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松菌(陈毅然)
作品欣赏
捡松菌
凌晨三点,我和老公起床简单洗漱完,母亲已经将炉灶上炕了半边焦黄,还冒着热气的土豆端出来,用餐盒盛好,再将前日拌好的凉菜,备好的面包、水果、饮料都装载好呢。背包里也已备了好几套干净衣服,捡了几件厚衫,以及防滑雨靴。窗外还黑漆漆的一片,我们背上大大小小的行李,我抱起还在熟睡中两岁的儿子,他正睡得酣,顺势趴到我肩头,继续酣睡。母亲临行前还不忘款起田间劳劳作时才用得上的大竹篓儿。就这样,在七月末某个凌晨三点的夜里我们开车出发了,即将去往海拔一千两百多米的百里荒。
百里荒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而远近闻名,此趟出游,一是观日出,二是捡松菌。
车刚开出去不多远,就开始下雨,想想距离天亮还要几个小时,黎明时山顶上兴许还是可以看见太阳的,这样想着我们就继续开着车在雨中穿梭前行。
夜很深,街上没有一辆来去的车,更没有一个行人,连知了和蛐蛐都仿佛从不曾到来过,细雨轻斜,间或洒个三两滴在车窗玻璃上,没有车马喧嚣和建筑轰鸣的街道,好似平日里泼辣豪爽的妇人竟出人意料地娴静、温柔,整个世界倘若不是在思考,就是沉睡在梦乡。
从分乡往上,沥青道路倒是宽敞,顺着山势蜿蜒盘旋,黑漆漆的山路,没有一盏光亮。雨越发大呢。突然半边天都亮了一下,如同白昼,原本盘绕的黑黝黝的山体,两边黑巍巍粗壮的树干,和张牙舞爪伸向天空的树枝瞬间裸露出他们的身形。或许是地势高的缘故,远方的天空不矮,倒是很薄,薄如蝉翼,就匍匐在几米前的山头,突然它仿佛被撕开,“嚯”开了条口子,呈现出漂亮的幽蓝色,这深邃的幽蓝色像是渔人臂膀用力一挥,甩出去一张镶嵌着珍珠的网,我们就好比水里透明的鱼虾,不自禁地被吸附了进去;又好比王母娘娘发怒后在天空中划出的银河,现在这条银河已失去了往日的柔和光辉和体贴温顺,透着锐利。就是这道光,让我刹那间看清风的咆哮是如何吹弯路边树木,他们全朝着一个方向压低,压低,低到就快牵着大地的手,和他平行,仿佛是去往朝圣地朝拜的人们,一路上行着跪拜大礼。趁大风喘息的空隙,他们又迅速回到最初的位置,伸直了腰杆。就这样,他们一会儿压低,一会儿伸直,在蓝色天幕下一遍遍划着优美的弧线,像一位婀娜的女子轻歌曼舞,水袖舞动。从天边豁开的缺口,满簸箕豆大的雨珠全部灌进来,滚落下来。
这险峻的盘山公路坐落在层峦叠嶂的乳峰之间,起起伏伏,曲曲折折。现在,这蜿蜒的山路已不是路,而是里里外外被升腾的雾气萦绕,像是王室贵胄腰间乳白色的玉带系了好几圈。我们的车每在迷雾中艰难走过一段,就被侵袭而来浓厚的雾气包围一程,他们由远及近飘来、涌来,一团团,一片片,从一个山坳,流动到另一个山坳,乳白色像无垠广袤的平原上开出的厚重的棉花,将我们车头车尾车窗层层包裹,近光灯、远光灯、雾灯都穿破不了这乳白。是谁在搅动杯中的牛奶,急促的漩涡,泛着白色泡沫,我们就陷在这粘稠的奶白中。
见惯了平日里山间的风景迤逦、葱茏葳蕤,这光景倒是第一次见到。我们压在路中央单黄线上缓缓前行,好不容易破开迷雾,不一会儿,一阵风吹过,又一团乳白袭来。乳峰之间,幽谷狭带,地势低洼,水气游弋到此,汇合,凝聚,好似维特的少年心事,浓郁集结得散也散不开。
不知行驶了多久,车终于到了山顶,与天际线并齐,我们把车停在一片开阔敞亮的平地上,地上铺满了大大小小凹凸不平整的石子,雨也终于转小呢,天边慢慢泛出淡淡的蓝紫色,远处山坡上的风车也隐约可见,风过时,浅浅地旋转,看着看着,晕乎乎地,像是摇着外婆家的桨橹摇到了淡紫色天边。
