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依託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建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是一個開展摩擦學理論與技術、表面界面科學與性能控制、生物摩擦學與生物機械、微納製造理論與技術、微納光電測試理論與技術的高端科學研究平台。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後在彈流潤滑、表面形貌效應、薄膜潤滑、流變特性、微納器件摩擦磨損控制等摩擦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有重要影響的成果,並且在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和裝備技術、微納製造、界面減阻技術、表面耐磨改性技術、先進密封技術、機器人技術和高功率固體激光技術等方面取得一批應用性創新成果。

1980年代,清華大學摩擦學研究發展迅速、在諸多領域取得顯著成果,時經原國家計委和原國家教委批准建設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清華大學校內獲准建立的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986年,開始籌建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988年11月,實驗室通過驗收正式對外開放。

根據2020年5月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顯示,實驗室有在職人員89人,其中教授/研究員31名,副教授/副研究員49名,助理研究員/講師8名,實驗技術人員3人;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3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建設有1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目錄

歷史沿革

1980年代,清華大學摩擦學研究發展迅速、在諸多領域取得顯著成果,時經原國家計委和原國家教委批准建設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清華大學校內獲准建立的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

1986年,開始籌建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1988年11月,實驗室通過驗收,正式對外開放。

2004年,經科技部批准將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擴展為摩擦學理論與技術;表面技術及應用;微納製造理論與技術;智能和生物機械設計、製造理論和技術;微納光電測試技術。

2006年,科技部正式批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擴展計劃。

2008年,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工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獲得優秀。

2013年,在科技部主持的材料領域評估中,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評為優秀類實驗室。

2018年,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再次通過評估並獲得優秀。

人員編制

根據2020年5月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顯示,實驗室有在職人員89人,其中教授/研究員31名,副教授/副研究員49名,助理研究員/講師8名,實驗技術人員3人;實驗室固定人員有教研系列50人,已長聘33人(主要承擔學術帶頭人作用),准聘17人(研究骨幹);其他研究骨幹,含研究系列29人,教學系列1人、未定系列6人;研究輔助人員、實驗室技術人員3人負責整個實驗室價值上億的固定資產與設備的運行管理;實驗室固定人員中,傑出人才15人,含中科院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獲得者9人,萬人領軍3人,占固定人員16.8%;青年優秀人才數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2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人,萬人青拔2人,占固定員10.2%。傑出和優秀人才人數占固定人員27%,人次占42.7%。

視頻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什麼是摩擦學?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摩擦學?
摩擦學的一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