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尼亞
斯堪尼亞(SCANIA)是瑞典的貨車及巴士製造廠商之一,於1891年在瑞典南部的馬爾默成立。斯堪尼亞的產品銷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領先的重型卡車和巴士製造商之一,並憑藉技術領先的模塊化系統成為了商用汽車行業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
斯堪尼亞 |
中文名稱:斯堪尼亞 外文名稱:Scania 公司類型: 外商獨資 總部地點:瑞典馬爾默 成立時間:1891年 |
目錄
發展歷史
初創
最初是1891年在南泰利耶成立的一家製造火車車廂的工廠,公司名稱為Vabis。
VABIS公司在創始初期,主要生產火車車廂。其後幾年,隨着英國和法國等國產品的更新換代,一種用發動機驅動的車輛越來越受到歡迎。
1897年,VABIS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輛機動車,這亦是斯堪尼亞公司乃至整個瑞典出產的第一輛汽車。第一輛卡車的誕生則是在五年之後的1902年,1909年VABIS推出的一款20馬力的3噸卡車還一舉奪得了1909年瑞典皇家汽車俱樂部國際卡車競賽的金獎。
1910年11月,為了更好的提升產品品質,增加競爭優勢,在馬爾默公司的執行董事佩·阿爾佛雷德·諾德曼的極力促成下,位於馬爾默的Maskinfabriksaktiebolaget Scania公司和VABIS公司合併成立了斯堪尼亞-VABIS公司。1911年,新合併的公司迅速推出了第一輛城市巴士——Nordmark巴士,該產品為兩家公司精誠合作的結晶,其底盤由馬爾默的斯堪尼亞工廠製造,而發動機和車身則來自於南泰利耶的VABIS車間。
在1912到1916年間,受到亨利·福特在美國獲得巨大成功的鼓舞,以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承運商開始放棄馬車而轉向機械車輛的大趨勢的影響,包括公司每年都在增長的股息,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促使斯堪尼亞-VABIS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隨着公司對馬爾默的工廠進行擴建並在南泰利耶工廠建起了自己的鑄造和鍛造生產線,以及對電動設備的開發與製造,斯堪尼亞-VABIS躋身歐洲領先的標準輕型卡車製造商行列。
其後,發動機的設計製造則是促成斯堪尼亞-VABIS能夠在1920年卡車市場中獲得成功的關鍵。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斯堪尼亞-VABIS公司對除北歐國家之外的出口陷於停頓。雖然車輛出口受挫,但瑞典軍方卻出乎意料的下發了大量訂單。結果,出口的不足被這突如其來的訂單大大抵銷。
二十世紀
二十世紀的斯堪尼亞公司被公認為瑞典工業界的「睡美人」。因為當時工匠們在類似於傳統式農村作坊的車間裡進行生產,但是他們擁有良好的技術,競爭優勢明顯。真正柳暗花明的轉折出現在1927年,斯堪尼亞-VABIS在原有發動機的基礎上推出了一款功率可達100馬力的六缸發動機,與此同時,卡車的設計也日趨成熟。過時的鏈條傳動被傳動軸和裝有滾動軸承的車輪所取代。
1929年,斯堪尼亞-VABIS的總設計師奧古斯特·尼爾森在美國出差時受到「平頭巴士」的啟發,3年之後,斯堪尼亞-VABIS推出了第一款「平頭巴士」。憑藉着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質量,斯堪尼亞-VABIS已經能夠更加從容的應對各種苛刻的使用環境。即使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斯堪尼亞-VABIS巴士依然保持着奇蹟般平穩的市場需求。當失業率越來越高的時候,斯堪尼亞-VABIS的工人不但能保住工作,甚至偶爾還要加班,他們成為20世紀30年代瑞典機械製造業工人心中的偶像,被人們稱為「VABIS精英旅」。
