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拉普人(Lapps),北歐民族之一。自稱「薩米人」。主要分布在挪威瑞典、芬蘭和俄羅斯四國境內的北極地區[1]。 屬於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型。使用拉普語。多信基督教路德宗,少數信東正教,並廣泛保留原始宗教殘餘。

目錄

生活區域

拉普人是生活在北歐拉普蘭地區的民族,他們在寒冷黑暗的廣闊區域裡自我封閉地生活了幾個世紀。拉普族是構成挪威、瑞典、芬蘭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的一個古老部落。拉普人的總人口約為8萬,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挪威,有2000人生活在俄羅斯的科拉半島。

歷史

拉普人的祖先早自一萬年前便開始陸續遷入斯堪的納維亞,原分布地區較廣,後受日耳曼部落和芬蘭部落排擠,逐漸北移。部分人被後來者同化。原以捕魚和獵捕野鹿為生,約在1000多年前飼養馴鹿成功,隨即成為他們的主要謀生手段。養鹿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方式,使他們創造了獨具一格的馴鹿文明,發展了適應於北極環境的經濟類型。傳統社會以父系大家族(見父系氏族制)和氏族為單位,一直過着原始社會的民主生活。

生活在挪威北部的拉普人自稱為薩摩斯人,他們以堅持使用本民族語言而聞名於世。他們認為,這種曾一度在挪威被禁用的語言已形成一種獨立而悠久的文化,並在持續發展下去。他們的土地被連綿不斷的國境線所分割, 以至於他們經常發現自己同時在向幾個國家繳稅。

這個北極圈以北400公里,距芬蘭15公里,距瑞典或俄羅斯160公里的卡拉什克還是挪威建立的用於表明薩摩斯人保護文化權利及其少數民族地位的議會所在地。迄今為止,該議會的權利還僅局限於與位於奧斯陸的挪威議會協商教育、自然資源保護、農業、土地和馴鹿等對於薩摩斯人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問題。然而,該議會對於薩摩斯人的意義日漸重大。薩摩斯人議會的行政官員托弗·安蒂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容貌外表是我們的煩惱,因為它使得薩摩斯人隱藏在其他人中間。如果我們長得與眾不同,我們將更容易說服被同化的同胞,將更容易團結在一起……」

薩摩斯人天性愛好和平。安蒂說:「在我們的語言中,甚至沒有『戰爭』這個詞。」然而在1979年,一場關於挪威在卡拉什克以北160公里的阿爾塔河修建河堤計劃的爭議卻使他們突然變得富有進攻性。那一計劃將淹沒薩摩斯人居住的馬西鎮,並鋪築穿越馴鹿放牧和繁殖的主要區域的公路。薩摩斯人進行了為期3年的非暴力反抗運動。他們在阿爾塔河和奧斯陸的國家議會周圍舉行抗議活動,並吸收了年輕的支持者參加這一運動。

薩摩斯人以一種非對抗方式來看待自己的多重國籍。安蒂說:「我們從來不說『我們將去芬蘭』,而說『我們將去國境線的芬蘭那邊』;我們也不稱議會為『挪威的薩摩斯人議會』,我們稱之為『居住在挪威的薩摩斯人議會』。這很重要,因為語言具有巨大的力量。」

與馴鹿為伴

幾個世紀以來,居住在海邊的薩摩斯人以打魚為生,而居住在內地的薩摩斯人則過着遊牧生活。他們以馴鹿為伴,帶領自己的鹿群,冬天來到內陸草原,夏天又前往海灣地區。

拉普人是歐洲至今仍過着遊牧生活的民族,主要靠馴鹿為生,冬季南遷,春天北移,一年到頭,趕着鹿群遊蕩。他們在每頭小鹿的耳上都作上記號,而每頭大鹿的脖子上都套上一個標有號碼的項圈。拉普人是非常誠實純樸的民族,路不拾遺,如果馴鹿跑失了,別人見到了,都會根據編號送回來。馴鹿在拉普人的生活習俗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比如,每年6月1日是拉普人的元旦。這是因為每年6月初小鹿出生;拉普人向政府繳稅,也以5月31日為一個財政年度的結束來結算。又如拉普人講路程遠近,也以鹿每行走7至8公里必須撒一次尿為一個計算單位。

拉普人作為一個民族,早在幾個世紀前就在北極地區安營紮寨,繁衍生息。他們除了飼養馴鹿、捕魚外,還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儘管每家每人都有自己的馴鹿,但他們在使用鹿皮時非常節約,整張皮做皮衣,邊角料做其他工藝品,就是四蹄的毛皮也用來做皮鞋、手套,不僅物盡其用,而且設計得非常藝術。

拉普人向嚴寒微笑——芬蘭的拉普人築欄棚養馴鹿,而瑞典的拉普人竟用直升機來趕鹿群。不要以為拉普人生活很清苦,他們可能是歐洲人中最富有的:平均一人擁有300頭馴鹿。除了供自己食用外,還可以大量出售。馴鹿肉很名貴,在當地飯館裡被視為上等菜,幼鹿肝還是精品。在一些旅遊餐館,馴鹿肉常常供不應求,一頭活馴鹿一般市價高於100美元。

