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凱恩斯主義
新凱恩斯主義是各類術語中的一個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新凱恩斯主義:是指20世紀70年代以後在凱恩斯主義基礎上吸取非凱恩斯主義某些觀點與方法形成的理論
新凱恩斯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
為答覆本世紀70年代所謂「凱恩斯主義理論危機」,80年代便產生了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70年代興起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學者們認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在理論上是不恰當的,他們斷言,宏觀經濟學必須建立在廠商微觀經濟的基礎上;他們主張,應當用建立在市場始終出清和經濟行為者始終實現最優化的假定基礎之上的宏觀經濟理論來取代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早在70年代後期,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 Fischer)、 埃德蒙·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約翰·泰勒(John Taylor)就為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建立基礎。費希爾發表了《長期合同、理性預期和最佳貨幣供應規則》一文(載《政治經濟學雜誌》1977年2月號),費爾普斯和泰勒發表了《在理性預期下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力量》一文(載《政治經濟學雜誌》1977年2月號)。他們吸收了理性預期假設。80年代,美國一批中青年經濟學者致力於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主要組成部分提供嚴密的微觀經濟基礎。因為工資和價格粘性往往被視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主題,所以他們努力的目的在於更多表明這些粘性如何由工資和價格確定的微觀經濟學而引起的。即是,他們試圖建立工資和價格粘性的微觀經濟基礎。這樣,80年代以來,就形成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New—Keynesian Economics),以與其對立的研究方法,即新古典宏觀經濟學(New—Classical Macroeconomics)相併立。
事實上,以薩繆爾森為首的新古典綜合派亦稱為新凱恩斯主義,它以「new」表明「新」的意義,因此,是對舊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和古典微觀經濟學的「新古典綜合」(neoclassical synthesis),現在,標名「新凱恩斯主義的」,英文原文為「new—Keynesian」,此詞是邁克爾·帕金(Michael Parkin)所創造的,他於1984年出版的《宏觀經濟學》一書,始創「新凱恩斯理論」(new—Keynesian theory )這個術語,而未用「新凱斯主義宏觀經濟學」。在一篇學術論文中最先使用「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這一稱號的, 是勞倫斯·鮑爾(Lawrence Ball)、格雷戈里·曼奎(N.Gregory Mankiw)和戴維·羅默(David Romer)。他們於1988年發表了《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和產出量—通貨膨脹交替關係》(載《布魯金斯經濟論文集》1988年第一期)。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者主要的還有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Stiglitz)、 本·伯南克(Ben Bernank)等。
在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者看來,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並非關於人們實際生活世界的理論。它的研究方法實質上是真正未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一種數學上的構思。對比而言,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決未想成為一種抽象的理論,而是要成為解決起初世界問題的實際政策模式。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在理論上是凌亂的,他們認為,經濟理論應當切合於真實世界、真實世界的制度和現實行為。因此,必然發生凱恩斯主義復興。正如阿蘭·布林德(Alan Blinder)說道:「宏觀經濟學已處於另一次革命之中,這次革命等於凱恩斯主義的再現,但是具有更加嚴密的理論風格。」(註:以上論述,參見:曼奎和羅默主編:《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第一卷,1991年英文版)第1頁。戈登著:《什麼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經濟學文獻雜誌》1990年9月號第1115頁。布林德:《凱恩斯主義復興》《挑戰》1992年9—10月號,第18頁、51頁。)
新凱恩斯主義的核心命題
曼奎和羅默明確表示:「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意味着對如下兩個問題作出解答:
(1)這個理論違背古典派的兩分法嗎?它斷定名義變量(如貨幣供應)的波動影響實際變量(如產出量和就業)的波動嗎?即是,貨幣非中性論嗎?
(2)這個理論假定經濟中的實際市場不完善性是理解經濟波動的關鍵嗎?如不完全競爭、不完全信息和相對價格粘性這些思考是理論的核心嗎?對於以上兩個問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是作出肯定回答的。因為價格是粘性的,所以古典派的兩分法便破產了。因為不完全競爭和相對價格的粘性是理解價格為何呈粘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實際的不完善性是具有決定性的。
在宏觀經濟學的重要研究方法中,只有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才對以上兩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實際經濟周期理論強調技術上的擾動和完善的市場,所以它對以上兩個問題作出否定回答。許多較早期宏觀經濟理論拋棄了古典派的兩分法,但是它們通常並不強調實際的不完善性是真相敘述的主要部分,例如,70年代大多數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包括非均衡的凱恩斯主義模型)都把工資和價格粘性塞進另外的瓦爾拉斯式經濟或硬充作瓦爾拉斯體系。因此,名義的和實際的不完善性的相互作用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顯著特點。
更多的傳統凱恩斯主義模型和貨幣主義模型都未把價格粘性的解釋作為關鍵性的。他們這兩派學者都把經驗證據視為比理論上純正更加重要。例如,貨幣主義者萊德勒(D.E.W.Laidler )爭辯道:「更好和更多的明確微觀基礎並保證關於任何宏觀政策實驗後果的更準確的經驗論斷」(註:萊德勒:《當前宏觀經濟學問題》,1992年,轉引自斯諾東等:《宏觀經濟學現代指南》,1994年英文版,第290頁。)。在 80年代期間,新凱恩斯主義發展具有明顯的非經驗風格。那些更年輕一代經濟學家,為尋求加強凱恩斯主義模型,主要是通過發展和改進凱恩斯理論的微觀基礎來探究。
新古典主義模型和新凱恩斯主義模型之間的關鍵性差別在於對待價格確定行為上。與價格接受者(他是新古典模型的主角)形成對照,新凱恩斯主義模型假定製定價格的是壟斷企業,而非假定是完全競爭企業。雖然在凱恩斯的《通論》出版之前,1933年,羅賓遜夫人、張伯倫已分別獨立地發展了壟斷競爭理論,可是只是最近,主流凱恩斯主義理論家們才開始了使不完全競爭體現成非市場出清模式的工作。
大多數新凱恩斯主義模型都假定有理性地形成預期。這顯然是70年代的新古典派革命對宏觀經濟學家具有深刻影響的一個研究領域。但是,某些著名凱恩斯主義者和正統貨幣主義者卻保持對宏觀理論的微觀基礎的批評,並懷疑理性預期假設的經驗證實。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者保持關於政策問題的各種各樣觀點,例如,財政金融政策實施中相機抉擇而非規則性方面的重要性爭論。新凱恩斯主義者把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震動都認為是經濟不穩定的潛在根源,但特別同實際經濟周期理論家們有分歧(當要對市場經濟有能力吸收這些供求震動以致維持充分就業作出評價時)。新凱恩斯主義者還與凱恩斯有同樣看法,即非自願失業既是可能的,又是可信的。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特徵表現為不完全競爭,不完善市場,異質勞動和不對稱的信息,而且經濟主體經常關心着公平。因此,在新凱恩斯主義者看來,「實際的」宏觀領域具有協調失效和宏觀經濟的外部影響的特性。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對於市場不完全性及其宏觀經濟效應並未達成完全一致見解。但是,他們的許多解釋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補充的。正如萊斯利(D.Leslie)評論說:「新凱恩斯主義把滿桶砂粒投入運轉圓滑的新古典派範式中。」(註:斯諾東等:《宏觀經濟學現代指南》,第291—292 頁。)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