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戲
文曲戲 |
中文名稱;文曲戲 所屬地區; 湖北 遺產編號;Ⅳ-12 申報日期;2007年 所屬地區: 湖北 · 黃岡 · 武穴市 文化遺產名稱:文曲戲 遺產編號:Ⅳ-12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單位:武穴市 遺產級別: 省 |
文曲戲又名調兒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起源於太白湖區,流行在鄂、皖、贛三省的毗鄰數縣,是在明代流傳下來的"俗曲"和民歌小調基礎上逐步形成起來的。[1]
目錄
概況
文曲戲源於鄂東武穴市和黃梅縣交界的太白湖區,流行於鄂、皖、贛三省毗鄰縣市。早在明朝萬曆十一年(1538年)《黃梅縣誌》就有"以文曲詠贊太白漁歌"的記載。太白湖區從明代到清代是民歌興盛之地。文曲戲很大程度是太白湖區藝人以"秧田歌"為基礎,吸收一些外來曲調,經過加工整理而成。廣濟、黃梅始稱調兒,南昌、九江叫做清音,宿松、安慶謂之兒家腔、文南詞,後於廣濟改稱為文曲。[2]
文曲戲是從坐唱演變發展而來的,聲腔有文詞、南詞、四板、秋江、平板五大正腔和80多種曲牌。曲牌小調清麗明快,流暢自如,極富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3]
起初,文曲戲為一人操琴伴奏,一人操板主唱,在很長時期內主要是由盲藝人和逃荒賣唱者傳播。
清末民初,文曲開始在年節觀燈時搭台演出。一般是在台上坐唱,後來受漢劇等戲曲形式的影響,坐唱中出現裝扮男女,分角演唱,即在敘事曲目中插入或為一生一旦,或為一丑一旦的片斷表演。演出《蘇文表借衣》、《宋江殺惜》、《點藥》等小戲。
上世紀30年代,文曲戲在廣濟得到較大發展,職業、半職業戲班達三四十個,各班都有10數人以上規模,還多次出現過廣濟、黃梅兩縣45位藝人聯袂登台,連演幾天"會戲"的盛況。
1937年,廣濟藝人程三愛大膽培養女演員,使文曲戲的聲腔更為豐富多彩,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到1950年代,職業、半職業戲班達到80多個。
解放後,文曲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1952年,廣濟縣人民政府文教科組織程三愛、干大毛、馮慈雲等「調兒戲」藝人參加「廣濟縣聯藝劇團」,程三愛任副團長。1960年廣濟縣成立文曲戲劇團。2009年,文曲戲申報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武穴隨之成立了湖北省文曲戲研究院。近十年來,武穴文曲戲研究院打造了《草鞋老太爺》《漁鼓聲聲》和《嬉蛙》三個原創新編大型文曲戲,並獲得湖北省「五個一工程獎」和「屈原文藝獎」。
總之,文曲戲經歷了走唱、高台椅坐、三角班、草台班和現代大舞台演出的過程,如今在全國地方戲曲界獨樹一幟。
起源發展
太白湖區是一個"十年九不收,大家賣唱信天游"的地方,鄉民百姓田間生產時要唱"秧歌",牧童放牛唱"山歌",逢年過節唱"燈歌",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唱"情歌"。明朝萬曆十一年(公元1604年)廣濟縣誌就記載有:漁舟千艇,朝暮歌聲不絕的"太白漁歌" 詠贊。這些漁歌小調漸漸以座唱的形式出現,後來藝人們將它配以蓮湘、花鼓演唱,年長月久,逐步又形成了"燈戲"中的一種藝術形式。特別是逢遇災年,鄉民們帶上胡琴、木梆等工具沿途賣唱求乞。他們南至九江、瑞昌、德安、武寧、修水、鄱陽、景德鎮等地,東至宿松、望江、懷寧一帶,西至蘄春、浠水、黃岡、大冶等縣,還有的跑到蕪湖和徐州。
藝人們在求乞生涯中,一面提高演唱技藝,豐富曲調,一面不斷壯大表演隊伍,少則四、五人,多則上十人,結成一班分工協作,你拉琴,我打鼓,他敲梆,分出角色進行演唱。經過不斷地錘練和發展,慢慢形成了幾種固定的唱腔,如:"文詞"、"秋江調"、"疊斷橋"、"鮮花調"等,基本上形成了文曲戲的雛形。