融傳統於現代

拉普人也學會了通過興辦旅遊服務業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芬蘭的羅瓦尼埃米市素有「北極圈市」之稱,該市北部有一個聖誕老人村,當地拉普人在此地每天為遊客舉行跨越北極圈的儀式。村口豎立着許多旗杆,掛着各國旗幟。一塊高大的木牌上用各種文字寫着「北極圈」,以此作為進入北極的標誌,遊客可在這裡留影紀念。這裡令人難忘的旅遊項目是給遊客「洗禮」,即每天中午,一位拉普族少女穿上民族服裝,把一塊馴鹿皮放在北極標旁,讓遊客跪在鹿皮上,解開衣服,灌進少量冰水,以讓遊客領略一下北極圈的寒冷天氣。在此之後,拉普族少女給遊客遞上香煙和鹿奶,讓遊客品嘗。最後,把一張印有鹿圖案的北極紀念證雙手捧給遊客,證明某人某年某月某日跨越了北極圈。

隨着各所在國工業的發展,拉普人也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大部轉向定居,並興建現代化設施,使用現代化生活用品;有的已用直升飛機、越野汽車和摩托車放牧。生活方式已發生明顯變化,但仍有一部分繼續過着遊牧生活,夏天趕鹿群到沿海地區放牧,冬季又回到內陸地區,行程長達五、六百公里,不受國界限制。

拉普人的民族意識日益覺醒,正為維護本民族的政治經濟權益和文化傳統而鬥爭。

居住區

拉普人居住區(Laponia)位於瑞典北部北博滕省拉普蘭山區,是一個野生生物保護區,位於瑞典自治市耶利瓦勒、阿爾耶普盧格和約克莫克之內。199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遺產目錄。保護區從諾爾布達中心開始,沿着山區向西一直延伸到挪威邊境。占地面積大約是 940,000ha。海拔高度在600到2016米之間。

地理風貌

這一地區有兩類自然地理風貌:一個是東部太古代地岩石為基地低地;另外一種是西部占整個保護區面極2/3的高山景觀。前者的形成時代更晚一些,冰川對這一景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動植物群的面貌是9000年前一次冰川的消融後,生物集群現象的明證。薩勒克山和大湖瀑布國家公園的北歐阿爾卑斯山景觀以高峻的山巒、幽深的河谷和奔涌的河流而著稱於世。這裡有1800多米的山峰200多座以及 100多個冰川。帕亞倫塔地區是一個周圍被瓦斯騰湖和維里湖兩條大湖包圍的高原構成。而維里湖被稱為「瑞典最美麗的湖泊」 。夏汶哈和穆得斯的低地地區是殘留一些山丘的平原。 也就是說,它是一個被針葉林和湖泊所覆蓋的廣袤的平原,上面孤零零地矗立着幾個圓形小山。

水系

這個地區水系發達,冰川作用在當地地理景觀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100多米深的邊壁直立的由融水切割形成的深切谷和庫爾蘇河的河谷、冰水平原、冰川漂礫造成的劃痕、苔原、U形谷、冰臼、冰磧物、冰川堆積物、冰丘、風化現象和穹形泥炭丘等。西部地區氣候寒冷的海洋性氣候,降雨量最高的絕大部分地區直接暴露在西風下。東部降雨量較少,氣候的大陸性較為明顯。

樹木

古樸的松樹河杉樹林覆蓋近100,000ha,各種類型的沼澤覆蓋了另外的100,000公頃。後者是西歐地區最大的未受破壞的沼澤地。在植物學家眼裡,這裡是有着豐富阿爾卑斯山植物群的有趣的多山地區。帕得耶蘭塔牧場和獨特的傑克納佛山為眾多稀有野生動物提供了棲身之所。東部的低地覆蓋着針葉林,穆得斯松樹林中最古老的樹木已經有700多歲的高齡。

動物群

這裡的動物群包括了許多世界上瀕危的動物,例如狼獾、水獺和白尾鷹。其它的重要物種還有:棕熊、猞猁、駝鹿 、金鷹、天鵝、矛隼、獵鷹。這個地區已經發現有25種哺乳動物。

鳥類的天堂

在穆得斯地區中心湖的周圍的沼澤地是鳥類的天堂。因此,以大片區域作為人類禁止進入的鳥類保護區。在夏汶哈沼澤人們觀察到150多種鳥類,其中至少有100種由人們的飼養而得到證實。

這裡生活的薩米人早在4000--5000年以前就來到這裡,他們仍然保留了大部分與眾不同的文化特質。他們以馴鹿業謀生,大約200--250,薩米人在這片土地上馴養了大約30-35,000頭馴鹿。薩米人遊牧為生,只在夏季生活在山區里。針葉林人跡罕至,沒有長期居住的人口。薩米人對這裡土地、水域的所有權、以及捕魚、狩獵都是合法的並受到保護。

旅遊設施

由於這裡以保護野生動物為目的,因此旅遊設施不多。19世紀末其這裡迎來了第一個旅遊團,每年來此的遊客不多,薩勒克和穆得斯地區每年接待遊人大約2000人,帕得耶蘭塔地區每年接待大約4000人,夏汶哈地區每年只接待幾百人,在容易到達的大湖瀑布國家公園旅遊設施較多,每年接待大約70,000人。

視頻

拉普人 相關視頻

拉普人的歌
北歐【瑞典至挪威】欣賞沿途的風景,挺美的

參考文獻

  1. 拉普人在哪裡,我愛歷史網,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