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接骨木 (雙子葉植物綱接骨木族落葉灌木)

接骨木 (雙子葉植物綱接骨木族落葉灌木)

接骨木(學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屬落葉灌木,高達4米。莖無棱,多分枝,灰褐色,無毛。葉對生,單數羽狀複葉;小葉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偏斜闊楔形,邊緣有較粗鋸齒,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頂生,邊緣有較粗鋸齒,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頂生,密集成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花萼鐘形,5裂,裂片舌狀;花冠輻射狀,45裂,裂片倒卵形,淡黃色;雄蕊5枚,着生於花冠上,較花冠短;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漿果鮮紅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於海拔540-1600米的山坡、灌叢、溝邊、路旁、宅邊等地。產於黑龍江、遼寧、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廣東、等省區。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接骨木
  • 學 名;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 茜草目 Rubiales
  • 科;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 族; 接骨木族 Sambuceae
  • 屬; 接骨木屬 Sambucus
  • 種; 接骨木
  • 分布區域; 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等省

目錄

1 形態特徵

2 生長習性

3 地理分布

4 繁殖方法

5 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接骨木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5-6米;老枝淡紅褐色,具明顯的長橢圓形皮孔,髓部淡褐色。

羽狀複葉有小葉2-3對,有時僅1對或多達5對,側生小葉片卵圓形、狹橢圓形至倒矩圓狀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2-7厘米,頂端尖、漸尖至尾尖,邊緣具不整齊鋸齒,有時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數枚腺齒,基部楔形或圓形,有時心形,兩側不對稱,最下一對小葉有時具長0.5厘米的柄,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頂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長約2厘米的柄,初時小葉上面及中脈被稀疏短柔毛,後光滑無毛,葉搓揉後有臭氣;托葉狹帶形,或退化成帶藍色的突起。

花與葉同出,圓錐形聚傘花序頂生,長5-11厘米,寬4-14厘米,具總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開展,有時被稀疏短柔毛,隨即光滑無毛;花小而密;萼筒杯狀,長約1毫米,萼齒三角狀披針形,稍短於萼筒;花冠蕾時帶粉紅色,開後白色或淡黃色,筒短,裂片矩圓形或長卵圓形,長約2毫米;雄蕊與花冠裂片等長,開展,花絲基部稍肥大,花葯黃色;子房3室,花柱短,柱頭3裂。

果實紅色,極少藍紫黑色,卵圓形或近圓形,直徑3-5毫米;分核2-3枚,卵圓形至橢圓形,長2.5-3.5毫米,略有皺紋。 花期一般4-5月,果熟期9-10月。

生長習性

適應性較強,對氣候要求不嚴;喜向陽,但又能稍耐蔭蔽。以肥沃 、疏鬆的土壤培為好。喜光,亦耐陰,較耐寒,又耐旱,根系發達,萌櫱性強。常生於林下、灌木叢中或平原路、根系發達。忌水澇。抗污染性強。

地理分布

接骨木在世界範圍內分布極廣,在中國有土產的中國接骨木,在歐洲也有

西洋接骨木,甚至也有了專為園藝觀賞用的金葉接骨木。分布於林下,灌叢或平原路旁。生長於海拔1000-1400的松林和樺木林中,山坡岩縫,林緣等處。 產自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540-1600米的山坡、灌叢、溝邊、路旁、宅邊等地。

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分株均可繁殖。

扦插,每年4-5月,剪取一年生充實枝條10-15厘米長,插於沙床,插後30-40天生根。分株,秋季落葉後,挖取母枝,將其周圍的萌櫱枝分開栽植。栽培甚易,移植可在春秋進行。

採用育苗移栽法。有2月發芽前,選取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枝條,剪成20-25cm長的插條,每個留有3個小上芽節,最上和最下面的芽節要距剪口1-1.5cm。然後在整好的地上,開3m寬的畦,按行距26cm開橫溝,深16-20cm,每溝放插條15-20根,插條的量上一個芽節要露出地面,然後覆土半溝,壓緊,再蓋細土與畦而齊平。移栽在當年冬季落葉後或第二年年春季發芽前進行。按行株距各1.3-1.8m開穴,深21-25cm,每穴移苗1株,填土壓緊,再蓋土使稍高於地面。[1]

參考文獻

  1. 接骨木繁殖技術,騰訊,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