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斑腿泛樹蛙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名:斑腿泛樹蛙

拉丁學名: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別 名:斑腿樹蛙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兩棲綱

亞 綱:滑體亞綱

目:無尾目

亞 目:參差型亞目

科:樹蛙科

屬:泛樹蛙屬

種:斑腿泛樹蛙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Hallowell,1860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英文名稱:Spot-legged Treefrog

斑腿泛樹蛙(學名:Polypedates megacephalus)是樹蛙科泛樹蛙屬的兩棲動物。體扁而窄長;吻長,吻棱明顯;鼓膜明顯;犁骨齒強;舌後端缺刻深。前肢細長;指間無蹼。後肢細長;趾間約具半蹼;內蹠突扁平,外蹠突甚小。皮膚平滑,背面有很小的痣粒。生活時體色常隨棲息環境而改變,一般背面為淺棕色,在光強而乾燥的環境下呈淺粉棕色或淺黃棕色,在黑暗處即變為深棕色,上面有黑褐色或黑色斑紋。腹面乳白色;咽喉部常有深色斑點。 生活於海拔80–2200米的丘陵和山區,常棲息在稻田、草叢或泥窩內,或在田埂石縫以及附近的灌木、草叢中。 傍晚發出「啪(pa)、啪、啪」的鳴叫聲。行動較緩,跳躍力不強。捕食蜚蠊、蝗蟲、象?等多種害蟲,也捕食螳螂、蜘蛛、蚯蚓、蝦和螺類等無脊椎動物。分布於中國、印度,越南可能也有分布;在中國,廣泛分布於秦嶺以南各省(區)。 [1]

目錄

斑腿泛樹蛙動物學史

較長時期以來,斑腿泛樹蛙在中國的標本被定名為Rhacophorus leucomystax或Polypedates leucomystax。Matsui等(1986)將中國台灣等地居群與加里曼丹居群做了比較,結果證明以上兩個居群在形態、鳴聲和染色體組型上都不相同,故認為中國內地和台灣的居群不同於Polypedates leucomystax,中國居群的分類有待進一步研究;

同時,建議中國居群的種名先用Polpedates megacephalus Hallowell 模式標本產地:香港)。費梁等根據研究,恢復泛樹蛙屬(Polypedates)為有效屬,並採用斑腿泛樹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這一學名。

斑腿泛樹蛙形態特徵

成體 斑腿泛樹蛙 體扁而窄長,雄蛙體長45毫米,雌蛙體長61毫米左右。頭長、寬幾乎相等或長大於寬;吻長,吻端鈍尖或鈍圓,突出於下唇,呈傾斜狀;吻棱明顯,頰面內陷;鼻孔近吻端,鼻間距小於眼間距,上眼瞼寬為眼間距的2/3;鼓膜明顯,為眼徑的1/2-2/3;犁骨齒強,由內鼻孔前內角向內側中線斜伸至內鼻孔后角,左、右間距約與內鼻孔寬度同;舌後端缺刻深。

前肢細長,前臂及手長超過體長之半;指長順序為3、4、2、1;指端均有吸盤其腹面有馬蹄形邊緣溝,第一指吸盤小,第三指吸盤小於鼓膜;指間無蹼,指側均有緣膜,第四指緣膜延至掌部;關節下瘤均很發達,有成行或單枚指基下瘤;掌突3個,不甚明顯。後肢細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與鼻孔之間,左、右跟部重疊,脛長約為體長之半,足短於脛;趾吸盤略小於指吸盤,指、趾吸盤背面可見到「Y」形跡;第三趾略短於第五趾;趾間約具半蹼,外側3趾間蹼達第二關節下瘤,內側2趾蹠達第一關節下瘤以緣膜達趾端;外側蹠間蹼不甚發達;關節下瘤很發達,一般外側2趾的趾基下瘤明顯;內蹠突扁平,外蹠突甚小。

皮膚平滑,背面有很小的痣粒;顳褶平直而長,達肩上方;一般頭頂皮膚不緊貼頭骨。腹面有扁平疣,咽胸部的較小,腹部的大而稠密。

生活時體色常隨棲息環境而改變,一般背面為淺棕色,在光強而乾燥的環境下呈淺粉棕色或淺黃棕色,在黑暗處即變為深棕色,上面有黑褐色或黑色斑紋,其形狀變異大,有的個體有4條或6條深色縱紋、有的前背部有「X」形斑或僅有不規則的點狀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或暗綠色橫紋或呈斑點狀;肛部至股後方有黃色、紫色、棕色及乳白色交織成的網狀斑。腹面乳白色,個別標本有黑點;咽喉部常有深色斑點。

第二性徵 雄蛙體較小;第一、第二指基部內側背面有乳白色婚墊,有時第三指上也有不甚明顯之婚墊;雄蛙有一對咽下內聲囊;雄性線明顯。

卵 卵泡及卵粒白色,卵徑1.9毫米左右。

蝌蚪 體形笨重,尾鰭高而薄,尾肌後半段明顯薄弱,尾末端細尖。蝌蚪體色因環境而異,生活在清水盪內的體形較小,背面為綠黃色,在食料豐富的水池內者體形較大,背面為橄欖綠色,體側綠黃色;腹面均為乳白色;尾部黑棕色斑點頗多,尾後半段色較深,有很小而均勻的黑斑點,一般能與前半段能截然區別出來。第33-36期的蝌蚪,其後肢芽5毫米左右,頭體長13毫米,尾長24毫米左右。頭部及背面平扁,眼位於頭兩極側,眼間距很寬,虹彩棕黑色;鼻孔近吻端;出水孔大,位於體左側下方,無游離管,不易看清孔口;肛孔位於下尾鰭基部右側。唇齒式一般為Ⅰ∶3+3/+1∶Ⅱ;上唇緣無唇乳突,口角和下唇乳突一般為一排,交錯排列,乳突在下唇中央不連續,乳突上一般有色素;角質頜適中。

