繁殖方法
扦插:秋李8~9月,從7~8年生母株上截取15厘米左右健壯枝條,插入沙中,1個月左右生根,2個月左右發芽,即可上盆 。[1]
日常養護
溫度:生長適溫為10℃-25℃。不耐嚴寒、怕冰霜,冬季溫度低於5℃會受到凍害。
光照:不耐強光,光照過強會灼傷果實。夏季要適當遮陰。
澆水:盆土表層不干不澆,一次澆透水大容易爛根。空氣濕度要求較高,冬季乾燥天氣每天向植株噴水1次。
土壤:喜酸性士壤,pH應保持在5.3為宜。盆栽可用腐葉土、園土、沙混合配製。
花盆:以直徑20-30厘米的盆為宜。
施肥:能耐貧瘠。每10天施1次稀薄的肥水。
修剪:開花期摘掉多餘的花,每一短枝留1~2朵,也可在結出幼果時再疏果。冬季清除落葉、殘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