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
新化縣位於湖南省中部偏西、婁底市西部,盤依雪峰山東南麓,資水中游。地處北緯27°31′-28°14′,東經110°45′—111°41′。東北至東南與漣源、冷水江市交界,南至西南與新邵、隆回為鄰,西至西北與漵浦縣接壤,北與安化毗連。總面積356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1.69%,占婁底市面積的43.94%。土地總面積535.0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2.68萬畝,林地面積286.08萬畝,可墾面積25.46萬畝,宜林面積11.48萬畝,河流面積35.63萬畝,茶果面積6.05萬畝,其他面積97.69萬畝。
地貌屬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脈聳峙;東部低山或深丘連綿;南部為天龍山、桐鳳山環繞;中部為資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蝕平原三種,系河流沖積、洪積而成,大多在海拔300米以下。整個新化位於亞熱帶中部,典型的地帶性土壤為紅壤。總人口142萬。
新化縣是湖南省文化旅遊大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也是中國梅山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蚩尤故里文化之鄉、中國武術之鄉、中國山歌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1]
目錄
建制沿革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王化之新地」之意。
新化縣在周時為荊洲之域,春秋時屬戰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宋神宗熙寧五年置新化縣,隸屬邵州。南宋寶慶元年改邵州為寶慶府,新化屬寶慶府。元時屬寶慶路,行政長官稱縣尹。明清時屬寶慶府,行政長官稱知縣。
辛亥革命後,民國三——十年(1914——1921)屬湘江道,民國二十七——三十八年(1938—1949)屬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行政長官稱縣知事或縣長。
1949年8月12日,國民黨政府縣長伍光宗起義,人民解放軍147師進城,新化縣城解放。8月18日,147師奉命轉移,國民黨軍隊復進占縣城。10月5日,解放軍再次攻克縣城,新化第二次解放。10月21日成立新化縣人民政府,屬邵陽專區,行政長官稱縣長。1977年10月屬漣源地區。1982年6月漣源地區更名為婁底地區,屬婁底地區。從1999年7月後,婁底地區改為婁底市,新化屬婁底市,縣人民政府駐上梅鎮。2005年元月,縣委、縣人大、縣人民政府、縣政協整體搬遷至梅苑經濟開發區。[2]
行政區劃
轄區沿革