文曲戲的形成是在民國元年(1912年),由賣唱藝人王元林和閔金保共同組班,由盲藝人王瞎爾教唱,開始用化妝教唱的形式,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當為主,演一些家庭生活小戲,搬上了農村草台,此時的文曲戲只有文場伴奏,並無武場,比較單調,而當時的廣濟採茶戲有武場,並無文場且採茶戲顯高亢,十分熱鬧,二位藝人積極地橫向借鑑,也配以鑼鼓鐃鈸等,參與演出中,進行武場伴奏,戲味明顯提高,這樣,早期的文曲戲就形成了。1933年,閔金保重組戲班,發展到三十餘人,他們到江西的都昌、鄱陽、浮梁和安徽的宿松、安慶等地演出授藝。文曲戲愈傳愈廣、愈演愈烈,漸漸紮根於群眾之中。
1937年,鄭公塔童司牌程三愛組成文曲戲班,他一破文曲戲女角男扮之陳規,大膽培養了文曲戲第一代女演員,開創了文曲戲的新局面。他大膽改革唱腔,使文曲戲的聲腔,特別是女聲腔的進入,更為豐富多彩。每當女演員查愛香、蔣鳳翠等出場演出,觀眾無不拍手叫好,稱查愛香為"十萬三",稱蔣鳳翠為"八萬五",實指她們藝絕價高。故而程三愛的戲班馳名於鄂皖贛周邊地區。群眾對該劇種稱呼"文曲戲"、"調兒戲"。
1940年,境內文曲戲藝名漸著,其唱腔已形成體系,男女演員的同台演出使表演藝術更加豐富多彩,並且移植了一大批劇目。袁老十的文曲戲班中的於大毛是一名較出色的女演員,她嗓音清脆,扮相俊美,吐字清楚、唱腔圓潤,加上她天生聰慧,表演水平大超前人,一鳴驚人,群眾稱讚她是"文曲戲花魁",所演之處,觀眾讚譽不絕。藝人們的不斷求索和錘鍊總結,使文曲戲的聲腔體系日臻完善,演出程式和形式漸趨固定,極富地方特色。
文曲戲自形成以來,經過幾十年的錘磨和幾代演藝員的努力,直到八十年代,才真正達到輝煌時期。它的聲腔道白、音樂、表演形成一體,加上有了自己的完整意義上的劇本和一批超群出眾的演員,這才得真正以一個地方劇種面貌立足於民族的戲劇舞台。1983年,文曲戲以一地方劇種的身份和定義被載人《中國戲曲大詞典》中。
曲調組成
文曲戲的主腔、曲牌、小調,源於明、清時期的"俗曲",而此時基本上形成了戲曲的聲腔。文曲戲的聲腔由文詞、南詞、四板、秋江、平板五大正腔系統為主和八十多種曲牌小調組成。曲牌小調清秀明快,流暢自如,極富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
五大正腔
文曲戲常用的五大正腔,其中"文詞"、"平板"使用最廣泛,而"文詞"又是最富有特色的"當家腔"。"文詞"又名"江北文詞"其唱腔格式為七字句或十字句,文詞經過演變又分為小生文詞、正生文詞、旦角文詞、丑角文詞、花臉文詞等不同的唱法,還派生出一種"尺文詞";"南詞"又名"仙人調"多用於神話劇,它又派生出一種"還魂腔";"四板"多用於敘事、抒情,它包括有"哭四板";"秋江調"是上下兩個樂句的結構,穿插"數板"於其間,趣味特濃;"平板"是吸收了漢劇的"四平調",主用唱於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其餘的有曲牌小調如"鬧五更、九連環、孟姜女、疊斷橋,下江相思調、鮮花調、垂金扇"等八十餘種,在各劇中穿插應用,從而使文曲戲的聲樂、音樂骨肉連筋,充分顯示了武穴地方特色。
伴奏樂器
文曲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文詞高胡、二胡、琵琶三大件,另加笛子、三弦等其它樂器。高胡與二胡用正反定弦。(高胡定5-2弦、二胡定2-6弦)伴奏協調,風格獨特,悠揚悅耳。打擊樂以大鑼、小鑼、鈸為主,加之用梆、板、碰鈴等文武場結合,伴奏形成一體。
代表劇目
早期文曲戲的代表劇目,大戲有《王金龍嫖院》、《宋江殺惜》、《雲樓會》、《莊子試妻》、《翠屏山》等不多的幾本。小戲有《點藥》、《金蓮調叔》、《借衣》、《雙下山》、《追舟》等三十多曲,還有文詞坐唱和燈舞形式的演唱曲目,如《手扶欄杆》、《白牡丹》、《滿江紅》、《垂金扇》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