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鹑
斑鹑 |
中文学名:斑鹑属 拉丁学名:Philortyx fascia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鸡形目 科:齿鹑科 属:斑鹑属 种:斑鹑 命名者及年代:Gould, 1846 英文名称:Banded Quail |
斑鹑(学名:Philortyx fasciatus):体长18-21·5厘米,体重115-160克。头顶有一簇耸立的黑色羽冠,整体灰棕色至灰色,胸部和腹部有白色与黑色形成的斑纹,翅膀棕色,有黑色斑纹和白色细纹。虹膜黑色,腿脚粉红色。 栖息于干旱和半干旱的热带雨林灌丛地区,毗邻农田和长满了杂草的牧场。通常在集大约十几只的小群活动。主要是山蚂蝗属的虫子和植物的种子为食。繁殖期在8-9月,平均每窝产5枚卵。分布于墨西哥。 [1]
目录
斑鹑形态特征
斑鹑体长18-21·5厘米,体重115-160克,雄鸟平均为130克,雌鸟为126克。头顶有一簇耸立的黑色羽冠,整体灰棕色至灰色,胸部和腹部有白色与黑色形成的斑纹,翅膀棕色,有黑色斑纹和白色细纹。虹膜黑色,腿脚粉红色。
斑鹑生活习性
栖息于干旱和半干旱的热带雨林灌丛地区,毗邻农田和长满了杂草的牧场。通常在集大约十几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能看到多30只的较大群体,是一种地面栖息的鸟类。当遇到惊吓时会惊慌失措的四处跑散,这可能会使潜在的捕食者。
主要是山蚂蝗属的虫子和猪屎豆属的种子为食,也吃向日葵、蓟、玉米粒、巴豆和种植植物的种子。繁殖期在8-9月,为一夫一妻制,平均每窝产5枚卵。人工圈养时在屋顶用草制成的巢,孵化期25天。
斑鹑分布范围
分布于墨西哥。
斑鹑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