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揭秘吳三桂與祖大壽降清誰是最大受益者

吳三桂

來自網絡的圖片

揭秘吳三桂與祖大壽降清誰是最大受益者吳三桂與舅舅祖大壽,都是從大明投降到滿清,有人說,這兩人都是大明的叛逆之臣,是漢奸。也有人反駁說,吳三桂在投降滿清與叛逆之臣、漢奸有本質的區別,兩人降清,都是出於無奈,面對即將土崩瓦解的大明江山,他們就是拚死在疆場,也無回天之力,如果不投降,換來的將是將士們和百姓的血流成河、遍地屍體。歷史以來,很多文史愛好者針對吳三桂與祖大壽,褒獎不一,罵聲不斷,讚揚也是不斷。那麼,吳三桂與祖大壽投降大清誰是最大受益者?[1]

祖大壽投降滿清早於吳三桂,祖大壽兩次降清,一次是詐降,第二次是真正的投降,歸順了皇太極。鑑於祖大壽的第一次詐降,在第二次投降後,皇太極就再也沒有重用他。

祖大壽不僅是吳三桂舅舅,也是吳三桂的姑父。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娶了祖大壽的妹妹,後來祖大壽又娶了吳三桂的姑姑,就是這層關係,讓吳三桂和祖大壽是親上加親。

祖大壽是明朝末年的大將,在抵禦滿清大軍時立下了汗馬功勞。皇太極欣賞他,就想讓祖大壽投降滿清。結果,在第一次戰役中,祖大壽所堅守的城池被皇太極帶兵包圍數月。沒有了外援之力,祖大壽無計可施,這個時候,城池斷糧,沒有吃的,出現了「人吃人」現象,出於無奈,祖大壽答應了皇太極投降滿清。結果,到了錦州城,祖大壽與皇太極「翻臉」,打死打傷很多清軍,面對祖大壽的詐降,皇太極十分氣憤。有了第一次的教訓,在祖大壽第二次投降時,皇太極就弱化了祖大壽的權利,不給他重兵,不再重用他。

有後人這樣對祖大壽的評價「兩次降清,兩朝貳臣,有勇有謀,為了將士和百姓安保性命,此人心中有忠義。」

皇太極評價祖大壽:「能久守者,讀書明理之效。」

石廷柱評價祖大壽:「第明國京都,倚祖大壽為保障。」

夏允彝評價祖大壽:「大壽家富而勇,曾犯法,幾被戮於承宗,賴崇煥力救,故相得甚歡。及為大帥,子弟皆貴為劉帥,家丁皆夷人、遼人,多善戰。都下擅歸,以崇煥下獄激之使然。而其母痛責之,其妻故妾也,亦持之甚堅,故仍為國用。永平恢復、錦州力守,皆有功。但圍既久,糧已竭,而援兵不起,遂以城降,而身自逃歸。或雲已輸誠於東夷,已謂吾歸即舉八城盡降,故東夷縱之。然歸而即為國固守,雖其子在虜中不之顧也,亦非有意負國者。力守松、杏兩山,與洪承疇被圍年余,力竭而陷,遂致失節。」

梁啓超評價祖大壽:「祖氏兄弟,大壽、大弼、大樂以督師裨將,遵其方略,猶能為睢陽之守着歲余,非洪承疇之降,錦州固未易下也。」

佚名評價祖大壽「一代名將,據關外,收關內,堪稱往復有忠義;兩朝貳臣,悖前主,負後主,真箇里外不是人。」​

吳三桂是山海關總兵。大明到了暮年,已經是江山欲墜。李自成為了儘早拿下大明江山,就想爭取吳三桂。兩人也談好了,吳三桂歸順李自成。可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將劉宗敏不爭氣,霸占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因此有了「怒髮衝冠為紅顏」這一說。吳三桂被激怒了,倒戈李自成,與李自成對幹起來。這時,多爾袞又殺到長城腳下,吳三桂腹背受敵。為了能把李自成打垮報仇,吳三桂投降了多爾袞。在以後的歲月里,吳三桂有了勢力,再次舉起反清大旗,自己做了皇帝,建國號大周。對吳三桂的評價,歷史以來幾乎完全是貶義的。很少有褒獎吳三桂的。對於吳三桂的貶義評價,有人認為,處於當時的朝代,吳三桂就投降大清時,也是處於無奈。在投降大清前,吳三桂至少還是一位忠心報國的戰將。在互聯網上,我看到這樣一篇關於吳三桂文章,作者是這樣對吳三桂的評價的,現將摘錄下來,供大家欣賞,文章最後一段是這樣描述的:「因此對於幾乎完全是貶義的對吳三桂的評價,我個人不太認可,至少,它沒有公正的反映了吳三桂其人。就人本身說,吳三桂應該還算是位傑出將領的,人品也可圈可點。關鍵是,他本人從來就沒有投降思想,但是在當時的情勢下,也許他唯有自盡了才會換取個民族英雄的名聲,反之就必然會是民族罪人,沒有其他選擇了。我們今天說他的錯誤,完全是出於民族感情,但在個人感情上,我覺得吳三桂還是一個值得讚賞的人的,他從來就沒有作為一個「奸賊」存在過,只是無情的歷史把他推向了「罪人」的行列,這是歷史的不幸,更是吳三桂的不幸。」

吳三桂與祖大壽投降大清誰是最大受益者?說到受益者,當然是滿清王朝了,他們的投降,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日期早一天到來,加速了大清入關進京的進程。吳三桂和祖大壽在大明王朝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兩人一前一後投靠大清,皇太極高興至極,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個普通的道理連平民百姓都知道,更何況他一個開國皇帝。[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