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虔主义
敬虔主义,外文名:Pietism,在基督教二千年的历史中,敬虔主义是最不被了解的运动之一。敬虔一词的英文源自拉丁文的pietas,指恭敬、效忠、公义等;这拉丁文词语又是来自希腊文的eusebeia和希伯来文的h]as|^d,解作仁慈、敬虔、良善。希腊文的eusebeia在新约用过十数次,多是译作敬虔或宗教。但敬虔一词也有可能用在反面意义上,中外皆然。英文有时是指虚伪或假装的特性,德文的Pietismus则是指信义宗内主张改革的人,是由他们的敌人起的绰号;中文地方方言的「老虔婆」则是指刻板没趣的女人而言。但从正面的角度来说,此名是指由施本尔(Spener1106Spener, Philipp Jakob 施本尔)的名着《敬虔愿望》(Pia Desideria933Pia Desideria)所引发的属灵运动。
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1至5世纪是基督宗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1],是基督宗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宗教基本教义[2]和神学学说的时期。
目录
简介
史家通常认为施本尔是敬虔主义之父,在德语世界,人更认为他在宗教上的贡献仅次于路德(Luther750Luther, Martin)。他是法兰克福着名的圣彼得大教堂主任牧师,还年轻的时候便公开表明对教会的败坏不满;这无疑就是对当代正统主义者的不满,他们对社会的罪恶,和因「三十年战争」(1618~48)而造成的恐怖后果,已经完全视若无睹。施本尔立下决心要改变情况,便提出「敬虔愿望」(参同名的一本书,Pia Desideria933Pia Desideria),以改革教会。他倡议︰1.更多的研经,指个别的及在「敬虔聚集」(Collegia pietatis296Collegia pietatis)时研经;2.实行信徒皆祭司,增加平信徒的事奉机会;3.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基督教的教训和无私的爱;4.以诚恳祷告的心与不信的及异端来往,透过好的榜样、有力的对话和爱把他们挽回。此等建议立刻引起教会的争辩。
施本尔的其中一个属灵儿子是富朗开(A. H. Francke478Francke, August Hermann),他在1689年曾尝试在莱布尼兹大学实践这些原则。这个年轻讲师组织聚会,目的就是想要更深入地研究圣经;后来又组织「爱圣经团契」(collegium philobiblicum),且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学生和巿民参加,后来还因为参加的人数太多,被在上的人取缔了!反对他的教授团还公开地宣告︰「我们的使命是要使学生更有学问,不是更敬虔。」有一位诗歌教授起来为这运动辩护,以一种赞叹的心尊称他们为「敬虔者」(pietist)。
后来施本尔促成了哈勒大学(Halle University)的创立,富朗开被邀请成为教授。他一边教书,一面作牧养的工作,还创立了许多机构,如孤儿院、圣经公会和收容寡妇的地方。富朗开成了组织敬虔运动的奇才,而哈勒大学则成为世界发布敬虔文学、差派敬虔宣教士及敬虔信仰的中心;影响所及,远至苏联、北欧、英国和北美洲大陆。
这股影响力覆盖的领域异常广阔,好些历史学家就用「敬虔主义」一词来代表整个运动,包括荷兰敬虔运动、清教主义(Puritan Theology973Puritan Theology)、韦斯利复兴(参韦斯利,J. Wesley1228Wesley, John)和大复兴。另有些人则把此名限囿于由施本尔、富朗开、本革尔(Bengel201Bengel, Johann Albrecht 本革尔)、亲岑多夫(Count von Zinzendorf, 1700~60)等人发起的运动。现在愈来愈多人亦把英国和美国基督教的敬虔言行包括在内。
虽然我们可以看敬虔运动的根是源自神秘主义(Mysticism823Mysticism)、重洗派(Anabaptism123Anabaptist Theology)以及荷兰的改革团体,而好些日后比较极端又具分离倾向的团体也加入这运动,敬虔主义的中心思想有时就不容易知道是什么,但我们仍然可以透过分析早期领袖的思想而得知。伯麦(Boehme226Boehme, Jacob)和亚尔诺得(Gottfried Arnold, 1666~1714)等人的思想可称为极端的敬虔主义。早期及近代批评者指出,敬虔主义者犯了主观的毛病,把人高置于神之上,又从人的经验和需要来定出宗教的标准,这样的个人主义容易叫信仰变质。不过敬虔主义则反驳说,路德提出了教义的改革,这种改革必须带来生命的改革,他们相信自己做的正是这种工作︰信仰必须在爱中活出来。他们强调,信经的内容必须接受圣经神学的试验,这种主张,加上他们较具民主意味的建议,难怪教会会感到她的权柄受到挑战。
无论怎样,敬虔主义者期望的,是改革教会,不是分裂教会。敬虔者强调要小心研读圣经,并且要研究原文的圣经,也要把圣经应用在属灵的领域上。这种主张虽然容易陷于私意释经的危险,却实在能叫人重新确认改教时期特别重视的圣经权威。从一开始,敬虔主义就要面对律法主义的陷阱;不过施本尔和富朗开由始至终都是信义会的,仍然坚持重生(Regeneration1000Regeneration)是因信称义(Justification670Justification)的一部分。与中世纪天主教强调功德(Merit785Merit)的做法不一样,他们强调使人成圣的恩典。有时敬虔主义的神学容易让感情乱发,不受控制,但对早期的领袖来说,人对圣灵的经验只是人获取启示,而不是代替启示的途径。
不管他们是怎样反对堕落世界中许多败坏的暗流,施本尔对启示录的解释却不是他世的(other worldly);他相信人若肯与神合作,改善人的生命,我们仍然可以期盼较好的生活。敬虔主义论到他世及苦修(Asceticism161Asceticism and Monasticism)的言论,必须本于富朗开对普世关怀的角度来解释。整体来说,施本尔和富朗开是努力在古板的教义和乱发的感情之间取其中庸,尝试平衡信心与行为、称义与成圣、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世界,并且借着爱邻舍、仇敌和神的创造,来履行他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 ↑ 基督教起源,新浪博客,2013-08-30
- ↑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学习啦,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