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順治帝果真「偷墳掘墓」建皇陵?
順治帝建皇陵 |
揭秘順治帝果真「偷墳掘墓」建皇陵?在中國歷史上,新朝拆毀前朝的皇陵,屢見不鮮,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項羽、曹操、董卓、黃巢、劉豫、楊輦真珈、陳奉、乾隆、孫殿英等。[1]
在劉寶瑞先生的單口相聲《君臣斗》里,就有這麼一段,說劉墉批評乾隆「先修乾清宮,後蓋的裬恩殿」,劉墉說:「哼,算什麼呀?您這算——違背聖命,私盜皇陵,罪加一等!」民間野史至今還有流傳清朝皇帝對明朝的陵墓進行「偷墳掘墓」行為的,並盛傳清朝從順治帝始,就打起了明十三陵的主意。事實果真如此嗎?
明朝和清朝以前是敵對的。明朝認為努爾哈赤建的後金是以前金朝的後代,為了阻止後金的強大,明朝曾拆毀了北京房山的金陵,以斷其龍脈。後來清朝為了報復,多爾袞也曾下令拆毀了明定陵的大殿。民間和野史關於拆明陵建清陵的說法,已經流傳幾百年了,儘管誰也拿不出真憑實據來,但許多人認為這樣做是順理成章的、合乎情理的。並且清朝的官方書籍明確記載孝陵是於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動工,順治帝和他的兩個皇后於同年六月初六日入葬孝陵地宮。康熙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孝陵工成。包括冬夏兩次例行停工在內,施工時間只有一年半。孝陵建築有數十座,序列長達12華里,怎麼可能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就建成呢?只有使用現成的舊料才行。
1991年5月到1993年5月,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古建隊對孝陵各建築進行了全面維修。在拆卸隆恩殿和東西配殿時,發現木構件不僅全部是名貴的金絲楠木,而且這些木構件全部是用大件改成的小件,也就是說這些木件全是舊料。人們自然會想到高大雄偉的明長陵大殿以及巨大的楠木樑柱,這一發現更使人堅信了拆明陵建清陵的說法。難道孝陵真的是用拆的明陵舊料建起來的?正當人們狐疑難定之時,孝陵工地又傳出了新的消息:孝陵隆恩殿的許多天花板的背面刻有文字。僅從明間拆下的部分天花板中就發現了18塊字跡比較清楚的天花板。下面選錄幾塊天花板背後的文字:
清馥殿三稍間中十二路東一塊字頭東
清馥殿明間龍井南一路東二塊
清馥殿明間龍井南二路東十塊字頭朝東
清馥殿從西數明間龍井東一路四塊字頭東
清馥殿從南所左次間中井南十路東二塊
清馥殿右次間前南四路東七塊字頭東
清馥殿右稍間西中南六路一塊字頭東
沒過幾天,又發現孝陵神道碑亭的天花板背面也有文字:
錦芳亭東二祿向北九塊
錦芳亭東七塊向北外
這些文字皆為陰刻,很不規範,結合其內容可知,這些文字是當年工匠們為了防止安裝天花板出現錯位而作的記錄。這些文字表明營建孝陵是使用了清馥殿和錦芳亭的舊料。
那麼清馥殿和錦芳亭是哪裡的建築呢?《日下舊聞考》告訴我們,清馥殿是北京北海西岸的一座明朝建築,坐西朝東,面闊9間,建於明嘉靖十年(1531年)。第二年三月,又在清馥殿前建丹馨門和錦芳、翠芳二亭。嘉靖皇帝經常在那裡遊玩、賦詩。明隆慶年間,這一帶殿宇多傾圮毀壞。至萬曆年間,北海西岸眾多建築多已無跡可查了,「唯清馥殿整麗如故」,仙芳門、丹馨門、錦芳亭、翠芳亭尚存。康熙五年(1666年),在清馥殿舊址上建起了規模宏大的弘仁寺。這說明清馥殿在康熙五年(1666年)就不存在了。清孝陵建於康熙二年至三年,與拆用其料建孝陵之事正好相合。
至此已真相大白:營建孝陵,拆用的是明朝清馥殿的材料,並沒有拆毀明陵。事實上,清王朝定鼎燕京,統一全國以後,對明陵始終採取了保護政策。順治、康熙、乾隆、嘉慶諸帝都頒發過保護明陵的諭旨,採取過許多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恢復其祭祀。清帝還多次親祭明陵。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清政府對明十三陵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全面維修。從這一點來看,清朝統治者為攏絡民心,保持社會穩定,鞏固自己的統治,不會幹出拆明陵建孝陵這種蠢事來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