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拱墅區杭州市轄區,市政府駐地。位於杭州市中部。東南接江干區、下城區,西北與西湖區、餘杭區相鄰。總面積88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2011年)。轄10個街道: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橋街道、大關街道、上塘街道、祥符街道、康橋街道、半山街道。區政府駐拱宸橋街道台州路1號。

杭嘉湖平原,地勢低平,河港縱橫,東北部地勢稍高,為低山丘陵。隋煬帝開鑿的京杭運河終點位於區內。名勝古蹟有建於明代的拱宸橋[1]、清康熙年間的香積寺石塔以及珠兒潭、「墅園」和半山公園。

目錄

歷史沿革

以境內有拱宸橋、湖墅而得名。自秦至唐,區境隸屬錢塘縣;宋至清屬仁和縣;1912年始屬杭縣;1927年建杭州市,為第六區和第八區。1949年5月杭州解放後,改第八區為拱墅區。1959年為拱墅區人民公社聯社,轄區擴展到上泗、留下.三墩、東塘、良渚等地。1960年4月為拱墅區人民公社[2],管轄範圍除城區部分外,轄樣符、上塘、康橋三個人民公社。1961年7月恢復區建制。1969年5月將3個人民公社劃出,同時西湖區西溪街道劃入。1972年西溪街道劃歸西湖區。

1990年2月,撤銷杭州市拱墅區、半山區,設立新的拱墅區。1996年1月,將拱墅區的石橋鄉、東新街道劃歸下城區,將西湖區的祥符鎮劃歸拱墅區。全區轄6個街道、4個鎮: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橋街道、大關街道、上塘鎮、康橋鎮、半山鎮、祥符鎮。面積87.8平方千米,人口約25.4萬人。區政府駐湖墅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拱墅區總人口429292人,其中:米市巷街道44260人、湖墅街道31693人、小河街道52460人、拱宸橋街道38511人、和睦街道20127人、大關街道49836人、上塘鎮80911人、康橋鎮16860人、半山鎮43165人、祥符鎮51469人。

2002年末,全區面積87.73平方千米,人口28.95萬人,轄4個鎮、6個街道,共有24個行政村、64個社區(本年度完成16個村的撤村建居)。2004年末,全區共有68個社區、18個行政村。2005年末全區總人口28.8萬人。

2006年,撤銷上塘鎮,其行政區域由拱墅區政府直轄,在此行政區域範圍內設立上塘街道(3月3日浙政函[2006]29號,3月15日杭政函[2006]31號),,轄假山路、八丈井、紅建河、紹興路、善賢、七古登、拱宸、瓜山、皋亭、蔡馬等10個社區,辦事處駐沈半路3號。2006年末,拱墅區總面積87.73平方千米,人口28.60萬人。轄7個街道、3個鎮,68個社區、18個村委會。區政府駐台州路1號。

2009年撤銷祥符鎮,其行政區域由拱墅區政府直轄,在此行政區域範圍內設立祥符街道(3月4日浙政函[2009]36號,4月23日杭政函[2009]75號)。區劃調整後,全區轄8個街道、2個鎮: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橋街道、大關街道、上塘街道、祥符街道、康橋鎮、半山鎮。

2010年撤銷康橋鎮、半山鎮,其行政區域改由拱墅區政府直轄,在此行政區域範圍內設立康橋、半山2個街道(浙政函[2010]152號,10月15日杭政函[2010]236號)。區劃調整後,全區轄10個街道: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橋街道、大關街道、上塘街道、祥符街道、康橋街道、半山街道。

視頻

拱墅區 相關視頻

拱墅區宣傳片
對話「一把手」拱墅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