也不知摇了多久,睁眼时,蓝紫色已经消失了,细雨霏霏中万物的轮廓已然清晰可见,不远处的松树林翠绿地、挺拔地让人心疼,仿佛从未经历风雨。
日出是看不见了,索性,我们换上雨靴,戴上草帽,提上篓子,随地捡了几根枯木杆,就向不远处的松树林迈进。这片松树林是难得一见的地势平坦,曾来过几回,起初,松树林旁是块绿油油的齐刷刷的草地,草地中央是个直径约十来米的圆湖,一直很好奇这湖并不是人工建造,我们到访时还是一副荒无人迹的模样,湖极对称极圆,湖水呈翡翠色,不流动,湖边偶尔有青色的草梗和浮萍,很像是承接的天上的雨水。后来干涸时发现湖深也就一来多米,但整个感觉,像千万年前陨石撞击星球坠落砸下的巨大的陨石坑,附近还发现了很多盐白色嶙峋怪状的火山石。
由于下雨的缘故,天还是有些阴沉,钻进松树林里,繁盛茂密的松树叶更是将天空阻隔,像是厚实的松被盖在头顶。地上掉落的松针松叶铺满地,沾着清晨的露水,腐烂在泥土里。我们仔细用木杆扒拉着松毛荒草,恨不得把这土地整块翻过来找,可仍然只找到零星几棵松菌。半月前也来过,也是雨后来的,当时由于此处海拔高,温度低,松菌还未生长。而现在显然松树林里有人进入并翻动过的痕迹,我们收获甚微,更感慨这里从罕无人至到如今,竟成了隐秘而”公开”的圣地,心头多少有点遗憾。
我们可不气馁,开着车沿途去找松林。这里崇山峻岭、山峦叠嶂,气候湿润,有很多阔叶林、华山松、马尾松、灌木乔木植被,其中,又以马尾松居多,马尾松的树冠呈塔形或伞形,松针叶有2针一束的,也有3针一束,松叶边缘有锯齿,马尾松多在石砾土、沙土、粘土,或山脊上生长,每年发青的时候冬芽多是圆柱形的,和其他地方的松很是不同。后来,我们找到了一片松林湿地,就在大雨冲刷过的阳坡上,没有路,大雨后泥浆稀烂,一脚踩下去,费好大劲儿才能再拔起来。我们爬上这片山坡,这里还是松林的野生原始状态,然地势时高时低,天已大亮了,雨住了,林子里也很亮爽了些。地上的松毛更厚,刺刺拉拉爬满各种带刺不带刺的荆荆藤藤,有的松毛杂草、和腐叶下面,隐了一点黄,用棍或是杆轻轻把松毛扒开,果然下面埋着金黄色的伞状的菌帽,欣喜地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食指,从菌根部连带泥土和松毛一并抠出地面,生怕弄伤了细嫩的菌褶。通常一个松菌扒出来了,周围的松毛草丛下面都要用木棍掀一掀,有些小的松菌可能就藏在下面。松树根周围也要多翻翻,松菌寄生在松树的根部,靠汲取松树的营养成分生长,倘若发现七八年生的幼枞树林,那更要在树根附近仔细扒扒,小巧的松菌可能孤零零,或是一簇簇,最喜扎在幼枞树根部或单发,或群生。
阳光穿透松树叶,一缕缕漏进树林,斑驳地洒在松毛松叶上,倒映出松针的柔嫩的模样,空气中的尘埃像柳絮丛林中飞舞,闪闪烁烁,像是织布机上的金梭子,在树林里优雅地梭来梭去,织就这一副美丽的深山林语图;每一缕阳光好似一根琴弦,金色的尘埃就在琴弦上跳跃,和着树林里唧唧啾啾的鸟鸣,合奏出一曲天籁之音,地上时不时冒出的一两个金色的松菌,她们仿佛是被美妙的音乐吸引,探头探脑地,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可爱精灵。我们捡的松菌大都是金黄色的,菌盖呈圆顶状,像个大帐篷,菌褶细嫩、纤细,像清晰的脉络,菌柄中空粗壮,有的带深颜色的环,像是儒雅的绅士戴了条围巾。从上往下看,菌伞上确有花纹,酷似松树一圈圈的褐色的年轮,果不然,与松树同根。不止是金黄色的,浅黄色的,黄中带绿褐色的,还有胡萝卜色,或是深橙色的,还有菌伞中央朱砂红,向伞缘逐次变淡的;还有一把菌伞下,像彩虹样镀了好几层鲜艳颜色的;还有菌伞菌柄都是乳白色的……有大如棚的,也有小如纽扣的,像扣子一样,小小圆圆的,各种各样的野生菌真多。我们可当真不识得,这样鲜艳美丽的菌只可欣赏,可万万不敢随意摘回家。