解放初,新化縣即建立區、鄉、村、閭基層政權,1950年11月,全縣共13個區,248個鄉鎮,1951年10月,將第八區坪上等18個鄉、第九區龍溪浦等12個鄉和第四區田心等4個鄉劃入新邵縣,將第十區羅洪等20個鄉、第十一區水車等13個鄉劃入隆回縣,1952年再次調整為21區,545鄉、3鎮,1953年5月,撤銷十九區,將江東等11鄉劃歸漵浦縣,留下大坪、鐵爐2鄉入第十二區,長峰鄉入第六區。同時,隆回縣第六區除福田、麻羅2鄉外,水車等12鄉重歸新化,為第十九區。1956年撤區並鄉,設辦事處,1957年撤辦事處設基點鄉和城關鎮,1958年9月,除保留城關鎮外,農村區、鄉改建25個人民公社,1960年將禾青、毛易、礦山、中連、渣渡5個人民公社置冷水江市,1962年7月撤冷水江市入新化縣,就地置冷水江特區,1969年9月復置冷水江市,將冷水江、礦山2鎮和中連、毛易、梓龍、渣渡、禾青、潘橋、金竹山7個人民公社劃為該市行政區。1975年將礦山、鐸山、三尖、岩口4個人民公社劃歸冷水江市。1984年5月全縣84個人民公社改設為鄉人民政府,將1199個生產大隊改為村,至1989年12月,全縣共有2個區級鎮、12個區、8個鄉級鎮、77個鄉、6個農村漁場,1142年村民委員會,11743個村民小組。1993年5月,田坪鄉改為田坪鎮。
1995年1月,新化縣撤區並鄉建鎮,將原有12個區、2個區級鎮、75個鄉、9個鄉級鎮撤併為19個鎮、7個鄉,保留原2個國有林場。目前,全縣現有26個鄉鎮、1個開發區、1個街道辦事處,2個國有林場:新化經濟開發區、上渡辦事處、上梅鎮、石衝口鎮、科頭鄉、維山鄉、洋溪鎮、槎溪鎮、水車鎮、文田鎮、奉家鎮、游家鎮、爐觀鎮、西河鎮、孟公鎮、天門鄉、琅塘鎮、金鳳鄉、榮華鄉、桑梓鎮、曹家鎮、吉慶鎮、坐石鄉、溫塘鎮、田坪鎮、白溪鎮、油溪鄉、圳上鎮、大熊山林場、古台山林場。
轄區詳情
上梅鎮轄:東正、向東、井頭、西正、南正、永興、南門、青石、城北、城南、城西、城東、立新橋、火車站、園株嶺15個社區居委會;工農、北塔、園藝場、燎原、上田、新田、坪山壠、下田、梅樹、花山、農科、毛家壠、五里亭、黃泥坳、冷水鋪、白羊坪、層峰、羅家塘、北渡、新渡、和興、集豐、民主、三灣、廟邊、集農、小塘、橫竹、洪大、團大、遠大、月照、萬家橋、楓林、沙州、三州、新塘、光義、接龍、大水坪40個村委會。
石衝口鎮轄:稠木、潘家灣、潮水鋪、南煙、羊撞、余田、高車邊、大橋、石衝口、龍、實竹、滿倉、龍王池、落馬橋、大灣塘、緩轎、嚴塘、鐵礦嶺、六一、下溫、中峰、化溪、龍家橋、白溪、蔡家、綠湘、高莊、獅子嶺、曉雲、叢嶺、東溪嶺、西溪、橫排、安樂山、茅嶺、溪、象門前、堯公寨、半山、川安嶺、寒婆坳、白石嶺、紅寨43個村委會。
洋溪鎮 轄:半邊街、復興街、新街3個社區居委會;山背、長崗嶺、湴沖、古塘、官渡橋、荊坪、木龍、白地、白井、白塘、陶家橋、建新、塘灣、聯星、真聯、山聯、集星、新雲、新和、大范溪、星、明星、藝豐、六竹、精華、愛、上車、龍回山、車田灣、龍潭灣、新群、魚苗場、常豐嶺、水東、群益、南山寨、裕華、建華、南中/寨邊、冷水巷、三井、雙華、雙源、建榮、雙泉、中一、蔬菜、洞沖、泥潭、石燕、上升、龍巖洞、何家凼、大江口、蒼溪、月光山、紅峰、隆興、黃鳥、戴家凼61個村委會。
槎溪鎮 轄:朝陽、樂柏、政輝、孟公嶺、石門口、田凼院、楊家邊、新群、石渣牌、鳳陽、石禾塘、鳥坳、福民、橫江、半山街、雙曙、紅岩橋、日星、木瓜、碧溪、厚溪、勝農、金溪、源竹、奔騰、油坪、雙溪、竹山灣28個村委會。
水車鎮轄:水車、古城2個社區居委會;水車、清江、扶竹、直樂、石禾、長石、古城、共和、塘家、樓下、大同、黃龍、東溪、莫家、仙石、崇陽、建國、三角、道觀、上溪、田家、吉山、米家、錫溪、奉家、白水、龍普、石豐、老莊、金龍、龍湘、正龍、白源、柳雙、荊竹35個村委會。