正是斯堪尼亞汽車和發動機的非凡質量,在二十世紀真正促進了公司的成長。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一輛1928年製造的斯堪尼亞卡車由於湖面浮冰開裂而沉入湖底。半個世紀之後,一個當地老爺車協會將卡車打撈上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卡車的發動機、底盤和車體均處於良好狀態,卡車隨即被修復,重新駛上了公路。從這件事也足以看出斯堪尼亞當時過硬的產品質量。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一些挑剔的客戶也推動了斯堪尼亞公司的向前發展。這部分客戶為數不多,但卻很難使之滿意——例如郵政局和公路局。他們對標準化的車輛並不滿意,而需要具有獨特性能的車輛。於是,斯堪尼亞公司的工程師們往往與其客戶並肩工作。嚴苛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斯堪尼亞卓絕不群的製造工藝。這在之後的二次大戰中體現的尤為突出。
20世紀40年代,斯堪尼亞-VABIS逐漸由一家以熟練技工為主的製造公司發展成為高效的現代工業企業。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斯堪尼亞-VABIS公司幾乎完全變成了一家軍工企業。公司負責為瑞典軍方供應汽車,其中也包括軍用特種車輛——坦克、裝甲人員運輸車和四輪驅動越野載重卡車等。在軍用車輛上,公司首次採用4缸、6缸和8缸發動機。這些發動機的設計奠定了斯堪尼亞模塊化設計理念和高度組件標準化的基礎。
1943年底,斯堪尼亞-VABIS開始為和平時期生產做準備,並轉向現代化大規模生產。公司準備開發新的卡車車身系統並設計新的巴士,同時質量也日益提高,兩年內,每輛卡車的平均客戶投訴量從9起降至1起。至此,公司已經做好走向世界並擴大生產的準備。
20世紀60年代是瑞典國內卡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時期,同時也是斯堪尼亞-VABIS的擴張階段。瑞典對於卡車尺寸,重量等參數的政策比較寬鬆。這也鼓勵了生產商為了滿足更重的運輸任務開發功率更大的發動機,強度更高的底盤及重型傳動系統。這正是斯堪尼亞公司當時在歐洲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斯堪尼亞-VABIS於1954年推出Regent卡車。很快,Regent就成為卡車領域的旗艦車型並保持這一稱號多年之久。在更新並擴大瑞典重型運輸公司的車隊規模方面,成為同行業中與沃爾沃實力相當的市場競爭對手。
到50年代末,斯堪尼亞-VABIS在瑞典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0%-50%。在最重量級的卡車領域,其市場份額一度曾超過70%。然而更為迅猛的是當時急劇增長的對外出口。 經過數年的發展,斯堪尼亞-VABIS在瑞典及海外增設了多個生產基地。荷蘭人阿德里安?比爾斯成為瑞典之外第一個斯堪尼亞卡車的經銷商。他在質量和服務方面的高標準為斯堪尼亞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樹立了典範。
1956年,斯堪尼亞公司進入巴西,並在瑞典之外開設了首家生產廠。在巴西的成功運營為斯堪尼亞公司通往國際市場開闢了道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位於荷蘭Zwolle市的生產廠成為斯堪尼亞公司進入歐洲共同體市場的大門。斯堪尼亞公司的卡車和巴士迅速進入全球市場 - 從白雪皚皚的挪威山峰到烈日炎炎的非洲沙漠,都有斯堪尼亞卡車的蹤跡。這種極富前瞻性的發展策略為斯堪尼亞在20世紀70年代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20世紀70年代,斯堪尼亞-VABIS憑藉其渦輪增壓14升350馬力的V8發動機一枝獨秀,使斯堪尼亞在長途運輸領域牢牢站住了腳跟,成為一家在整個歐洲擁有一個密集的維修網絡的公司。由於有了斯堪尼亞的大功率發動機,短短几年時間內其銷售額就在諸如德國和法國的主要大陸市場中急劇攀升。
