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捆绑式火箭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捆绑式火箭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1]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2]

目录

名词解释

捆绑式火箭,是并联式组合的多级火箭,是指将多枚火箭并排捆绑起来发射,目的是为了使众多火箭同时产生更大的推力。由于捆绑式火箭推力大,所以可以用它来运载更重的航天器上天。

在一个较大推力的单 级火箭(也称芯级)周围捆绑多个较小推力的火箭组成捆绑式火箭。捆绑式火箭捆绑的各小推力火箭,通常称之为助推器或助推火箭,轴线围绕芯级周围 对称配置。发射时芯级和助推器火箭发动机同时启动,多级火箭助推器的数目可以根据运载能力的需要来选择,因而简化和加快了火箭研制的进程。捆 绑式火箭通常是混合组合方式,即将串联和并联组合在一起配置。

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中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B就是具有4个助推器的串联和并 联组合的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苏联早期发射的“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就是用捆绑式火箭送上天的。

发展历程

为了战胜地球引力进入太空,我们必须利用火箭。然而单级火箭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首先提出了“火箭列车”的概念,就是把两节以上的火箭串联或并联起来,组成一列多级火箭来提高火箭的速度,最终使末级火箭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多级火箭利用了一种质量抛扔原理,即火箭发射后,把已经完成任务的无用的结构抛掉,使火箭发动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用于提髙火箭的动能,从而间接地减轻火箭的结构质量,实现轻装前进”。这样,在使用同样性能的火箭发动机和相同技术水平的箭体结构的条件下。用单级火箭无法达到的第一宇宙速度,而用多级火箭就能实现。

世界各国现有运载火箭数十种,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其结构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级首尾相连的串联式火箭;另一类是下面两级并联、上面一级串联的火箭,也称捆绑式火箭。运载火箭的大小,由其飞行任务的有效载荷和飞行轨道而定。若飞行轨道相同,有效载荷越重,则火箭起飞质量也越大;若有效载荷不变,飞行轨道越高,火箭的起飞质量也越大。在通常情况下,发射一颗质量为1吨的卫星,运载火箭质量为50-100吨。如美国发射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全长110.7米,直径10米,起飞质量为2840吨;而阿波罗飞船的质量只有41.5吨。“土星5号”是世界上最长的“火箭列车”,它由三级火箭串联而成。

大多数“火箭列车”都属于串联式多级火箭,因为这种火箭的级间分离容易实现,成为运载火箭首选的结构。而捆绑式火箭是把若干助推火箭均匀地成双捆绑在芯级火箭的四周.火箭发射后助推火箭首先工作,完毕后再与芯级火箭分离。捆绑式火箭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整个火箭的长度,因为助推火箭不单独占有火箭的长度,从而避免了因火箭细长比太大,而给结构制造和飞行所带来的种种困难。由于捆绑上去的火箭不增加火箭的总长,我们也把这部分的火箭称为半级火箭,如两级火箭加上捆绑,就称作两级半火箭。

但是,捆绑式火箭在技术上难度更大。因为火箭在飞行中级间分离,一要绝对安全可靠,二要不因分离而影响芯级火箭的工作和姿态。捆绑式火箭采用侧向分离,相对串联式火箭的纵向分离,技术复杂性要高得多了。我国的“长征二号E”和“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就是在原有的二级和三级火箭基础上,分别在芯级增加了四个捆绑上去的助推火箭。相对未捆绑的火箭,它们的运载能力都提髙了3倍多。

首次把捆绑技术应用在火箭上的,是前苏联著名的航天总周围捆绑4台助推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捆绑技术除在运载火箭上广泛使用外,某些导弹武器也有采用。

特点

捆绑式火箭的特点是在第一级火箭外面均匀地捆绑着几个助推火箭,在火箭发射时,助推火箭首先工作,待燃料耗尽后与主火箭分离,这时主火箭才点燃启动。其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了整个火箭的长度。因为助推火箭不单独占有火箭的长度,这样不仅避免了火箭长度的增加给火箭制造和飞行所带来的种种困难,而且能增加主火箭的速度。捆绑式火箭的技术难度很大,它采用侧向分离设计,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技术成熟的火箭发动机,搭配大推力运载工具,以适应不同的发射需要。在火箭发射时,助推火箭首先工作,待燃料耗尽后与主火箭分离,这时主火箭才点燃起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