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擴散全球,死亡數不斷攀升,各國紛紛祭出防疫政策,試圖阻止疫情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認為全球可在2021年底前終結COVID-19疫情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秘書長譚德塞希望各國能在今年頭100天內讓民眾接種疫苗,代表現在只剩下40天。[1]
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Ryan)說,或許可透過降低染疫住院與死亡人數,讓冠狀病毒危機擺脫悲劇。他指出,病毒還是占上風,尤其全球的新增病例數連續6週下滑後,上週又再度攀升。
首席科學家史瓦米那尚(Soumya Swaminathan)表示,擁有病毒抗體的人數估計不到全球人口的1成,要達到群體免疫只能透過疫苗接種。迄今世界各地已施打逾2億3600萬劑疫苗,但按現行速度,要達到群體免疫,可能還得再等近5年。
目錄
新冠疫情急轉大變!年輕跟無症狀最容易傳播病毒
自從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以來,一直都是針對年紀大、患有慢性病的人為最危險群,但在WHO的2020年八月的最新發現,亞太區的傳播主力,已經轉移到50歲以下,而且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受感染。[2]
COVID-19(新冠肺炎,一稱武漢肺炎)疫情恐怕真的捲土重來,而且不只是歐美,亞太區新一波疫情也蠢蠢欲動。其中連整整100天零本土確診病例的紐西蘭都破功,上週起連日新增多起病例,甚至有群聚感染,紐西蘭持續封鎖大城市、急追感染來源,甚至宣布大選延後1個月到10月17日才舉行。
同在亞太區的日本、南韓都警報未除,日本單日新增病例一度超過千例;南韓新增病例連續一週都達到3位數,台灣也多日都有境外移入病例。
WHO最新警告,亞太區疫情「正在改變」,20、30、40歲變成傳播病毒的主力,而且其中很多症狀輕微或是根本無症狀,很可能不知不覺中傳染給長者或抵抗力較弱的人。
日本2/3新冠肺炎患者不到40歲
日本2/3患者不到40歲;菲律賓、澳洲年紀低於40歲的患者更超過一半。[3]
一度成功控制疫情的紐西蘭、越南、南韓都再出現群聚感染,當地政府不得不重啟嚴格的封鎖與社交距離措施。
葛西健強調,「我們必須付出雙倍的努力,來防止病毒散播到身體較脆弱的族群。」
疫情上升日本自殺率透露令人不安的故事
2020年日本的自殺率11年來首次上升。最令人驚訝的是,雖然男性自殺人數略有下降,但女性自殺率卻猛增近15%。在2020年10月份這一個月裏,日本女性自殺率與去年同期相比驟升70%以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新冠大流行對女性的打擊似乎比男性嚴重得多?
日本獨居的單身女性大量增加。許多人選擇單身,年輕女性從事所謂的不穩定工作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日本現在正處於所謂的第三波新冠疫情中,政府已第二次下令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更多餐館、酒店和酒吧關門,更多人失業。「很多女性都不結婚了,」她說。「她們必須養活自己,而且她們沒有固定的工作。所以當危機發生時,她們當然會受到非常非常大的打擊。在過去的8個月裏,非長期工作人員中的失業人數就是如此,(數量)非常多。」[4]
有一個月真的很突出。去年10月,有879名女性自殺。這比2019年同期高出70%以上。2020年9月27日,日本著名當紅女演員竹內結子(Yuko Takeuchi)被發現死在家中。後來報道稱她是自殺。「從名人自殺的消息被報道出來的那一天起,自殺人數就會增加,這種狀態會持續10天左右。」他說,「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9月27日女星的自殺導致接下來的10天內多了207名女性自殺者。」這種現象並非日本獨有,這也是報道自殺事件如此困難的原因之一。名人自殺後,媒體、社交媒體上討論得越多,對其他弱勢人群的影響就越大。我們應多關懷弱勢族群!