斯堪尼亞的模塊化思想實際上早在20世紀20年代便初露端倪,以「獨創性的設計即是最簡單的設計」為出發點,在此後的半個世紀中,斯堪尼亞不斷嘗試如何使用儘可能少的標準零部件組合成更多類型與尺寸的卡車和巴士。60年代,斯堪尼亞順利實現了發動機和傳動系的模塊化生產,而從80年代初面世的斯堪尼亞2系列開始,斯堪尼亞的模塊化思想和成熟的生產系統則被充分應用於所有重型卡車和大型巴士的研發與製造。
1987-1988年,斯堪尼亞推出了3系卡車並於1989年贏得「年度最佳卡車」獎。在3系卡車中,斯堪尼亞進一步完善了其模塊化的設計理念和生產體系。憑藉着模塊化組合系統的成功應用,斯堪尼亞公司做到了按照客戶要求生產「量身定製」的卡車,率先將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宗旨引入客戶服務。
20世紀90年代,隨着斯堪尼亞模塊化生產系統的成熟,生產和製造系統的全球化合作得以成為現實。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法國分廠、波蘭分廠、墨西哥分廠陸續成立,加上此前創建的巴西分廠、荷蘭分廠和阿根廷分廠,斯堪尼亞的全球生產格局得以基本確立。
二十一世紀
進入21世紀,斯堪尼亞繼續鞏固與強化自身在全球商用汽車市場的領跑地位。2004年,斯堪尼亞面向歐洲市場推出了榮獲2005年「年度卡車大獎」的R系列重型卡車,該系列產品在着眼於前沿技術應用和提高車輛運營經濟性的同時,亦十分重視對駕駛員駕乘環境的改善——這也是斯堪尼亞「關注駕駛員」理念中的應有之義。 2009年,在全球商用汽車行業因經濟危機而陷入低迷之際,斯堪尼亞推出了在R系列基礎上全面升級的全新R系列產品,不僅為整個行業在燃油經濟性、駕駛性能以及車輛的整體性能等方面樹立了新的標杆,也極大地提振了行業信心。除了在外觀內飾、空氣動力學性能和人體工程學等方面進行改進外,全新R系列還配備了全新斯堪尼亞智能換檔系統,從而擁有了更快速、流暢和智能化的換檔變速效果。
而「斯堪尼亞駕駛員輔助系統」(Scania Driver Support System, SDS)在全新R系列上的首次應用也進一步將「關注駕駛員」落在實處。該系統可對駕駛員在實際操作中的油耗水平、駕駛效率和技能等做出即時評價和持續評估,從可能幫助駕駛員提高駕駛技巧、克服不良駕駛習慣並有效降低油耗。
眾望所歸的斯堪尼亞全新R系列輕鬆摘得了2010年「年度卡車大獎」,並在全球市場引起熱烈反響。2010年,全新R系列更擁有了730馬力的V8發動機版本,可滿足長途運輸對車輛動力和可靠性的最高要求,也成為了迄今為止擁有最強馬力的重型卡車產品。
正是憑藉着雄厚的新技術與新產品研發能力以及對產能、成本和資本支出等的靈活控制,斯堪尼亞在2009年眾星黯淡之時經受住了經濟危機與市場萎縮的嚴苛考驗,續寫了斯堪尼亞連續70多年保持盈利的歷史。
2010年是全球經濟開始走向回暖的一年,也是斯堪尼亞全面復甦的一年。得益於歐洲、拉美和亞洲市場需求的回升,以及公司在經濟危機期間對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率的不懈提升,斯堪尼亞2010年的盈利和現金流創下了公司歷史上的最好紀錄。「經受住全球性經濟危機考驗的斯堪尼亞更為強大,而全球經濟逐步回暖的趨勢也將進一步惠及斯堪尼亞的長期發展。」擔任斯堪尼亞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雷夫?奧斯汀先生在2011年年初這樣說道。
標誌演變
