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衰變
簡介
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各種射線的現象稱為放射性。在磁場中研究放射性射線的性質時,發現放射性射線主要是由α,β,γ三種射線組成。能自發地放射各種射線的同位素稱為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射出各種射線而發生核轉變的過程稱為放射性衰變。衰變前的放射性同位素稱為母體,衰變過程中產生的新同位素稱為放射成因同位素,或叫做子體。在放射性衰變過程中,母體的原子數目隨時間不斷減少,子體的原子數則不斷增加。若放射性母體經過一次衰變就轉變成一種穩定的子體,稱為單衰變。有時,放射性母體可經歷若干次衰變,每次衰變所形成的中間子體都是不穩定的,本身又會發生衰變,一直持續到產生穩定的最終子體為止,這種衰變叫做連續衰變。由這樣的一個放射性母體、若干個放射性中間子體和一個最終穩定子體所形成的衰變鏈稱作衰變系列。大多數放射性同位素是按一種母體只轉變成另一種子體的方式發生衰變。少數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有兩種或多種衰變方式,形成不同的子體,即一種母體能同時產生兩種子體,這樣的衰變稱為分支衰變。自然界中這幾種衰變類型都存在。
評價
在放射性衰變過程中,放射性母體同位素的原子數衰減到原有數目的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半衰期,記作T1/2。放射性母體同位素在衰變前所存在的平均時間稱為平均壽命,記作τ。半衰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變的一個主要特徵常數,它不隨外界條件、元素狀態或質量變化而變,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的長短差別很大,短的僅千萬分之一秒,長的可達數百億年,半衰期愈短的同位素,放射性愈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