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斑岩銅礦床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斑岩銅礦床

又稱;細脈浸染型銅礦床

定義;世界銅礦中最重要的礦床類型。

成因特徵;陸相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

斑岩銅礦床是指礦化在時間上、空間上與中性—酸性斑岩體有關,成因上與火山—侵入活動有一定內在聯繫,具有一定的蝕變和礦化分帶性,礦石呈細脈浸染狀的熱液礦床。[1]

目錄

特點

斑岩銅礦床的特點主要有:儲量大、品位低適於規模開採;與斑狀侵入體相關;網脈狀含角礫礦石;大規模的熱液蝕變;淺成富集。   礦床埋藏深度淺,適合於大規模、機械化的露天開採。礦石品位較低(Cu一般為0.4−1 %),但礦化分布均勻,礦石工藝性能穩定,可選性好。伴生有多種有用組份,除Cu、Mo、Au、W、Sn、Pb、Zn外,尚可綜合回收Ag、Re、Co、S、Se、Te等元素。 礦石的特徵為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次為斑銅礦、黝銅礦,伴生方鉛礦、閃鋅礦、磁鐵礦、磁黃鐵礦以及金、銀等礦物;非金屬礦物主要為石英,次為絹雲母、綠泥石、重晶石等;礦石構造以細脈浸染狀為主,由礦化中心向外依次為:浸染狀→細脈浸染狀→細脈狀、脈狀;礦體受侵入體和接觸面的形態產狀、裂隙構造等因素控制,主要有柱狀、筒狀、環狀、似層狀等。  

岩漿岩

在時間上、空間上和成因上均與斑狀結構的中酸性淺成−超淺成侵入體有關,如花崗閃長斑岩、石英二長斑岩、二長斑岩、石英斑岩、粗安斑岩、英安斑岩等,它們常與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紋岩等鈣鹼性系列噴出岩有聯繫。—含礦斑岩體的形態多為岩株、岩筒或岩鍾狀,礦化集中在斑岩體上部或頂部的內外接觸帶中,出露面積一般較小(多<1km2)。  

圍岩岩性

含礦斑岩體的圍岩岩性多樣,造成礦化類型的多樣性。緻密的硅鋁質岩石可作為岩體頂蓋的隔擋層,有利於礦液在岩體內部和接觸帶成礦;活潑的碳酸鹽岩易於交代形成品位較富的脈狀或似層狀礦體,或在接觸帶附近形成矽卡岩礦體。斑岩型礦床常與脈狀或矽卡岩礦床伴生。  

控岩控礦構造

含礦斑岩體和礦床受受區域性斷裂構造控制,尤其是兩組斷裂的交匯處。礦體受岩體和圍岩中的微裂隙控制(原生裂隙、層間裂隙、片理等);角礫岩體(筒)在一些斑岩型礦床中起重要控礦作用。  

圍岩蝕變及分帶

十分發育,範圍可達數百米至數千米,並具明顯的、規律的水平和垂直分帶,由岩體中心向外: 鉀化帶(potassiczone)→石英−絹雲母化帶(絹英岩化帶、似千枚岩化帶,phylliczone)→泥化帶(粘土化帶,argilliczone)→青磐岩化帶(prophyliticzone)。   礦化主要與鉀化帶和石英−絹雲母化帶關係密切。由鉀化帶→石英絹雲母化帶,硫化物總量增加,黃銅礦/黃鐵礦比值減小。圍岩蝕變的帶狀分布規律是斑岩型礦床的重要找礦標誌。  

大地構造背景

斑岩型礦床主要產於匯聚板塊的邊界,包括大洋板片俯衝產生的島弧和陸緣弧環境(濱太平洋帶),以及陸−陸碰撞造山(特提斯−喜馬拉雅帶,中亞−蒙古帶)環境。島弧環境主要環繞西太平洋廣泛分布(印尼、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等國);陸緣弧環境廣泛分布於太平洋東海岸,經典成礦省包括安第斯中部(智利、阿根廷、秘魯)和美國西部;碰撞造山環境主要分布於特提斯−喜馬拉雅帶(西起西班牙,經克羅地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亞美尼亞、伊朗、巴基斯坦,東到中國西藏和緬甸等地)和中亞−蒙古帶(西起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經中國新疆甘肅和內蒙,東到黑龍江)。  

礦產意義

銅礦化主要產在絹英岩化帶和鉀長石化帶。礦體主要產於侵入體的內外接觸帶中,礦體常受侵入體的形態和產狀以及環狀裂隙等所控制。銅礦化以細脈和浸染狀礦石為特徵。原生礦物主要為黃銅礦、黃鐵礦、斑銅礦和輝鉬礦等。礦石品位較低,一般為0.4—0.8% ,高者達 1% 以上,但次生富集帶中可達 1—2% 。伴生元素有金和鉬等,這類礦床已成為鉬的主要來源之一。  

參考來源

在阿拉斯加探索世界最豐富的銅礦床 -Trilogy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