文田鎮轄:文田、茅田、新屋場、方竹、坪樹、欣欣、橋坪、先輝、浪山、石燕、青京、大田、龍溪、石羊、小長、竹雞、芭蕉山、富公坳、上橫溪19個村委會。
奉家鎮轄:向北、白沙、紅田、雙林、竹湖、玄溪、石坑、月光、報木、茶坪、川坳、大橋、毛坪、杆子、坪上、坪下、關王、許家、橫江、橫南、毛家、橫拉坪、上團、下團、卯溪、墨溪江、寨園、岩板、坪溪29個村委會。
爐觀鎮轄:爐觀社區居委會;筆架、犀牛、蘇源、爐觀、石坪、橫嶺、山塘、白鵝、思禮、長升、長田、跳石、石溪、石岩、壠山、長塘、牆巷、青家山、大新、青崗、太陽橋、口前、嚴塘坳、月弓、沙井龍、人起塘、江、九龍、農科、郎山、雲溪、萬壽橋、清水、焰山、賀家、小田、中田、雙江、芷溪、李家灣、小金溪、林沖、橫山溪、金鵝、擂溪、九坪、江口、欣榮、梅樹、星華、茅茨園、田心、葡萄、石新、三江、金灘、進軍、龍爪、永興、荷葉60個村委會。
游家鎮轄:一社區居委會、二社區居委會;謝家廟、歇涼、同利、賀家壠、木山、胡家壠、大業、新塘、蘆茅、涼山、龍潭、奉公廟、光沖、白竹、石板、井沖、淡竹、大洋江、黃連、桂花、周家沖、上馬、大東、堤上、光星、栗舟、長峰塘、花凼、游家、潘家壠、楊坪、山海壠、資興、鄒家、岩石、爐背、車石、月星、道塘、群健、長田壠、栗山、新停、紅花園、源頭、銀星、爐嶺、馬嶺、興勝、餘慶、金字、白沙、江田、春田、輦溪、爐前、劉家院、袁家、金楓、金星、風洞邊、株木橋、株樹嶺、如家、東嶺、佛光、簡家院、田家、竹山灣、利民、西盪、新屋院72個村委會。
西河鎮轄:寨前、火車站、廠區3個社區居委會;原種場居委會;橫陽、蘇俄、陳家山、雙蹄、鳥山、新鵝、利興、天馬、西河、東河、鵝塘、柘木嶺、鴨橋、礦山、江水灣、五一、七一、雙佳、小桃、小水、滑石、湖田、鄧家、段家、對家、太坪、雙河、大石、鐵山、鐵石、尖峰、架橋、朱溪、江西、粗石、新田、新開、新民、金沙、新鋪、明莊、五四、正中、青石、大鵬、游家、劉家、沙江、河西、新加、興林51個村委會。
孟公鎮轄:大樹廟、坪砥、太岩、白岩寨、蛇沖、金家、桃溪、尖山、洞下、星燎、遠景、長坡、蘆天、老坪、塘下、太陽、柘泥塘、星光、橋頭、橋頭灣、小門、高倉、吉龍、九峰、培溪、石敖、楓木、花泥、明星、紅星、付家、孟公、石龍、太平、月塘、清水、長春、梓龍、瑞陽、星塘、新岩、正龍、九龍、雙龍、紅光、寶塔、老屋、井家、北豐、沙洲、朝豐、簪溪、龍溪、曲溪山、龍源55個村委會。
琅塘鎮轄:琅塘、華竹2個社區居委會;譚家、遼遠、晚坪、長樂、樂溪、禮溪、石門、大橋、橋頭、長溪、古塘、雙龍、潘洋、蓬勃、興隆、平樂、雙江、芭蕉、石板、白雲、白水溪、中心(陡山)、胡家灣、伍家、太平鋪、柘溪、里、羅洪、龍通、團結山、印雙、芭尤、鸞鳳山、分水坳、坳田、後寨、石木、張家、隔山、光華、蘇溪、高坪、石圳、楊家殿、新佃橋、楊木洲、洞下、西邊、先進、梅羅50個村委會。
白溪鎮轄:學堂、向陽2個社區居委會;月金坪、小溪、何家坪、黃大塘、大源、新源、民主、民新、檀山、育林坳、黃板橋、彭家、愛民、團結、新豐、青山、大聯、汪家、青荊、任田、塘沖、川岩、石子灣、白岩塘、清河、清塘、胡家灣、白溪、石板、回龍、白岩、鵝羊、日新、鳳棲嶺、蘭塘、天禾、富溪、農科、永陽、光明、毛坪、坪溪、家、岩泉、東流、東坪、俗美、吳家台、科、岩塘、大坪、十茶、黎明、茶溪、象塘、張家、岩山、大熊、豹溪、橫江、陳家、竹山、硐上、戴冠、印塘、雙江、橫沙、陸家、煙山、洪竹、飛躍、鵝溪、長灘、大溪、懂溪75個村委會。
