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五代史·李振傳

新五代史·李振傳出自《新五代史》,此史是宋歐陽修撰紀傳體史書,《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後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國史學史尤其是唐宋以後史學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歐陽修文采更是引人入勝,可由於提倡「春秋筆法」,近人褒貶不一[1]

目錄

原文

李振,字興緒,其祖抱真,唐潞州節度使。振為唐金吾衛將軍,拜台州刺史。盜起浙東,不果行,乃西歸。過梁,以策干太祖,太祖留之。太祖兼領鄆州,表振節度副使。

振奏事長安,舍梁邸。宦官劉季述謀廢昭宗,遣其侄希正因梁邸吏程岩見振曰:「今主上嚴急,誅殺不辜,中尉懼及禍,將行廢立,請與諸邸吏協力以定中外,如何?」振駭然曰:「百歲奴事三歲主,而敢爾邪!今梁王百萬之師,方仗大義尊天子,君等無為此不祥也!」 振還,季述卒與岩等廢昭宗,幽之東宮,號太上皇,立皇太子裕為天子。是時,太祖用兵在邢、洺間,季述詐為太上皇誥告太祖,太祖猶豫,未知所為,振曰:「夫豎刁、伊戾之亂,所以為霸者資也。今閹宦作亂,天子危辱,此王仗義立功之時。 」太祖大悟,乃囚季述使者,遣振詣京師見崔胤,謀出昭宗。昭宗返正,太祖大喜,執振手曰:「卿謀得之矣!」

王師範以青州降梁,遣振往代師範,師範疑懼,不知所為,振曰:「獨不聞漢張繡乎繡與曹公為敵然不歸袁紹而歸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殺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豈以故怨害忠臣乎?」師範洗然自釋,乃西歸梁。

昭宗遷洛,振往來京師,朝臣皆仄目,振視之若無人。有所小怒,必加譴謫。故振一至京師,朝廷必有貶降。時人目振為鴟梟。太祖之弒昭宗也,遣振至京師與朱友恭、氏叔琮謀之。昭宗崩,太祖問振所以待友恭等宜如何?振曰:「昔晉司馬氏殺魏君而誅成濟,不然,何以塞天下口?」太祖乃歸罪友恭等而殺之。

振嘗舉進士咸通、乾符中,連不中,尤憤唐公卿,及裴樞等七人賜死白馬驛,振謂太祖曰:「此輩嘗自言清流,可投之河,使為濁流也。」太祖笑而從之。

太祖即位,累遷戶部尚書。友珪時,以振代敬翔為崇政院使。莊宗滅梁入汴,振謁見郭崇韜,崇韜曰:「人言李振一代奇才,吾今見之,乃常人爾!」已而伏誅。

譯文

李振字興緒,他的祖父李抱真,任唐潞州節度使。李振任唐金吾衛將軍,被授予台州刺史。盜賊在浙東興起,李振未能完成前行,於是向西歸去。李振經過梁,用計策求見梁太祖,梁太祖留下他。梁太祖兼領鄆州,上表奏李振為節度副使。

李振到長安上奏事情,住在梁王的官邸。宦官劉季述策謀廢黜唐昭宗,派他的侄子劉希正通過梁王府邸官吏程岩見李振說:「如今主上嚴酷急噪,誅殺無辜的人,中尉害怕遭受災禍,將要做廢立大事,請求你和各位王府官吏同心協力安定內外,怎麼樣?」李振驚駭地說:「百歲奴僕(也要)事奉三歲的主人,你們敢這樣做嗎!如今梁王擁有百萬軍隊,正依仗大義尊奉天子, 你們這些人不要做這種不吉利(不善)的事! 」李振返回,劉季述最終和程岩等人廢黜唐昭宗,把他囚禁在東宮,稱為太上皇,立皇太子李裕為天子。這時,梁太祖在邢、洺二州間用兵,劉季述偽造太上皇的制誥告知梁太祖,梁太祖猶豫不決,不知怎麼做,李振說:「豎刁、伊 戾作亂,成為想稱霸的人的依託。如今閹宦作亂,天子危急受屈辱,這是你仗義立功的時機。 」梁太祖恍然大悟,於是拘囚劉季述的使臣,派李振到京師見崔胤,商量救出唐昭宗。唐昭宗 復位,梁太祖十分高興,握着李振的手說:「你的計謀成功了!」

王師範在青州向梁投降,派李振去替代王師範,王師範懷疑畏懼,不知所措,李振說: 「難道不知道漢代的張繡嗎?張繡和曹公為敵, 但卻不歸附袁紹而歸附曹公, 是因為他知道 曹公的志向遠大,不因私仇殺人。現在梁王正想成就大事業,難道會因過去的恩怨殘害忠臣 嗎?」王師範的疑慮瞭然自解,於是向西歸梁。

唐昭宗遷到洛陽,李振往來於京師,朝臣們都對他側目而視,李振見了他們就像無人一 樣。稍有所怒,必定加以譴責貶斥。因此李振一到京師,朝廷就必定有貶降官吏的事。當時 人把李振看作是鴟梟。 梁太祖殺唐昭宗,派李振到京師和朱友恭、氏叔琮商量。唐昭宗死,梁太祖問李振應當 怎樣對待朱友恭等人?李振說:「過去晉朝司馬氏殺魏的君主,同時殺掉成濟,不這樣,拿 什麼堵住天下人的嘴?」梁太祖於是歸罪朱友恭等人而把他們殺了。

李振曾在咸通、乾符年間舉進士,連續考試不中,尤其憤恨唐的公卿,等到裴樞等七人 在白馬驛被賜死時,李振對梁太祖說:「這些人曾自稱清流,可以把他們扔到黃河中,讓他 們變成濁流。」梁太祖笑着聽從了。

梁太祖登位,累官遷戶部尚書。朱友珪時,以李振代敬翔任崇政院使。唐莊宗滅梁入汴 梁, 李振拜見郭崇韜, 郭崇韜說: 「人稱李振是一代奇才, 我今天見了, 不過是普通人罷了! 」 不久依法被誅。[2]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