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改進

來自 圖蟲網 的圖片

改進意思是改變 舊有情況,使有所 進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改進 [1]

外文名稱 Improve;Make better;Better;Mend;refine

拼音 gǎi jìn

釋義 改變原有狀況,使得到提高

詞目

中文:改進

拼音:gǎi jìn

英語:Improve;Make better;Better;Mend

基本解釋

(1)改變原有狀況,使得到提高。

不斷改進這種電子蛙眼,並把它用到雷達系統中,就可以準確地把預定要搜索的目標同其他物體分開。--《眼睛與仿生學》

(2) 提高價值或質量使之更有利可圖、更優良、更受人歡迎。

改進展品的布置。

改進產品的質量 。

詳細解釋

1、改變舊有情況,使有所進步。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平流並進,遞演遞嬗,即法即理,即理即法,而後突發之革命可免,日新之改進可圖。" 袁鷹 《篝火之歌·小姑娘養豬》:"訪得好經驗,改進豬食堂。"

2、改進是經營賴以成功的奧秘

任何經營過程都是由決策、管理、監督、改進四個過程構成。決策是對經營活動的方向、目標、方針及其方案進行選擇和調整的過程,它確定"幹什麼";管理即執行決策,是實施或執行在決策過程中確定的決策方案的過程,它是根據決策已確定的"幹什麼"來確定"怎樣干",這就是計劃所要履行的職能,並按照確定怎樣乾的方案來"實際干",這就是組織、領導、控制所要履行的職能,監督是保障正確決策及決策方案得到完整的實施或執行的過程;改進是為了發展和進步而主動、積極地發現問題,然後對其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後通過決策過程進入下一輪活動過程的過程。

改進過程是前一經營過程中的最後一個過程,又是後一經營過程中的最初一個過程。通過改進過程,將前一經營過程和後一經營過程完整地聯結起來了,從而使經營活動呈現出不斷循環、並在循環中不斷得到提高的狀態。沒有改進職能,決策、管理、監督的水平就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經營活動的水平也得不到不斷的提高。因為只有通過改進過程,才能及時地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通過調查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決策、管理、監督提供發展的方向和依據,並通過決策、管理、監督等過程使問題得到解決。因此,從上所述可知,管理與監督過程構成了經營活動的維持過程,在維持過程中所要做的是使每一個人都能按現有方案依照現有標準來開展經營活動;而改進和決策共同構成了經營活動的發展過程,在發展過程中所要做的是通過調整原經營活動方案、提高現有標準使其適應環境變化發展的要求並使經營活動向更高層次發展。在改進和決策過程中,改進過程比決策過程更重要。因為決­策是根據改進方案及初始方案來進行的,沒有好的改進方案就不可能獲得好的決策方案,從而就不可能提高經營活動的水平。因此,改進是經營活動賴以成功的奧秘。

改進=改善+創新。改善是在不拋棄原經營方案的前提下而進行的改進。創新是通過拋棄原經營方案並建立新經營方案的前提下而進行的改進。創新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注釋為"拋開舊的,創造新的"。它和"改善"即"改變原有情況使好一些"共同構成了"改進"即"改變舊有情況,使有所進步"的兩個方面。"改善"是指持續不斷地、一小步一小步地、階梯式地改進,即逐步改進;而"創新"是指一觸即髮式的改進,即跳躍式改進。改善與創新是改進的兩個相互區別、相互依賴的兩個方面。改善是創新的基礎,而創新是改善的必然結果。改善和創新相結合,共同構成了改進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的內容。20世紀日本及中國台灣因改善而成功,美國及歐洲因創新而成功。而21世紀,誰最先把改善和創新的結合體--改進成功推廣及應用,誰就會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改進是一種以追本溯源、追根追底的單元分析法為基本方法的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進效益及效率的系統理論。單元分析法是以某一事物構成要素(項目)為基礎,為了達到增進效率,改善異常的目的,對構成要素(項目)逐漸深入檢討,從而發現異常項目、細目(關鍵點)即細節,然後對關鍵點即細節追根究底地深入了解,通過分析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而解決問題的一種經營改進方法。和經營分析、成本分析不同,它不是要分析事物的表面數字,而是要分析構成事物的實質背景--即對構成事物的各個要素(項目)逐項檢討,發現異常點,並對異常點做抽絲剝繭的追本溯源的分析,務求發現問題的根本,予以徹底解決。

