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斑胸濱鷸

中文學名: 斑胸濱鷸
拉丁學名:Calidris melanoto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鴴形目
科:鷸科
屬:濱鷸屬
種: 斑胸濱鷸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Vieillot, 1819
英文名稱: Pectoral Sandpiper

斑胸濱鷸[1](學名:Calidris melanotos)小中型涉禽;體長23厘米,翼展37-45厘米,體重126克。嘴形直,有時微向上或向下彎曲;鼻溝長度遠超過上嘴的1/2;羽色暗淡,雌雄羽色及大小大都相同;跗蹠後側具盾狀鱗,前緣亦具盾狀鱗;趾不具瓣蹼。體羽多具褐色雜斑,腿黃,嘴具兩色並略為下彎,胸部縱紋密布並突然中止於白色腹部。白色眉紋模糊,頂冠近褐。繁殖期雄鳥胸部偏黑。棲息于海岸、沼澤、河川等地。飛翔力強,飛行時頸與腳均伸直。取食甲殼動物、昆蟲和植物。棲於沿海灘涂及近海的稻田和魚塘。通常與其他濱鷸及鷸類混群。潮落時跑至泥里翻找食物。休息時單腳站在沙坑,飛行迅速,成密集群。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北部楚利奇半島和北美洲北部北極地帶。越冬於南美洲、美國東西海岸、夏威夷群島、澳大利亞、太平洋中島嶼,偶爾到日本。

目錄

外形特徵

斑胸濱鷸夏季頭頂褐色。具暗栗色和淡橄欖色縱紋,眉紋白色,但不明顯。眼先和耳羽褐色。翕、肩、三級飛羽黑褐色,具栗色、淡褐色或皮黃褐色羽緣。有時在翕側形成兩條縱紋;翅上覆羽灰褐色,具淡色羽緣。飛羽黑色,次級飛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形成窄的白色翅後緣。大覆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形成翅上窄的白色翼帶。腰和尾上覆羽中央黑色,兩側白色。中央尾羽黑色,兩側尾羽暗灰褐色。外側三對尾羽等長,且尖端較圓。下體白色。雄鳥頸和胸黑褐色,具白色斑點,雌鳥頸和胸皮黃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縱紋。腹白色,與有斑紋的胸截然分開。兩脅微具縱紋。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微綴灰色。

冬羽和夏羽基本相似,但體色較淺淡,上體棕栗色消失,主要為黑褐色和淡褐色,具皮黃褐色和白色羽緣。頭頂黑褐色或褐色。具淡色縱紋或羽緣;眉紋白色,下體白色,前頸和胸暗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縱紋,腹白色,與有斑紋的胸截然分開。

幼鳥和夏羽相似。但頭頂和上體有更多亮栗色、白色,和皮黃色羽緣。在翕和肩部、白色羽緣形成明顯的V形斑。眉紋白色,眼前較顯著。有時分裂成雙眉。前頸和胸皮黃色,具顯著的褐色縱紋;腹白色,與有斑紋的胸明顯分開。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基部淡黃褐色或綠褐色。腳暗綠色、褐色或黃色。飛行時腳趾不超過尾尖。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81克,雌性64.5克;體長190-243毫米,嘴峰24-32毫米;翅135-150毫米,尾46-62毫米,跗蹠24-31毫米[2]

生活習性

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喜歡在沼澤和溪邊的草地和爛泥地上活動和覓食。遇驚動時,常快速飛走,並發出高聲鳴叫。有時也蹲伏在地上不動,直至危險臨近,才突然飛出。叫聲低沉而清晰,為渾厚低沉的churk或trrit聲。主要以各種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蜘蛛、蛞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種子。

棲身環境

繁殖期主要犧息於北極凍原。常在沼澤和湖泊岸邊草地上活動。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沿海和內陸河流與湖泊岸邊以及附近沼澤和草地上。有時也出現於河口、海灣和海岸地帶。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6-7月。繁殖於北極凍原地帶。到達繁殖地後立刻開始求偶鳴叫,或是在空中求偶飛行,或是棲於地上或水邊淺灘上,常成天長時間的鳴叫不息,鳴聲似「杜、杜、杜」聲。鳴叫時有時還伴隨着翅膀的煽動,同時頸也膨大。有時雄鳥還在地上圍繞雌鳥奔跑。雄鳥常和多個雌鳥交配。雌鳥也常跑到其他雄鳥領地與別的雄鳥交配。交配系統較為混亂。通常營巢於苔原沼澤邊緣地帶乾燥地上或沼澤中的土丘上。巢多置於草叢或灌木下,藉助於草叢和灌木的隱蔽,一般難於發現;巢較簡陋,通常由雌鳥在地上挖掘一小圓坑,內再墊以枯草、苔蘚和柳葉。每窩產卵4枚。卵的顏色為淡灰綠色或皮黃綠色和淡黃色,被有褐色或黃褐色斑。卵的大小為31-39×24-27毫米。雌鳥孵卵,孵化期21-23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行走。大約21天左右即能飛翔。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繁殖於俄羅斯極地、西伯利亞及北美洲;越冬於南美洲、澳大利亞及新西蘭。

分布狀況:罕見過境鳥。1986年在香港第一次記錄到。自此偶爾有鳥經過。有可能為定期過境鳥但被忽視。在河北北戴河、東南部及台灣均有一次記錄[3]

亞種分化

單一特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雄性斑胸濱鷸通過犧牲睡眠尋找伴侶

有時候,通宵達旦地「開夜車」也是值得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雄性的鷸科鳥即斑胸濱鷸,正是通過犧牲睡眠,才得以勝過那些睡覺的競爭對手,從而尋找到伴侶。

為了這個發現,科學家們從一群生活於北極冰原的斑胸濱鷸中,抓住了幾乎所有的雄性和一些雌性斑胸濱鷸。他們在這些鳥兒的身上安裝了大腦活動監測器,以追蹤它們的睡眠,同時裝上了類似於GPS的標籤,用來追蹤它們和多少只不同的雌性斑胸濱鷸進行了交配。在為期三周的繁殖期里,雄性斑胸濱鷸有55%到95%的時間保持着清醒狀態。那些打瞌睡最少的鳥兒表現出了更多的求偶展示,例如為雌性斑胸濱鷸跳舞。同時,它們生殖後代的可能性也更大。那些幾乎不眠的雄性斑胸濱鷸,至少會生育八個斑胸濱鷸寶寶,而那些多達55%的時間都在睡覺的斑胸濱鷸,幸運的話,會生育有一個孩子。8月10日,該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上在線報道了此發現[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