圳上鎮轄:大橋社區居委會;楚材、圳上、山塘、久大、神仙、向榮、方榮華、永勝、方家灣、文教、馬坪、坪山、幹家、鐵石沖、流南山、洞江、舒塘、太原、新泉、馮家、桅子、山溪、有餘、向家、鼎新、新生、托山、回龍、早溪、大竹、三田、魯溪、株梓、謝家、董溪、雙江、和睦、海南、杉山、沿溪、六家、六中、石中、封家、檀山、坳塘、金塘、龍駒、永龍、黃溪、黎明、南華、桐子、松山、赤竹、金竹、謝家拜、白毛、人和、中如、山茶、金爐、陳家灣、中路、曙光、半山、董易、江下、徐家、坪雲、東升71個村委會。
吉慶鎮轄:吉慶茶場居委會;大安山、吉慶、雞叫岩、齊心、戶長山、漆樹坪、南盤山、火侍灣、孝義凼、新隴、柏灣里、華山、東華、新聯、平安、橫田、石馬、尖坪、中水田、石橋灣、上水田、張家嶺、南山、界頭嶺、德明、大沅溪、青凼、尖明、楊橋、光明、坪塘、勝祖灣、長排、朝暉、龍井、老塘沖、大門坳、芙蓉峰、崇山、梓木山、聯豐、小沖、木方、油溪橋、晨光、都福凼、宋家嶺、塘井、大神山、正方沖、杉木沖、楓木溪、六華、小竹山、江底下55個村委會。
溫塘鎮轄:祥星、煥新、支華、共升、聯合、星火、繁榮、富興、石井、溫塘、利華、橋沖、落水塘、四維、山羊、彭關、新星、神仙嶺、山中、皇甫殿、米家岩、周家、趙龍、王家、茶山、勞衛、車田江、眼花、高龍、大坪里、泥灣、灩塘、大興、滴水洞、晏家、祠堂、農科、楓樹、煙竹、抱棠、易家、興隆坳、邱住、徒桐、梅家、永紅、永溪、羅家、袁家溪、郭家50個村委會。
田坪鎮轄:灩塘、楓樹2個社區居委會;上新、大壩塘、大江邊、鄒江、浪江、土茶、白岩、白龍、孫劉、石碑、集中、三聯、南沖、金盆、月華、星星、福星、煙竹、三門石、岩頭山、鵬程、田凼、橋亭、雲霄橋、毛家凼、坪里、土橋、發農、塘灣里、五星、田坪、湖廣、梘沖、美華、吉星、星光、聯盟、楊柳沖、和合橋、塘上、金石、苦竹山、日升、龍潭、紗帽沖、建軍46個村委會。
桑梓鎮轄:桑梓、栗溪橋、大樹、沿河、青峰、新農、西江灣、鷓鴣、華山、井、集中橋、火星、宋家橋、洪潮、滿竹、新冷界、田莊、大洲上(向榮)、黃泥橋、新干、新煥、大皂、石窖、曾家、前程、塘沖壠、榮譽、集榮、坪煙、沫田、大沖、大坪、沙塘、滿聖、鴻聖店、月池塘、青山沖、聚星、沙田、洞沙、俄龍、架橋沖、尖山澗、維星、集星、蝦溪46個村委會。
曹家鎮轄:園藝場居委會;勤一、勤三、娘家、青雲、天竺、梽木山、袁家灣、梓木沖、大豐、在田、十里舖、石柳、曹家、南源、康家坳、同興、百井、小洋、城坪、黃嶺、周家、高梘沖、高潮、肖家坪、木山沖、曾家灣、栗山坪、新屋、羅富沖、臘樹坳、相思、蜈蚣橋、盧家湃、沙灣、喻家洲、木梘溪、茶凼、栗新、水竹、高梘、綠竹、梅花、澗山、大雲、朋興、廠坪、戴嶺、益新、集富、雙升、展望51個村委會。
科頭鄉轄:棠里、樂田、石章、黃西、農科、大水、科頭、馬田、岩下、桃林、和平、農林、梨坳、陽、先鋒、山下、浪、小浪、竹山、湖霞、紅霞、溫水、新建、高山、農站、月明、下莊、鼎溪、三板橋、建新、汝溪、廖家、對江、中心、江溪35個村委會。
維山鄉轄:彭家、蘆家橋、杉木、林屋、維山、水口、園藝場、雙井、菊花、磨峰、橫溪壠、石屋、碧水、官莊、陳田、龍坪、龍寨、四都、青樹、三豐、黃古、茶元、三聯、洞裡、茶山沖、石門寨、碧洲、蒼峰28個村委會。
天門鄉轄:南門、天門、鵝坪、麥坳、蛇坪、留心、青圍、土坪、涼風、尖石、金馬、樹溪、高田、大山、林場、長峰16個村委會。
榮華鄉轄:黃家台、橫溪、柳樹、張家灣、劉家、大樂、共田、白龍、新安、過街、譚家、樂團、樂華、樂家、橫茶、長嶺、寨門、栗樹、芳溪、曹家、田果、新田沖、鵲橋、易龍、白大、荷華、榮華、楊家、小鹿、橫岩30個村委會。
