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命名方式

Omicron命名有玄機製表
原圖鏈結 來源出處 聯合新聞網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命名方式, 面對新冠肺炎病毒出現的各種變種,為了嚴防差別待遇和識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一套命名方式,即是以α、β與δ等「希臘字母」加於COVID-19後去進行命名。而若真的用完了全部24個希臘字母符號,官方就會以另一個新的系統架構繼續做命名。[1]

目錄

世衛按照希臘字母排序來命名

之前由於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各國把病毒冠上發現地名稱,這也是媒體上英國變種、巴西變種與印度變種等說法的由來, 遂引起該國不滿和強烈抗議, 就是懲罰發現新變種的國家,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做出處理。

於是世衛就按照希臘字母排序來命名新型冠狀病毒變種病毒株,英國發現的新冠肺炎病毒變種被以α(Alpha)做命名、南非是β(Beta)、巴西是γ(Gamma),印度則是δ(Delta), 菲律賓發現的θ。

Omicron的命名避免混淆和污名化

今次Omicron的命名連續跳過兩個字母 Nu 和 Xi,改用Omicron命名新發現的B.1.1.529病毒株,惹來熱烈討論和質疑。[2]

這是因為發音和避免污名化問題, 對上一個變種病毒株被世衛命名為Mu,之後理應輪到Nu,但世衛卻連續跳過Nu和Xi,將B.1.1.529命名為Omicron。《紐約郵報》報道,有網民和政客推測,世衛跳過Nu是為了避免與new(新)發音相似而混淆;跳過Xi則是因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姓氏「習」拼音就是Xi。

世衛發言人哈里斯(Margaret Harris)解釋時說:「對於Nu,原因是人們會誤以為它是「新」(new,與Nu英文發音接近)變種,而不是名字。至於Xi,則因它是常見姓氏,我們都同意命名規則要避免涉及地名、人名和動物名等,以免造成污名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