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报佳音网 的图片

拉米斯Pierre de la Ramee,法国人文主义者,在巴黎大学之纳瓦拉学院(College of Navarre)受业,于1551年任皇廷教授(regius professor),约于1561年皈依基督教,后在巴多罗买日大屠杀中丧命。

作为全球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之一[1],基督教(主要分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流派)在全球上百个国家获得国教或准国教地位[2],信徒多达21亿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之广。

目录

简介

他主张全盘更新学院的课程,因为学院长久以来,均依赖着亚里士多德(Aristotelianism157,Aristotelianism)的逻辑(Logic733,Logic in Theology 神学的逻辑逻辑)。他的着重点乃在方法,在实际之用途和简化。他有一种特别的分割方法,能把任何学科分成很细小的部分,然后把它们组成一图表,使学科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这种简化及图表化的方法,正是划分中世纪及现代世界一个重要的学术及文化革命的分水岭。印刷术的发明,早把知识从对话中分隔开来,且以一种可见和占据空间的形式重组于人前。人文学者发展出来的“场位”(loci,指任何知识均能被检视之处),更进一步把思想由听觉转到视觉的领域,拉米斯把这过程变成教学法。

拉米斯主义扩展得非常迅速,直到约在1650年,他在教育方法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巨大,主要的中心在德国;拉米斯的《辩证法》(Dialectic)有133版,而《修辞学》(Rhetoric)则有52版在那里出版(1573~1620)。拉米斯的方法被皮斯卡托尔(Johannes Piscator, 1546~1625)应用在释经上,波兰尼斯〔Amandus Polanus, 1561~1610;参改革宗神学(Reformed Theology998,Reformed Theology)〕则把它用在系统神学上。阿斯德(J. H. Alsted, 1588~1638)则将之用在所有方面。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拉米斯起画一条线,穿过阿斯德,经过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84, 法国哲学家),一直到现代的百科全书主义。拉米斯的影响广披荷兰及英国;剑桥的清教主义(Puritanism973,Puritan Theology)即强调实用的功用主义。到了十七世纪新英格兰神学(New England Theology843,New England Theology),这个思想便深深植根于哈佛和耶鲁大学。

无论拉米斯怎样支持公理宗主义(Congregationalism308,Congregationalism),并因此与伯撒(T. Beza210,Beza, Theodore)冲突,他在神学上的影响仍是相当间接的;他惟一的神学作品《基督教解释》(Commentary on the Christian Religion, 1576),未能引起广泛注意。他按着实际功用的原则,把神学重新定义为“活得好的教义”(‘doctrina de bene vivendo’),并把信心(Faith443,Faith)与守规条分割,后来便由拉米斯派的清教徒973,Puritan Theology 清教神学(像William Ames)将之继续发展。它其实代表人信仰上一个新基础,多于是一个客观的启示,因此为后来的敬虔主义(Pietism934,Pietism)作了预备。拉米斯的方法亦与刚冒升的盟约(Covenant322,Covenant)神学连上关系,它严格分割的倾向很可能亦为双盟约思想预备了沃土,亦即是在恩典之约上,另有一个堕落前的善工之约。拉米斯强调可见的事物,与改教运动(Reformation996,Reformation Theology 改教运动的神学)强调圣道是不一样的。它不断要人注意分段落,无形中把一种随意式的结构加诸神学,多于强调神学的内在联系;再者,它硬要把一切都简化,无形中亦把神学的丰盛以及多元掩盖起来。

视频

拉米斯 相关视频

安息日学-第4课(旧约)中的公平与怜悯_第二部分
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全球传播路线地图!中国对佛教传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