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
拌 拼音:bàn pàn 注音: ㄅㄢˋ ㄆㄢˋ 部首:扌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8
簡體部首:扌 簡體部外筆畫: 5 簡體總筆畫:8
繁體部首: 手
五筆86: RUFH 五筆98:RUGH 倉頡: QFQ 鄭碼:DUB 電碼:2142
筆順編號: 12143112 四角號碼: 59050 UNICODE:62CC
目錄
基本字義
bàn ㄅㄢˋ 攪和:攪~。~和(huò)。~面。~菜。~草料。 口角:~嘴。
英漢互譯
mix
方言集匯
粵語:bun3bun6pun3 客家話:[海陸豐腔]pan1pan5biang1[梅縣腔]pan1pan2[寶安腔]pan3 pan1[客英字典]pan5[台灣四縣腔]pan1pan5biang1[東莞腔]pan3[客語拼音字彙]pan1
詳細解釋
拌 bàn 〈動〉
攪和;調勻 [blend;mix and stir;doss] 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紅樓夢》 又如:用水拌麵粉;拌種;拌草;拌勻(攪拌使均勻) 爭吵 [quarrel]。如:拌磕(碰擊;摩擦);拌嘴(口角;爭吵) 另見 pān;pàn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拌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唐韻》普官切《集韻》《韻會》《正韻》鋪官切,音潘。《博雅》拌棄也。《揚子·方言》楚人凡揮棄物謂之拌。俗誤用。 又《集韻》蒲官切,音盤。又普伴切,潘上聲。又《唐韻》蒲旱切《集韻》部滿切,盤上聲。又《集韻》《韻會》普半切,音判。義同。 又與判通。分也,割也。《史記·龜策傳》鑴石拌蚌。《註》鑴石取玉,拌蚌取珠。*考證:〔《博雅》捐棄也。〕 謹照原文捐改拌。
English
mi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