新冠肺炎疫苗
- 哥倫比亞1日正式獲得聯合國疫苗平台COVAX分配的11.7萬劑輝瑞疫苗,而主管美洲區域公衛的泛美衛生局也宣布,疫情慘重的拉丁美洲將會在年底前獲得2.8億劑疫苗,秘魯、玻利維亞、薩爾瓦多將在幾天後陸續收到首批COVAX疫苗。
- 日本厚生勞動省1日表示,一所醫療機構保管新冠肺炎疫苗用的超低溫冷凍庫故障,導致可施打約1000次劑量的疫苗作廢。日媒報導,入境中國的日本人向日本大使館反映,從肛門採集檢體進行PCR篩檢的「肛篩」方式,造成心理上很大痛苦。因此,日本政府已向中國方面表達希望排除日本人。
- 韓聯社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日通報,截至當天0時,韓國較前一天0時新增確診355例,累計確診9萬29例;另新增2例死亡病例,累計死亡1605例,平均致死率1.78%。韓國單日新增病例連兩天超過300例,大規模集體感染相關病例不斷增加。
- 印度1日展開第二階段疫苗接種工作,對2億7000萬高危險群人們接種疫苗,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3月1日上午也在醫院接種疫苗,推文呼籲有資格者都來接種。印度迄今累計病例超過1111萬例,仍居世界第二大疫情重災區,死亡人數達到15萬7157人,須治療的活躍病例達16萬8627例,每日新增病例、活躍病例和死亡人數都有小量增加。
- 紐西蘭最大城奧克蘭市週末起第4度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封城,市長今天呼籲讓市民優先接種疫苗。
- 法國的歐洲事務部長波恩今天說,已和德國協商同意,民眾通過法國摩澤爾省與德國邊界時,須出具48小時內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抗原檢測呈陰性反應證明。
- 非洲國家迦納總統阿庫佛艾杜1日接種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提供的疫苗,成為全球第一人。這項機制採購並免費配送疫苗給較貧窮國家。
- 以色列最高法院1日裁定,政府動用對內情報機構追蹤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狀況必須有所節制,因為嚴厲監控會被視為對民主的打擊。
-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2月27日批准嬌生公司(J&J)的新冠病毒疫苗緊急使用授權,成為美國可用於對抗新冠疫情的第三款疫苗。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對嬌生疫苗獲核准一事表達肯定,但也警告美國民眾不要高興得太早。他呼籲民眾持續勤洗手、戴口罩,並維持社交距離。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院長佛奇28日說,在嬌生單劑新冠疫苗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後,美國市場上現有三種「高效疫苗」,可提供顯著保護力。他並呼籲民眾在符合接種條件時,選擇可獲得的任何一種疫苗進行接種。此外,佛奇還指出,「很可能」在2022年第一季時讓小學兒童接種疫苗。
有效性與副作用
Pfizer-BioNTech
根據臨床試驗證據,輝瑞-生物科技疫苗對實驗室確診的無既往感染證據人群預防COVID-19疾病的有效性為95%。
Pfizer-BioNTech潛在副作用
在接受注射的手臂上:疼痛、發紅、腫脹。在身體的其餘部位:疲勞、頭疼、肌肉疼痛、怕冷、發燒、噁心。在臨床試驗中,反應原性症狀(接種疫苗後7天內發生的副作用)很常見,但大多為輕度至中度。第二次注射疫苗後,全身的副作用(如發燒、發冷、疲倦和頭痛)更加普遍。大多數副作用為輕度至中度,但少數人會有嚴重副作用,這是指會影響人們日常活動能力的副作用。
Moderna
根據臨床試驗證據,此前沒有證據表明被感染者接種兩針莫德納疫苗後,對實驗室確認COVID-19疾病的預防有效性為94.1%。在不同年齡、性別、種族和民族人群中以及在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該疫苗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很高的有效性。
Moderna潛在副作用
在接受注射的手臂上:疼痛、發紅、腫脹。在身體的其餘部位:疲勞、頭疼、肌肉疼痛、怕冷、發燒。大多數副作用為輕度到中度,但少數人出現影響日常活動能力的嚴重副作用。第二次注射疫苗後,全身的副作用(如發燒、發冷、疲倦和頭痛)更加普遍。
Johnson & Johnson
疫苗在無先前感染證據的人接種疫苗2周後,在預防實驗室確認的COVID-19疾病臨床試驗(有效性)中可達到66.3%的有效率。人們在接種疫苗2周後得到最大保護。這種疫苗在預防患者住院和死亡方面具有高功效。接種強生/楊森疫苗至少4周後感染COVID-19的患者均無需住院。
Johnson & Johnson潛在副作用
