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文化大師們的尊師風範(尹文策)

​​ 文化大師們的尊師風範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文化大師們的尊師風範》中國當代作家尹文策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文化大師們的尊師風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教師奉獻精神的寫照。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教師節來臨之際,重溫文化大師的尊師風範,則會帶來更多有益的啟示

魯迅先生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直很尊敬。魯迅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魯迅在日本聽章太炎的課持續了一年之久,有一種被再啟蒙的感受。章太炎先生逝世後,魯迅抱病寫下了《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稱其為「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范」。接着又寫了《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此文沒有寫完,成了魯迅先生的絕筆。

季羨林先生在清華大學旁聽過歷史學家陳寅恪的「佛經翻譯文學」,從而種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種子。二戰結束後,陳寅恪得知季羨林準備回國的消息,看過他在德國出色的學業和研究成果之後,馬上主動把季羨林推薦給北大。陳寅恪先生在學術界聲望極高,一言九鼎。北大立即接受。1946年,時年35歲的季羨林入北大,一個星期由副教授,轉為正教授,併兼東方語言文學系系主任,從此再沒有離開北大。為了緬懷恩師,季羨林先後寫了《回憶陳寅恪先生》、《紀念陳寅恪先生》等文章,表示對陳先生的敬仰和懷念。季羨林無限深情地說:「如果沒有陳先生的影響,自己不會走上現在走的這條道路,也同樣進不了北大。」

汪曾祺先生在西南聯大讀書,不久沈從文就發現了汪的才華。沈從文曾經對人說過,汪曾祺的文章寫得比他自己的還要好。汪的「課堂習作」,沈從文給過120分。沈從文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好的文章,就推薦給報刊發表。汪曾祺說:「我在1946年以前寫的作品,幾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文革結束後,汪曾祺以《受戒》和《大淖記事》等揚名中外,由此確立了他在當代文壇上着名小說家的地位。沈從文逝世後,汪曾祺去送他最後一程:「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詳地躺着。我走近他身邊,看着他,久久不能離開。這樣一個人,就這樣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汪曾祺以《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為題寫了紀念恩師的文章。

魯迅先生曾說過,天才可貴,培養天才的泥土更可貴。在滄海桑田的日月變遷中,只有學會了尊師,才能獲得個人、民族、國家長久的發展空間。此時此刻,文化大師的尊師風範,值得每一個中華民族的子孫永遠銘記!

[1]

作者簡介

尹文策,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