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斷頭龍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斷頭龍

起源於;民間傳說

年代;唐朝貞觀年間

背景;連年大旱

斷頭龍》起源於民間傳說。據傳,唐朝貞觀年間,連年大旱,龍王為了拯救凡間百姓受旱之苦,違背上天玉帝意旨連降大雨而被斬,身首分離。黎民百姓為感龍王救命之恩,製作「斷頭龍」,在春節期間沿街迎舞,以示紀念。與其他龍舞相比,《斷頭龍》的最大特色是龍頭龍身分開,整條龍由龍珠、龍頭及七節龍身組成。龍頭和龍珠可單獨表演出一套套高難度的技巧動作。龍身每換一個陣圖,龍頭和龍珠就舞出一個套路。龍頭、龍珠、龍節中可點燃紅燭,夜間起舞時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整套龍舞翻滾靈動,變化多端,形態壯美。近百年來,特色民舞《斷頭龍》在蘭谿市水亭鄉一帶流傳,在創新中發展,形成了「雙元寶」、「金瓜棚」、「八仙跌」、等20多個表演套路,並由「單龍」變成「雙龍」,更加好看。[1]

目錄

相關傳說

唐代貞觀年間,浙江連年大旱,禾苗枯焦,百姓紛紛求告涇河龍王。龍王動了惻隱之心,立即奔赴天庭奏請玉皇大帝,讓玉皇大帝准他降雨。玉皇大帝下了一道旨令:「城內降雨七分,城外降雨三分」。

龍王領旨以後心想,城裡降雨七分就要鬧水災,城外降雨三分又無濟於事,何不來一個倒三七降雨呢!於是龍王在城裡降了三分雨,在城外降了七分雨,城裡城外的百姓都得到了好處。玉皇大帝知道以後,卻是大發雷霆,怒斥龍王違抗天旨,對龍王處以斬刑。

百姓為了報答龍王的恩德,各村各莊都扎制了龍頭,供奉在廟堂里或在廳堂上,焚香禮拜。每到春節和元宵,村民扛着龍頭和龍身,沿村沿莊遨遊,對龍王寄託哀思。由於龍頭被斬了,所以龍頭、龍身就分開來舞,被叫做「斷頭龍」。

舞蹈特點

斷頭龍是民間舞蹈中的男子群舞,整條龍由龍頭、龍珠和七節龍身組成。七節龍身間,每節相隔七尺。龍長共50尺。龍頭一人,龍珠一人,龍身七節,每節一人,共九人。

斷頭龍不同於一般布龍,它的明顯特點是,龍頭與龍身分開。七節龍身與布龍相似,以龍肚布相連。龍頭是單獨的,在龍頭頸後披一塊寬一尺長兩尺的紅布。表演時,龍身隨龍頭龍珠走出各種隊形,隨後龍身擺出各種圖陣作陪襯。龍珠或龍頭可單獨表演出一套又一套的動作。龍身每換一個圖陣,龍頭與龍珠就舞出一套架式。當珠頭為首,龍節跟上一起表演時,整條龍又似自然連接。當龍身構成圖陣,龍頭龍珠單獨表演時,頭身又自然分開。龍頭龍珠的表演不受修長龐大的身軀牽制。整個舞蹈顯得靈活自如,變化多端。表演動作乾淨利落,敏捷輕快。現場氣氛熱烈,場面壯觀,令人目不暇接。

斷頭龍表演全程模仿龍的動作和形態,氣勢磅礴,給人以威懾。還因其身首分離,在道具運用上增添了靈活性,動作設計上具備了獨創性,營造出一種形斷而神不斷的美感。加之融入了斷頭龍的逸聞傳說,在內容上富有戲劇色彩,有了一種心理層面上的厚重感,帶給觀眾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

斷頭龍演出,有一套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活動時間一般集中在正月,正月初即開始挨家逐戶地舞龍,直到農曆二十前結束,具有比較典型的地域節慶文化特色。村子裡群眾自發組織了龍燈會,演出前一天由龍燈會派人發紅帖至各戶,紅帖上寫着「青龍吉慶」、「恭賀新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等吉祥詞句。第二天就由發帖人和另一人手擎「荷龍里青龍吉慶」字樣的燈籠,並提裝有佛香、臘腸、鞭炮等物的籃子,另提一隻接受舞龍者饋贈品而準備的禮品籃,饋贈品一般有香煙、糕點、雞蛋,以及「利市包」等,率領舞龍隊至各村各戶演出。

斷頭龍舞

「斷頭龍」是流傳於水亭畲族鄉的民間龍舞,僅套路就有「雙元寶」、「金瓜棚」、「八仙跌」等20多套;「糧食砌」是以五穀雜糧、天然蜂蠟、松香等為材料,用作供品,以祈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諸葛後裔祭祀」是三國蜀相諸葛亮的子孫為紀念先祖諸葛亮,每年舉行的隆重祭祀儀式,定型於明嘉靖年間;「黃大仙傳說」是出生在雲山街道黃湓村的黃初平得道成仙、叱石成羊、苦練修道、為民除惡等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故事。

保護傳承

斷頭龍

作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間舞蹈在水亭畲族鄉得到很好的傳承發展,形成了「雙元寶」、「金瓜棚」、「八仙跌」等由20多個動作組成的套路,由最初的「單龍」演化成「雙龍」,服飾道具也有很大的改進。蘭溪斷頭龍活躍在各地民俗民間活動中。

斷頭龍從最初為紀念解救百姓被斬首的老龍王開始,發展到後來的祈雨祈福,成了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項活動,同時傳達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一種為民犧牲的崇高品質。

蘭溪斷頭龍於2008年入選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有王國龍王柏成兩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水亭畲族鄉柏園學校在2012年評為第二批省級非遺教學傳承基地。

相關視頻

國家級非遺 斷頭龍(18年婺風遺韻-蘭溪)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