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
簡介
文翁 [1]年少好學,通曉《春秋》,擔任郡縣小官吏時已被考察提拔。於漢景帝後期,為蜀郡守,有善者之行, 仁愛並喜歡教導感化他人,見蜀地的民風野蠻落後,文翁決定在蜀地進行誘導教化,加以改進。選出張叔等十多個聰敏有才華郡縣小官吏,親自告誡勉勵,又把他們到京城,就學於太學中的博士,有的學習法規法令。減少郡守府中開支,購買蜀刀、蜀布等蜀地特產物品,委託考使送給太學中的博士。幾年後,這些蜀地青年都學成歸來,文翁讓他們擔任要職,按順序考察提拔,(他們中)有的成為了郡守刺史。 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興教育、舉賢能、修水利,政績卓著。為了紀念文翁,廬江縣建鄉賢祠(移建後易名忠義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啟後賢;舒城縣將原文沖小學改名為文翁小學,原楓香樹中學改名為文翁中學 。
文翁化蜀|文翁辦學的故事
古蜀文字 [2]
曾經,古蜀被認為是「蜀左言」、「不曉文字」之地。但其實古蜀人不但有自己的語言,也有自己的文字。後來秦滅蜀,蜀語和文字才隨着蜀國的消亡逐漸消失,而「言語頗與華同」。蜀人的文字就是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出土文物上的「巴蜀圖語」。由於這是不同於中原文字的獨立的古文字系統,至今也無法解讀,因此被稱為神秘的「天書」。
蜀學崛起
不過,這段中斷的文化只是蜀地文明的序曲。從融入華夏文明的那一天開始,巴蜀文化將註定譜寫不同凡響的篇章。一門帶有明顯地域文化特徵的學問將橫空出世,名震中華大地,傳承2000 餘年,至今仍綻放異彩。這門學問就叫「蜀學」。而「蜀學」的發端,將從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物開始。他的名字叫文翁。 文翁興學 文翁是西漢時期的蜀郡守。記得還有一個人曾經擔當過這個職務,那就是秦時的李冰。李冰在蜀郡守位上修築了著名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而文翁則在全國尚未對民眾開放官學的西漢,在成都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地方政府開辦的公立學校,大興教育。此舉使蜀地風氣大開,出現「學徒鱗萃,蜀學比於齊魯」的盛況,一躍成為全國科學文化先進地區之一。
公元前141 年,蜀郡守文翁在成都築成「石室精舍」,創建官學,天府田園從此書香瀰漫,琅琅讀書聲響徹巴蜀大地,故班固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圖為文翁像。 蜀郡守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千秋。 文翁興學的重要意義,一是開我國地方政府辦學之先河,此後官學在全國推行,大大推動了中國教育的發展。 二是在蜀地興起好學之風,這個風氣對後世影響極大。僅在漢代,蜀地就出現了「文章冠天下」的賦聖司馬相如、「漢代孔子」揚雄以及王褒、嚴君平四大家。漢以後至今更是人才輩出,數不勝數。故班固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三是推動了「 蜀學」的興起。中華文化歷史悠久,輝煌燦爛。蜀學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源遠流長、特色突出並具有全國影響的地域文化。蜀學肇起漢初,衍於晉唐,盛於兩宋,晚清復昌。文翁興學,是蜀學的發端;蜀學在漢代已與齊魯之學並駕齊驅,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流派之一。 "蜀地文風比於齊魯"。文翁功不可沒。 後世對文翁興學評價極高,將其與李冰治水的輝煌業績相提並論,合稱為「李冰治水,文翁化蜀」。李冰治水讓我們有了千年豐收的物質保證,而文翁興學,則讓我們以高水平的文化素養世代傳承。
視頻
舒城文翁故里宣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