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成立於公元前478年,是希臘城邦組成的一個聯盟,成員在150個至173個之間,由雅典領導。在波斯第二次入侵希臘的最後階段,希臘在普拉提亞戰役中獲得勝利後,為了繼續對抗波斯帝國而成立此同盟[1]。同盟的名字來源於官方會議的地址提洛島,議會在島上的神廟內召開,財產也保存在這個島上,伯里克利於公元前454年將這些財產轉移到了雅典。

在這個同盟成立後不久,雅典開始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同盟的海軍。這種行為經常導致雅典和同盟內其他弱勢成員之間產生衝突。而斯巴達並不樂見雅典擴張霸權,建立了伯羅奔尼撒聯盟與提洛同盟對抗。在公元前431年,兩大同盟爆發戰爭,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04年,提洛同盟戰敗而解散。

目錄

背景

希波戰爭根源於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後對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特別是愛奧尼亞)的侵略,波斯帝國發現愛奧尼亞難以統治,最終決定在愛奧尼亞地區的每個城邦內安插一名僭主。希臘城邦過去常受僭主統治,這是衰退的專制政府的一種形式。公元前500年,愛奧尼亞反抗波斯暴君的時機似乎已成熟,醞釀已久的緊張局勢最終被米利都的暴君阿里斯塔格拉斯的行為點燃,爆發公開叛亂,為了在公元前499年一次損失慘重的波斯支持的遠征遠征後自救,阿里斯塔格拉斯選擇宣布米利都成為民主國家。這也引發了愛奧尼亞其他地區類似的反抗,波及到多麗絲和伊奧利亞,是「愛奧尼亞起義」的開始。

希臘城邦雅典和埃雷特里亞也加入到了由阿里斯塔格拉斯引起的這場鬥爭中,在他們唯一的戰役季節(公元前498年)期間,也促成了對波斯薩第斯地區的首府進行掠奪和燒毀。在這之後,愛奧尼亞起義持續了五年(沒有了其他外在援助),最終被波斯帝國完全鎮壓。然而在此之後,波斯國王大流士大帝做出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決定,儘管已經成功壓制了這場起義,還要繼續對支持這場起義的雅典和埃雷特里亞施加懲罰。愛奧尼亞起義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大流士帝國的穩定,如不加以解決,希臘主要城邦地區還將繼續對波斯形成威脅。大流士大帝以侵略雅典和埃雷特里亞為開始,計劃完全征服希臘。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間,波斯兩次入侵希臘,而多虧了希臘歷史學家,將這些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寫入歷史。第一次入侵希臘,波斯帝國占領了色雷斯,馬其頓愛琴海群島[2],並摧毀了埃雷特里亞。然而,在公元前490年這次入侵以雅典在馬拉松戰役中的決定性勝利而告終。就在這兩次入侵之間,大流士大帝去世,戰爭的責任落到了他兒子薛西斯一世的肩上。

在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一世親自領導了第二次入侵希臘戰爭,帶領了大量(儘管經常被誇大)的陸軍和海軍前往希臘。在兩個同時進行的溫泉關戰役和阿提密西安海戰中,選擇抵抗的希臘人(「同盟軍」)被打敗了。除了伯羅奔尼撒半島外的希臘其他地區都落入了波斯人的手中,波斯人試圖一次完全終結同盟軍,但在非常關鍵的薩拉米斯戰役中戰敗。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9年,同盟軍集結了當時最龐大的希臘軍隊,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擊退了波斯入侵軍隊,結束了這次入侵以及其對希臘的威脅。

據說,同盟軍的艦隊在與普拉提亞戰役同一天的米卡勒戰役中,打敗了士氣低落的波斯艦隊的殘兵剩將。這次戰役標誌着波斯帝國第二次入侵的結束,希波戰爭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希臘反擊階段。在米卡勒戰役後,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再次發動起義,而波斯人已無力阻止。同盟軍艦隊開到了仍受波斯控制的色雷斯加利波利半島,包圍和占領了塞斯托斯。在第二年的公元前478年,同盟軍派出軍隊去占領拜占庭(現在的伊斯坦布爾)。這次圍攻取得了成功,但是斯巴達的將軍普薩尼亞斯的行為疏遠了許多同盟軍,最終導致鮑桑尼亞將他召回。

視頻

提洛同盟 相關視頻

波希戰爭結束後,雅典非但沒有解散提洛同盟,反而加緊對盟友們的控制
九上第4課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