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拒諫飾非 :[ jù jiàn shì fēi ] 。拒絕勸告,掩飾錯誤。《荀子·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諫:規勸。飾:遮掩。

目錄

出 處

《荀子·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例 句

毛澤東《評蔣介石在雙十節的演說》:「但是他不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任何一個政策或工作方法去找振作的方法,他找到了~的方法。」

近反義詞

成語故事

荀子(邯鄲籍學都)經常探討國家政體與管理的問題,他在《荀子.成相》這篇著作中寫道:人世間的災禍,往往就是愚昧無知而陷害忠良;而對於君主來說,沒有賢臣輔佐,就像瞎子無人領路,不知走向何方。

荀子接着寫道:君主愚昧無知,卻又要獨斷專行,苟子接着寫道:君主愚昧無知,卻又要獨斷專行,苟且勝過他人,如果群臣又不予以諫諍,這就必然要遭到不幸。如果說臣下的過失,那就是「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即是說,拒絕諫諍,掩飾過失,這就是作為臣下的愚昧和過失,而這樣的臣下和主上苟同,國家必然會引起災禍。

荀子說,什麼是無能?那就是國家多弊,君主疏遠賢能,接近邪僻,忠臣沒有出路,君主的地位也就要轉移了。

荀子又寫道,什麼是賢能?那就是通達於君臣之禮,對上能尊敬君主,對下能順從民意,君主真正能聽賢臣之言,這樣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荀子又說,君主的罪孽往往是由於讒臣當道,賢臣隱居,愚昧加愚昧,昏庸加昏庸。這樣,國家就必然要覆滅,君主必然要成為夏桀一類的賊子。

荀子這裡所說的「拒諫飾非,愚而上同」,為後世許多政治家引為借鑑,漢唐時期還將此作為法律規範而列入法典之中。 [1]

參考資料

  1. 拒諫飾非,六一兒童節網,2016-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