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救恩学校

救恩学校(英语:Kau Yan School)是一所位于香港西营盘的私立学校,由基督香港崇真会救恩堂创办,校舍位于高街97B号丽恩阁基座,即救恩堂旁边。

在耶稣时代,没有天主教这回事,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教会出现了,以后一直都称为教会[1]。一直到主后三世纪末,教会组织受罗马政治法律的影响,形成了罗马大公教,后称罗马教,1054年才称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称“罗马天主教”[2]

目录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内不少儿童急需就学,但其时香港社会百废待兴,学位短缺,故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救恩堂以“兴学教育乃基督教会之职责”为由,议决收回毗连教堂租出的房舍开办学校,给没有地方学习的小童读书,并借此传扬福音。救恩学校遂在1946年创校,同年9月初开学,招收幼稚园及小学一、二、三年级各一班全日上课,于救恩堂地段的既存建筑物上课。

1950年2月,该校校董会议决兴办英文中学,即现在的救恩书院,先办第八班(即今小五)两班、第七班(即今小六)三班及第六班(即今中一)一班,并随即招生。当时校方将小学课室略为修改,上午由小学上课,下午为中学使用。而随着中学部开办,小学部学生人数亦日增,原有由民房改装而成的两层高校舍不敷应用,故校董会在1951年决定建造永久校舍,得徐仁寿(华仁书院创办人)等社会贤达捐助,并在1953年1月向工务局呈交建校图则,5月中委托德信公司承建,同年7月19日奠基兴建校舍第一期(即面向高街一方)。第一期校舍楼高五层,共设课室十一间,并有校长室、教员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暑假后九月开学时,中学部即迁入此校舍上课,后在11月2日下午3时由教育司高诗雅正式主持开幕。

救恩小学在1955年实施上下午班制,并在次年展开第二期校舍建筑工程,工程在1958年竣工。小学在1957年改为“救恩书院中文小学部”,并入中学部,逐渐成为一间提供幼稚园至预科课程的完备学校,校誉日隆。然而,为专注于中小学部发展,幼稚园部在1959年停办。1978年,救恩书院成为政府津贴中学,惟小学部仍属教会私立学校。数十年来救恩书院一直广受区内居民认同,在1989年更被评选为“良好学校”。

救恩书院在1991年起分期迁入大埔富善邨的新校舍,于1992年8月完全撤离高街校舍。中学部迁出后,校董会在1992年9月宣布将校舍重建,并与发展商合作兴建住宅楼宇,以募集重建经费,小学部暂迁中环潮人生命堂上课,并在翌年改为全日制上课。1995年,校舍重建工程竣工,小学部遂迁入继续上课,更在次年重办已停业30多年的幼稚园部。

自杜陈碧丽校长在1995年3月上任后,救恩学校力求创新,如在1996年开办“家长班”,每周日邀请家长到校上课学习;1997年在操场旁增设厨房,聘请厨师每日为学生烹调午餐;1998年建成资讯馆(即电脑室,后称“305资讯馆”,今成“学习中心”的一部分);2000年在校舍后方近余乐里处兴建“救恩小园地”,设有儿童游乐场及耕地等。杜校长在2008年学期完结后退休,由陈梁淑贞接任。

视频

救恩学校 相关视频

人类发展史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人类社会有两个难题,正确的信仰和盲目的迷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