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漢語成語)
指鹿為馬[zhǐ lù wéi mǎ]
指鹿為馬(拼音:zhǐ lù wéi mǎ)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指鹿為馬」原義是指着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指鹿為馬
- 拼 音:zhǐ lù wéi mǎ
- 注音字母:ㄓˇ ㄌㄨˋ ㄨㄟˊ ㄇㄚˇ
- 成語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
成語出處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設法試探),持鹿獻於二世(秦二世皇帝胡亥),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身邊的人),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後人根據此典故提煉出「指鹿為馬」這個成語。
成語故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擔任中車府令(掌管皇帝車馬)的宦官趙高,不願讓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繼承皇位,而想讓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當皇帝。便和胡亥串通一氣,並且威脅丞相李斯,對於秦始皇的死訊嚴守機密,秘不發喪,並偽造詔書,賜死扶蘇,立胡亥為太子。然後,才宣布秦始皇已經死去,由太子胡亥繼承皇帝,稱為秦二世。
趙高為胡亥立了大功,被封為郎中令,成為秦二世最親近的高官,但他的職位仍在丞相李斯之下,於是又設計害死李斯,當了丞相。雖然至此,趙高並不滿足,而是打算篡位自己當皇帝。他又擔心文武百官不服,於是想一個花招,先做一次實驗。
一天,趙高趁群臣朝拜秦二世時,讓人牽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說:「這是一匹千里馬,我特意敬獻給陛下。」秦二世左看右看,這明明是一隻鹿,趙高怎麼說是馬呢?便笑着說:「丞相弄錯了吧?這是一隻鹿,怎麼說是馬呢?」趙高沒有理會胡亥的話,一本正經地厲聲問左右的大臣們:「你們說說,這到底是鹿還是馬?」大臣們有的懼怕趙高的權勢,不敢做聲;有的為了討好趙高,就阿奉承地說;「丞相說得對,這肯定是馬,前些年我還養過這樣的馬呢!」也有的大臣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直言不諱地說:「是鹿,不是馬!」趙高認為說實話的人,是不甘心屈從他的指揮的,就給他們強加上種種罪名或被趕出朝廷,或被殺害。
成語寓意
一個朝代的衰敗總是從思想混亂開始的。「指鹿為馬」這則成語真實地說明,秦朝無法挽救地走向滅亡。當然,能夠掃除六國的秦朝走向滅亡也還有個過程。一些人因為懼怕權勢就不敢說真話,顛倒是非。這樣的做法是令人不齒的,也是應該鄙視的行為,應該引以為戒。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指鹿為馬」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兼語式結構;含貶義。 [1]
運用示例
-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竇憲傳》:「深思前過,奪主田園時,何用愈趙高指鹿為馬?久念使人驚怖。」
- 後晉·劉昫等 《舊唐書‧僕固懷恩傳》:「陛下必信矯詞,何殊指鹿為馬?」
-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東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
- 郭沫若《蒲劍集‧文化與戰爭》:「倒黑為白,指鹿為馬,日本的社會秩序早就為這些文化劊子手所毀壞無遺了。」
成語辨析
指鹿為馬—顛倒黑白—張冠李戴:「顛倒黑白」是指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實,混淆是非。「指鹿為馬」與「顛倒黑白」有別:「指鹿為馬」為比喻性的;「顛倒黑白」為直陳性的。「張冠李戴」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
指鹿為馬的例句
3、縱然是長官,也不可以要求部屬指鹿為馬,顛倒是非。
6、社會上多的是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人,媒體報導不可不慎。
7、這件事情的真相,就在有心人指鹿為馬地誤導下混淆莫辨了。
8、政客們指鹿為馬的言論,時有所聞,難怪社會人心惶惶不安。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人刻意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使用類別:用在蠻橫胡為的表述上。
參考文獻
- ↑ 指鹿為馬(漢語成語)的信息介紹
- ↑ 指鹿為馬的例句國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