金鳳鄉轄:金鳳、大灣、大通、光輝、魏家、坳坪、陽雀、岩山灣、架橋、馬路、筍芽、竹林、鳳凰、瑤灣、命田、鐵爐、滑板、雪溪、九龍山、大坪、坪油21個村委會。
油溪鄉轄:老屋嶺、橫過、油溪、續豐、饒家、岩門、毛坪院、大塘、鐵山江、蜀溪、洞溪、羅家嶺、下水田、白家嶺、周家院、長沖灣、中家莊、淀生、實竹、高橋、青龍、長溪、江田窯、芬階、肖家、牛車、中聯、白蘆、資源、趙家、龍塘、東方紅、伍家沖、鳩雞坪、前進、煙竹山、指豐、蓮花庵38個村委會。
坐石鄉轄:毛坪、栗山、忠孝堂、槽頭沖、新河、紅岩、光溪、長沖、新光、坐石、昌盛、八房、東莊、洞頭山、橋、新坪、半山灣、同心、桃樹、秀岩、禁田、干山、海池、土佃24個村委會。上渡辦事處 轄:橋東、望城2個社區居委會;上渡、農豐、白沙洲、鐵牛、資江、資源、塔山、蕨根、七井、同井、勤二、袁家山12個村委會。
其他大熊山國有林場轄:禮中、高豐、桃塘、錫溪、大熊、金坪、九龍、熊山8個村委會。古台山國有林場轄:董家、橫茶、高峰、黃雙、俄力5個村委會。[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化縣位於湖南省中部偏西、婁底市西部,盤依雪峰山東南麓,資水中游。地處北緯27°31′-28°14′,東經110°45′—111°41′。東北至東南與漣源、冷水江市交界,南至西南與新邵、隆回為鄰,西至西北與漵浦縣接壤,北與安化毗連。南北最長直線69公里,東西最寬直線83公里,總面積364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1.693%,占婁底市面積的43.94%。
地形地貌
地貌屬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脈聳峙;東部低山或深丘連綿;南部為天龍山、桐鳳山環繞;中部為資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蝕平原三種,系河流沖積、洪積而成,大多在海拔300米以下。境內多為山丘盆地。
水文環境
境內水系發達,資江自東向西蜿蜒流過。
資江又稱資水,湖南四水之一,長江的主要支流。
資江分南源與西源,主源為南源即大夷水,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資源縣,流經資源、湖南新寧、邵陽等縣市。西源為赫水,源於城步苗族自治縣青界山黃馬界,流經武岡、隆回等縣市。兩水在邵陽縣雙江口匯合後稱為「資江」。流經邵陽、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和桃江等縣,至益陽市甘溪港注入洞庭湖。幹流長度653公里,流域面積282142平方公里,其中在湖南267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17億立方米。
氣候環境
新化縣地處湖南中部,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但春溫多變,寒潮頻繁,4月份極端最低氣溫2℃,3、4兩月曆年平均有6。9次冷空氣影響。歷年5月中、下旬出現低溫天氣,影響早稻分櫱繁育。氣溫35t以上天數,平均每年23.4天,最多的1963年有49天。「倒秋」陰雨天多,氣溫低,9月份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於20℃,平均出現於9月26日。地面溫度年平均19.0℃,比氣溫高2.2℃,其變化趨勢與氣溫基本相似。一年最低月在1月為5.8℃,最高月在7月為32.8℃,溫度越高與氣溫差值越大。