變態期蝌蚪,當後肢長20毫米左右時,體長15.5毫米,尾長32毫米,透過皮膚可見到前肢,口部無變化;當前肢剛伸出時,體尾長度與上述相同,唇齒及角質頜消失,僅有殘存的唇乳突,舌出現,背面斑紋顯現。

斑腿泛樹蛙生活習性

該蛙生活於海拔80–2200米的丘陵和山區,常棲息在稻田、草叢或泥窩內,或在田埂石縫以及附近的灌木、草叢中。 傍晚發出「啪(pa)、啪、啪」的鳴叫聲。行動較緩,跳躍力不強。該蛙捕食蜚蠊、蝗蟲、象?、金龜子、水龜蟲、大葉蟬、蝽象、蚜蟲、蛀蟲、沫蟬等多種害蟲,也捕食螳螂、蜘蛛、蚯蚓、蝦和螺類等無脊椎動物。 [5-6]

斑腿泛樹蛙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中國、印度;越南可能也有分布。

中國分布:廣泛分布於秦嶺以南各省(區),如甘肅(南部的文縣、康縣)、陝西(寧強)、西藏(墨脫)、四川(平武、南江、南充、安縣、彭縣、都江堰市、茂縣、樂山、峨眉、洪雅、天全、寶興、滎經、雷波、屏山、筠連、興文、合江、古藺等縣)、重慶(巫山、南川、秀山等)、雲南(河口、景東、騰衝、盈江、隴川、永德、滄源、孟連、景洪及勐養、綠春、勐臘、屏邊、雙柏、新平、維西、龍陵、福貢縣等)、貴州(畢節、綏陽、印江、江口、松桃、荔波、羅甸、望謨、榕江、雷山、惠水、安龍、金沙、貴定等)、湖北(利川以及東南部的通山)、河南(商城)、安徽(歉縣、祁門、黃山、青陽與石台之間的九華山、霍山和岳西地區的大別山區等)、江蘇(蘇州、宜興)、上海、浙江(杭州、龍泉、慶元、開化、江山、天台、樂清、麗水、縉雲、雲和、遂昌、松陽、臨安、湖州、德清、鎮海、東陽、盤安、大門島、洞頭山島等)、江西(西北部、中部和南部山區)、湖南(長沙、衡陽、桑植、大庸、宜章、沅陵、城步、新寧、江永、平江、炎陵)、福建(建安、永泰、武夷山、德化、福州、南平、順昌、邵武、長汀、詔安等)、台灣、廣東、香港、澳門、海南(文昌、瓊中五指山、陵水吊羅山、瞻州、白沙、樂東縣尖峰嶺、萬寧、三亞、崖縣、屯昌等)、廣西(金秀大瑤山、憑祥、龍州、龍勝、南寧、貴港市的龍山、都安、武宣、宜山、藤縣、桂平、興安、資源、桂林、鐘山、蒙山、玉林、德保、那坡、浦北縣六萬大山、容縣大容山、東興、田林岑王老山、上思十萬大山、武鳴等)。

斑腿泛樹蛙繁殖方式

斑腿泛樹蛙 在中國的產卵季節因地而異,海南島在4-9月,杭州在4-7月,福建在3-4月,四川在4月底至8月中旬均可見到卵泡。

產卵時,雌蛙先以左、右踏足部將排出之膠質攪拌成泡沫,隨後產出卵和雄蛙的排出精液也被攪拌在白泡沫中,這種動作是多次進行的;產卵活動全部完成後,卵群外形成白色的卵泡;隨後表面部分逐漸變為米黃色。

卵泡的黏性頗強,常粘貼在水坑、稻田的土壁上或舊糞坑的坑壁上;還有將卵泡產在稻秧上或水邊草叢或灌木上的;有的卵泡漂浮於水面上;甚至較高的樹枝葉片上或竹葉上都可發現卵泡。據陳壁輝主編(1991)記載,安徽的雌蛙,5月中旬卵巢內有卵2140粒,乳白色;在安徽南部該蛙在5一7月產卵。

黃美華等主編(1990)記載該蛙產卵250粒。李鵲鳴和王菊鳳(1995)記載,該蛙為多次產卵類型,一次產卵273粒。楊大同主編(1991)記載該蛙卵泡內有卵301-460粒。胚胎髮育後期,卵泡的膠質物逐漸液化,直到孵化期整個或部分卵泡墜入水內,泡沫狀的殘留部分即行消失;墜入水塘內的小蝌蚪可立即在水中遊動。

1998年6月中旬,葉昌媛將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的斑腿泛樹蛙剛產的卵泡1個,採回在成都孵化,在常溫下7天左右孵化完畢,其孵化率100%;初孵出的小蝌蚪以卵泡為食,直至其全長15毫米左右時已將泡沫吃完,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於8月中旬蝌蚪陸續變成幼蛙,從卵至變態為幼蛙約經60天左右。

斑腿泛樹蛙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無危(LC)。

參考來源

  1. 斑腿泛樹蛙,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