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香鈎
劇目介紹
明代,兵部尚書王少桐之義妹宋還珠,辭劍閣赴涪陵,過江途中見人殺人劫船。少桐弟少霆下河救人,方知是東廠少主曹紫姻搶劫官船、販賣私鹽、殺人滅口。少霆用袖鏢射殺涪陵知府郭亮,惹下大禍。還珠回劍閣?找少桐搬兵救弟。事後,還珠與才子章文杰盜得兵符並冒充狀元公呂志煒,使曹疏於防範,審出曹的罪行,斬了少主。後遭東廠包圍,還珠等突圍返劍閣。廠公曹吉祥追至,與王少桐一場舌戰,王推出關鍵證人呂志煒辨認,使還珠倖免於難。還珠每每絕處逢生均被少桐解救,二人終結良緣。
全劇共8場。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撒香鈎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儺戲是什麼?儺戲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網,2015-07-18
- ↑ 歷史知識 > 參軍戲,國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