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蛙鱷屬
撕蛙鱷屬(屬名:Batrachotomus)是三疊紀副鳄形类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德國,地質年代相當於2億4200萬到2億3700萬年前,相當於三疊紀中期的拉丁尼階。
撕蛙鱷是種大型肉食性動物,四足採直立步態,因此牠們行動較為靈活;撕蛙鱷的背部中線有兩排平坦鱗甲(皮內成骨)。撕蛙鱷可能是迅猛鱷的近親,迅猛鱷生存於較晚時期,與最早的恐龍生存於相同時期。
撕蛙鱷被命名時,被推測會以同時代的大型兩棲動物為食,因此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青蛙撕裂」。
目录
敘述
撕蛙鱷是種體型粗壯、大型、四足爬行動物,身長估計約6公尺。與其他副鳄形类相比,撕蛙鱷的最大特徵是背部有兩排小型、平坦鱗甲,沿者背部中線排列[1]。這些鱗甲是從鱗片形成的皮內成骨(Osteoderms)。這些鱗甲平坦、呈葉狀,從頸部排列到身體,再排列到尾巴末端、逐漸縮小。撕蛙鱷的尾巴下側也覆蓋者小型鱗甲,如同鐵沁鱷。如此之外,身體兩側、腹部、四肢也附蓋者鱗甲。
如同其他副鳄形类,撕蛙鱷的四肢採直立步態。前肢長度較短,大約是後肢長度的70%,因此撕蛙鱷的臀部位置較高。撕蛙鱷的手掌、腳掌部位化石保存狀態差,只有發現第五蹠骨,該蹠骨外形成鉤狀。研究人員推測,撕蛙鱷的前肢有四指,而後肢有五趾。
撕蛙鱷的頭部高而狹窄,頭顱骨長約40到50公分頭顱骨共有五對洞孔,最前方是鼻孔,中間是一對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e),之後是眼眶,最後方是兩對颞颥孔(Temporal fenestrae)。頭部後段的兩對颞颥孔,有助於減輕頭顱骨重量,並使下頜肌肉附著,因此嘴巴可以張開更大[2]。鼻孔與眼眶之間有一對眶前孔,下頜後段有一對小洞孔,這些是主龍類的典型特徵
撕蛙鱷的頜部有銳利牙齒,牙齒側向扁平,各部位牙齒的形狀、大小不一致,因此撕蛙鱷屬於異型齒動物。前上頜骨牙齒修長,上頜骨牙齒後緣筆直。上頜共有30顆牙齒,每塊前上頜骨有4顆牙齒,每塊上頜骨有11顆;下頜則共有22顆牙齒。
發現歷史與命名
在1977年,化石收集家Johann G. Wegele在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的庫普弗采爾發現一些化石,該地屬於埃爾福特組(Erfurt Formation),地質年代相當於拉丁尼階晚期。鄰近的施韋比施哈爾、克賴爾斯海姆(Crailsheim)也有發現撕蛙鱷的化石。在施韋比施哈爾發現兩個保存良好的撕蛙鱷化石,編號MHI 1895標本包含脊椎、肋骨,編號SMNS 90018標本則包含前肢、後肢。
自從發現以後,這些化石沒有經過正式研究,古生物學界多稱呼這些化石為「庫普弗采爾發現的勞氏鱷科」。在1999年,化石被發現後的第22年,古生物學家大衛·高爾(David J. Gower)將這些化石作命名研究。模式種是庫普弗采爾撕蛙鱷(B. kupferzellensis),屬名是由古希臘文的青蛙「batrachos/βάτραχος」與撕裂「tome/τομή」構成,因為化石發現處以前是沼澤地帶,撕蛙鱷被推測會以蝦蟆螈等大型兩棲動物為食;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地的庫普弗采爾為名[3]。
正模標本(編號SMNS 52970)是其中最大型標本,是在1977年發現的化石,包含:不完整的頭顱骨、身體骨骼。在2002年發現的編號SMNS 80260標本,是一個腦殼,有助於古生物學界瞭解勞氏鱷目的演化關係[4]。在2009年,大衛·高爾、Rainer R. Schoch重新整理、研究撕蛙鱷的化石,並公布詳細的撕蛙鱷研究。
參考文獻
- ↑ (英文)Gower, David J.; Schoch, Rainer R. Postcranial Anatomy of the Rauisuchian Archosaur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29 (1): 103–122. doi:10.1671/039.029.0122.
- ↑ (英文)Benton, Michael J. The Evolution of Early Amniotes.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Thi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First published 1990]. ISBN 0632056371.
- ↑ Template:DeGower, David J. Cranial osteology of a new Rauisuchian Archosaur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southern Germany. Stuttgarter Beiträge zur Naturkunde B. 1999, 280: 1–9.
- ↑ (英文)Gower, David J. Braincase evolution in Suchian Archosaurs (Reptilia: Diapsida): Evidence from the Rauisuchian Batrachotomus kupferzellensi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1): 49–76. doi:10.1046/j.1096-3642.2002.0002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