在接受注射的手臂上:疼痛、發紅、腫脹。在身體的其餘部位:疲勞、頭疼、肌肉疼痛、怕冷、發燒、噁心。
疫苗的原理
大部分疫苗都需要後續增強劑才能完全起作用。比如麻腮風三聯疫苗(MMR),剛出生時第一次接種。研究發現只打過一針的人當中有40%對三種病毒沒有完全免疫,而打過第二針的人裏這個比例只有4%。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丹尼·奧特曼(Danny Altmann) 解釋說,後續增強劑可以激發接種者自身免疫機能進入一種新的微調模式。身體免疫系統初次跟疫苗相遇時,會激活兩種重要的白血球(白細胞),首先是B漿細胞,主要功能是產生抗體。但它們壽命不長,初次接種疫苗後開始幾周身體裏有大量抗體,如果不注射第二劑疫苗的話,抗體數量會銳減。
另一種是T細胞,又叫T淋巴細胞,成熟後分化成不同的效應亞型,能識別和殺死不同的病原。其中一種叫記憶T細胞,如果沒有碰到格殺對象(病毒),在體內可以存活幾十年。這意味著有些疫苗可以終身免疫。關鍵在於,這種T細胞只有在注射了第二針疫苗之後才會大量產生。所以,通過注射疫苗後續增強劑,讓身體第二次接觸抗原,即病原體上觸發免疫系統的分子,從而激活第二階段的免疫反應。
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疫苗並非抗疫的「殺手鐧」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雖然對抗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疫苗是有可能被研製出來的,但是亦有可能永遠實現不了。[5]
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的一個新聞簡報會上表示:「目前並不存在『銀子彈』(silver bullet,比喻徹底解決問題的利器,意指『殺手鐧』),而且可能永遠都不會有。」
譚德塞呼籲全世界人們遵守各項防疫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洗手以及戴口罩等:「這一切都要做。」
目前,全球已錄得超過1800萬宗2019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死亡人數為68.9萬人。這兩項數據均由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統計。
世界各地和你所在地方疫苗接種進展到什麼程度?
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正在世界各地鋪開。不少國家和地區按年齡確定先後順序,有些還設定了接種目標。不過,其它國家和地區情況並不是那麼清晰。[6]
群體接種新冠疫苗事關生與死。這個過程涉及到複雜的科學研發、跨國公司的參與、各國、各級政府的承諾和食言、大量監管機制和政策,以及官僚體系的繁文縟節。疫苗體現出的國家貧富差距,人民的階級制度,這些社會現象,發人省思,我們更應該去關懷弱勢族群。經濟學人智庫(EIU)全球預測部負責人阿迦瑟·德馬雷斯(Agathe Demarais)的團隊對新冠疫苗全球接種這個課題做了全面研究。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新冠疫苗接種的全球普及不可能一帆風順。
「一針還是兩針」等重要問題的科學解答
新冠疫苗,打一針夠不夠?必須打兩針嗎?如果是,間隔多久效果最好?
查莉婭·戈維特(Zaria Gorvett)為 BBC Future 梳理了疫苗的原理和一些需要解答的重要問題。 這個疑問在2021年初一名患者打第二針疫苗前二天不治身亡後日益引人關注 — 85歲的霍斯曼(Colin Horseman)因腎臟感染住院,之後染上新冠,症狀嚴重,用了呼吸機,幾天后去世。據他兒子向地方媒體透露,老人去世前三周注射了第一劑輝瑞疫苗(Pfizer-BioNTech),如果沒有去世,再過二天應該注射第二劑。到2021年1月最後幾天,又發生了兩件事,使得「一針還是二針」的問題變得十分迫切:英國政府決定把二劑疫苗的間隔時間從3-4周延長到12周;同時,俄羅斯1月中旬開始試驗「衛星 V」疫苗的單劑接種版,Sputnik-Light,目的是以更快的速度接種更多人,但功效是否會減弱目前尚無定論。
世界疫苗產能
他們分析了全世界疫苗產能,以及醫療服務基礎設施,評估在現有條件下是否能滿足群體接種疫苗的需要、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和財力因素。這項研究的發現中有不少似乎印證了可以預見的貧富分隔線。英國和美國目前疫苗供應充足,因為它們有足夠的財力投入疫苗研發,從而在全球居於領先地位。絶大多數低收入國家還沒有開始普及疫苗接種,但在介乎貧富兩端之間的中間地帶,也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情況。
視頻
【奕起聊健康】新冠疫苗來了該怎麼打!李龍騰醫師警告3大高危險群要小心 竟然有他|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