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描摹

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描摹 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miáo mó,指透過覆在原件上的透明紙按照看得見的線條文描摹(如圖畫版畫手抄本),也指照原樣 描寫描畫[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描摹

拼音 miáo mó

五筆 ral ajdr

釋義 照原樣描寫或描畫

英譯 to imitate (an old painting, etc.); to copy; to trace

出處 《藝術與視知覺》

描摹解釋

1、基本解釋

[trace] 指透過覆在原件上的透明紙按照看得見的線條或文描繪(如圖畫、版畫、手抄本,字帖)其中,透明的紙一般為宣紙,也可以是其他半透明的紙。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

"用語言文字表現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狀、特性等。"描摹是一種語言表達技巧,它的美學價值在於形象與生動。它能把靜的變動,死的變活,抽象變具體,無形變有形。

《新華詞典》解釋

照原樣描寫或描畫。

注意問題

人物特徵的表現

人物頭像不僅有複雜的結構,更有豐富的表情。在循序漸進的素描寫生中,先訓練抓"形",在較熟練地掌握了形的基本規律後,逐漸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這樣便要求頭像的塑造時注意模特兒的形象特徵。

魯道夫·阿思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曾證明出人在視覺上存在兩種習慣傾向,即整平化與尖銳化,在整平化傾向化的人往往強調對稱,剔除細節,消除傾斜,有尖銳化傾向的人則產生分離,加強差異,強調傾斜。這兩種傾向都不利於造型,整平化的缺點更為有害,它易呆板的毛病是肖像個性化的嚴重障礙。

頭像的生動神態的捕捉,主要取決於五官表情區的刻劃。安格爾說:"畫頭像時,一個藝術家所最關心的就是讓眼睛說話,即使是一般的眼睛,首先應該畫眼窩,然後過渡到隆起的鼻子。眉毛的運動方向也是表情的關鍵,嘴角對微妙表情的變化反映更加細緻準確。

手的表現

另外,手在某種精神狀態下的意識的反應,也會把面部要隱藏的東西暴露出來。畫家所作的是把他對手的觀念與真的手的概念統一起來――用真的手的概念去研究手的用途,使用方法和規律。畫手就先要了解它的結構,從幾何結構,即從圓柱體、立方體來理解對的方法,手與表現,手與性別等等。

衣紋

衣紋的表象來自人體的結構和自身的質地,產生衣紋的原因:

與人體的形體結構相一致,是力的作用,與人的運動或外力有關;

由服裝本身的樣式有關;

長期摺疊形成的;.

衣服自身垂力產生的垂感。

線型與衣料的質地

由衣料的質地不同,影響衣紋的形狀如絲綢類的質地較薄的衣服,衣紋多而密,線型也較柔圓。麻布等硬質類衣紋多用折線、直線,線型方而短,呢絨及化纖織物,衣紋少而挺。我國傳統繪畫對衣着的造型,也有很高見解,並總結出一套不同於西畫的完整的表現樣式和體系,沈宗騫在《芥子圖學畫編·人物談話》中說:"周圍骨骼要從衣外看出,何處是肩,保處是肘……,凡此皆骨骼之隱於衣中,而於作紋時隨筆寫出。""先將****骨骼約定,後施衣服。"其中道出衣服結構與人體結構之間的關係。

以線為主畫衣紋,須更加重視衣紋的提練,概括和取捨。寫生時要充分發揮線條的疏密,長短,虛實節奏等效果,有時並帶有一定的裝飾性。這一點在中西繪畫中有異曲同工的一致性。

全身人物着衣寫生

它是肖像畫的一種,也是收集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它在胸像的基礎上,更推進一步,要求畫者對整體的了解和掌握,對整個人物形體各部分的刻劃與協調能力的提高。對人物個性的體現將是全面的,甚至包括場景在內。

手的具體畫法

手由二十七塊骨和十六個關係組成,手背和形狀幾乎由骨決定,手骨有腕骨、掌骨、指骨組成。腕骨有八塊,和足部跗骨一樣呈不規則形。它們結合成一個整體。

具體描繪手時,要掌握手的比例、體積和體積。手的體積有兩部分,(1)手掌;(2)大拇指,手平放從側面看,腕關節高,自指關節傾斜,被稱為"降價式"象一級降低的台階。

小結

素描(線描)人物寫生,綜合起來說就是先由頭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四階段的寫生訓練,每個階段的要求不一樣,但從整體到局部,由局部再加到整體這一方法是不變的,多訓練、多研究、多比較,方能一步步的取得進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