斯堪尼亞公司古老的標誌,確切地說,已經經歷了107個春秋。儘管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個歷史悠久的徽標幾經改版,但它卻依然熠熠生輝。居於徽標中央的總是神秘的獅身鷹面獸(Griffin),它象徵着力量、速度、敏捷和勇氣。
斯堪尼亞公司的獅身鷹面獸符號,最初是來自瑞典南部斯堪尼亞省的盾形徽章(Skane)。再向上追溯,這一盾形徽章來自馬爾默的城市獅身鷹面獸徽章。1437年,由波西米亞王愛瑞克(Erik of Pomerania)將獅身鷹面獸徽章授予馬爾默。當時愛瑞克國王統治着挪威、丹麥和瑞典。
1891年,Vagnfabriksaktiebolaget i S?dertelge公司成立,公司的簡稱VABIS,也正是這個名稱,使得該公司得以為人所知。1906年,註冊了公司商標。註冊商標為居於橢圓之中的VABIS名稱。
1901年,位於馬爾默的Maskinfabriks Aktiebolaget Scania公司向瑞典專利註冊局註冊了一個由自行車腳踏板曲柄、獅身鷹面獸和斯堪尼亞名稱組成的商標。 第二年,帶有這一經典標誌的汽車正式駛出工廠。這就是瑞典歷史上第一次批量生產的汽車,當時總計生產了五輛汽車。
1911年,斯堪尼亞與VABIS兩家公司合併,一款新商標應運而生。新商標的設計既簡單又有效。早在那個時候,公司管理人員就已經意識到保持獨特身份,也就是得到市場認可的標誌的重要性。踏板曲柄、獅身鷹面獸、斯堪尼亞與VABIS的名稱被組合在一起,成為新的斯堪尼亞- VABIS有限公司代表,這樣一款具有傳奇色彩的公司徽標就這樣誕生了。
斯堪尼亞logo的演變
據瑞典專利註冊局檔案記載,起初,斯堪尼亞- VABIS對規範他們寶貴的商標的尺寸都不太熱心,只是滿足於向瑞典專利註冊局提交關於商標外形的簡單描述。直到1954年斯堪尼亞- VABIS才決定了商標準確的配比、色彩及其使用要求。當時公司制定了兩個標準化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比較簡單,只有踏板曲柄的輪廓。另一個版本則規定了藍色、紅色、金色與銀色的精確配比。公司隨後在世界大多數國家註冊了這兩個商標,從而強化了斯堪尼亞作為卡車、巴士、發動機的領先製造商的地位。
1969年,斯堪尼亞-VABIS與薩博(SAAB)合併成立薩伯-斯堪尼亞有限公司。這一值得驕傲的公司徽標曾一度暫時停止使用。當時,公司不流行使用商標。在這一時期,只有斯堪尼亞的英文名稱優雅地挺立在公司生產的汽車的車頭上,但獅身鷹面獸已經沒有自己應有的位置。只有當公司需要裝飾舊車型卡車的引擎蓋時,它才會再次出現。1984年,薩伯-斯堪尼亞重新設計了一個商標,獅身鷹面獸再次恢復使用。新商標中沒有踏板曲柄和VABIS名稱,它由兩個垂直的橢圓組成,每個圓環代表一家公司,中間是獅身鷹面獸。
1995年5月,斯堪尼亞再次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採用了原始商標為藍本,並進行了改版,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斯堪尼亞公司的標誌。
「人們總傾向於認為,我們對斯堪尼亞悠久和豐富多彩的發展歷程中所採用的商標和徽標無所不知,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負責斯堪尼亞商標項目的安娜·佩容解釋說:「在工作中,我遇到過一些並不了解的商標版本,因為檔案已經遺失了。如果有人能提供更多信息的話,我們將不甚感激。」 [1] 。
卡車出口
2011年6月29日,斯堪尼亞與伊拉克工業和礦業部簽訂合作協議,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與斯堪尼亞在伊拉克當地企業合作生產四千輛重型卡車。 這些卡車將在伊拉克政府位於巴格達南部的伊斯坎達里亞大工業中心進行裝配生產,斯堪尼亞還將在協議期內向伊拉克提供工業技術、工具及培訓上的支持。
參考來源
- ↑ 斯堪尼亞「公路之王」的百年坎坷之路,卡車之家,201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