改進的核心,即是不論您正在做什麼,都能做得更好!但改進貴在行動,不管人們吸收了多少知識,若不能付諸於每日的實際工作、學習、生活等活動中,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什麼用的。因此,2006年我將經營原理應用到人們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形成《工作改進日誌》、《學習改進日誌》、《生活改進日誌》。因為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和生活都要通過決策、管理、監督、改進四個環節或職能,從而使原來名目繁多的成功學、行動學找到了理論根源。而改進日誌正是根據經營原理對每個人一生的工作、學習、生活乃至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的工作、學習、生活進行有效經營的工具。

3、改進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手段

人類自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特別是社會啟蒙運動以來,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開始了長達200多年的工業化過程。工業化意味着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生產及經濟活動中,從而使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提升。迄今為止,人類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三次工業化,我們正處於信息工業化階段。工業化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從而使實現工業化的國家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創造的物質財富日益豐富和擴大,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然而,"世界200多年的工業化歷程,僅使不到10億人口的發達國家實現了現代化,但資源和生態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再也不能延續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和模式。"①因此,必須對工業化之路進行重新評價和反思,為人類尋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包含了效益增長、綠色環保、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全面、協調性的發展,它是三次增長或發展方式轉變(從粗放型到集約型再到綠色型最後到社會型)的結果。而每次增長或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才能實現。而科學技術的進步必須通過改進才能實現。

在許多地區和國家,不論是在其經濟活動還是在其政治活動中,經營職能還很不健全和完善,有的甚至還停留在領導職能階段,大多數還停留在管理職能階段,這無疑會給其經營活動帶來較大的盲目性,從而大大影響經營活動的效率。而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人類職能科學的發展水平較低所引起的。職能科學是研究如何做事和如何把事做好的科學,是研究人類各項活動特別是經營活動如何取得成功的科學。由於人類的經營活動可分為兩大類活動,即政治活動和經濟活動,所以職能科學也可以分為政治職能科學和經濟職能科學。政治職能科學是研究人類的政治過程及其職能的科學,經濟職能是研究人類經濟過程及其職能的科學。職能科學是和制度科學相對應的,並且和制度科學即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科學共同構成了社會科學的範疇。世界上的職能科學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對大多數第三世界的國家來說,還停留在領導學階段,而對於第一、二世界的國家來說,大多數還停留在管理學階段,雖然他們有改善、創新的實踐,但還沒有總結出系統的理論,而經營和改進理論的形成則意味着職能科學的新的系統理論開始形成,並標誌着人類的職能科學從領導學、管理學上升到經營學。而管理學上升為經營學的顯著標誌是將改進作為經營的一個職能,從而為人類的經營活動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的動力。因此,改進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手段,而經營與改進理論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礎。而現實中的落後及不發展,就是由於缺乏改進職能所引起的。

經營和改進理論的研究還剛剛開始,雖然自2000年《科學經營原理》的出版已有十年時間,並於2002年1月、5月、8月先後出版了經濟職能科學類的《現代企業經營決策學》(替代《工商企業經營管理》)、《現代企業經營原理》(替代《管理學或管理基礎》)、《現代企業戰略經營學》(替代《企業戰略管理學》),但經營與改進理論的研究和推廣還有很多路需走,因此,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能參加對這一理論的研究,並呼籲企業、政府能給予這一理論的研究和推廣給予經濟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便共同推動經營學及中國職能科學乃至世界職能科學的發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