捡松菌可不是件轻松事,是个体力活儿,在松树林里雨后黏土里钻来钻去,还要眼神专注,用根木棍轻柔地掀起;正值盛夏各种虫蛇出没的季节,还要冒着被虫蛰伤、被蛇咬伤的风险。这不,老公在松树林里钻时,择了一条稍微干梢点的路,估计是不小心触碰到了蜜蜂的鸟巢,过去时被蛰了一口,过来时同一个地方又被蛰了一口,眉弓立刻又红又肿,这也算是这片茂盛的松林,给我们这不速之客尝了一点小小的苦头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很快就拾了满满的一篓,乖巧的躺在篓子里,一篓子金灿灿的,虽是汗流浃背,泥浆裹腿,但看着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满心欢喜。
我们湘鄂渝一带千峰万壑、峰峦起伏,气候湿润,尤其在长江以南湿地松林分布广泛,非常适合枞树菌的成长,枞树菌,也叫雁来菌、重阳菌,俗话说,“四月八,枞树菌发;六月九,枞树菌有。”,每年春夏之交和秋末冬初,气温升高,松树下菌丝生长旺盛,越是雨季越是潮湿,生长得越快,每每扒开枯萎的松叶草丛,发现了一个,周围就会有一大片。夏季的松菌和秋季又有所不同,秋季阴雨连绵之后,长出来的却是褐色,加以烹饪,口感更佳。想那年前挂在老家灶屋梁上熏制的腊肉,取下切上一记,作以大蒜、蒜苗旺火下锅爆炒,何等的色味俱全、香嫩爽口,想想就让人垂涎三尺,堪称人间珍馐美味。这也难怪像我们举全家出动,这般不顾大雨婆娑,深夜上山捡松菌,还有许多深夜打着电筒上山捡松菌的人们,对生活有多热爱,对美味就有多执着。
其实,若起得早,市面上也有很多农人提着满篓松菌来卖的,有几次,我也凑前看过,新鲜的松菌肯定是山上的居民半夜捡的,若是菌边缘有点带绿的,多半是前一天捡了,隔了一夜,赶早想来卖个好价钱的。价位也是30到70左右每斤不等,刚上市时,最高时可以卖到六七十,为了尝鲜,也大有人买;品相不大好的,像个大、又菌缘缺损变绿的,轻轻松松卖个二三十一斤也是很经常的。总之,松菌这种野生菌菇,还真不愁卖不出,常常是,一会儿功夫农人们竹篓就见底了,他们就笑逐颜开地满载而归。也有住在山里偏远的居民,空山新雨后,常常在路边就可以看到他们整齐地摆放着一排篓子,里面装着松树林里刚捡的新鲜的松菌,等着开车过往的人们能驻足买了,倘若碰到一篮子给全买尽的,那他们可就像碰到大主顾呢,笑容堆起来,脸上开出了花儿,热情的很。
返程时,已近晌午,我们都肚腹空空,咕噜噜作响,幸而我们有备无患,干粮满满,我们一边充饥,一边兴高采烈地讲述捡松菌的趣事。下山途中,时不时可以看到松林坡下,有小车停在路边泥地上的,也有三轮车随意摆在路边的,车上的人却不见踪迹,约莫着都钻进松林去捡松菌去呢。再瞅瞅我们满篓子的金灿灿的松菌,喜不自禁。
捡松菌的乐趣全凭一个“捡”字,经历了汗水而来的食物,自然是特别地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呢。[1]
作者简介
陈毅然,女,医生,湖北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凤凰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