境內常年降水頗豐,縣內各地年最大值2,008.9毫米,最小值09.5毫米。但時空分布不均,雨量多集中於春末夏初。縣內年降雨量大於或等於1,300毫米的保證率。境內全年日照925.3-1,892.5小時,平均1,488.0小時,日照率34%。以7、8月最多,分別為227.9和221.9小時。11月—3月均少於100小時,最少的2月僅61.2小時,其它各月均在100—160小時之間。無霜期280天。[4]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新化土地總面積535.0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2.68萬畝,林地面積286.08萬畝,可墾面積25.46萬畝,宜林面積11.48萬畝,河流面積35.63萬畝,茶果面積6.05萬畝,其他面積97.69萬畝。
旅遊資源
在新化,旅遊資源星羅棋布,豐富多彩,其豐度、晶位及開發條件居於全省前列,主要特徵表現為數量多、種類齊、品位高、結合優。全縣共有地文景觀、水文景觀、古蹟遺址、宗教歷史文化、動植物、民俗風情、休閒等7個類別的近200處旅遊景點景區,其中一級資源11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梅山龍宮、紫鵲界梯田和以蚩尤為代表的梅山地方文化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如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新化北部,2002年11月經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評審委員會正式審批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東西長27.5km.南北寬12.5km,總面積7623公頃。公園境內,有湘中最高峰——九龍峰,誨拔1622米,山體高大雄偉,輪廓分明,雲繚霧繞,氣勢磅礴;有馳名全國的中華銀杏王;中國最高的馬尾松;有直徑1.5米左右、高不到2米的千年株儒樹群;有2000公頃原始次生闊葉林,廣泛分布着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物種資源,享有「南方動植物博物園」之美譽。境內溪流風光秀麗如畫,飛瀑多姿多彩,山、水、林、岩相得益彰,森林小氣候得天獨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乾隆皇帝私訪江南時在大熊山留下了「十里屏開獨標清勝,熊峰鼎峙半吐精華」的名言。梅山龍宮,位於我縣的油溪鄉,與大熊山的九龍峰、九龍池一脈相通,洞道全長2276.1m。其中地下河長854.5m,上層旱洞長1076.4m,崩塌大廳長225m,文洞長120m。洞內景觀豐富多彩,既有大量發育、廣泛分布的流石景觀,又有美不勝收的石筍、石鐘乳等景觀,還有千變萬化的斷面形態和蝕余小形態景觀。油溪河漂流,地處我縣的吉慶鎮,漂程12km,其中有8km峽谷,36個潭,48面灘,39回灣,水流量達8㎡/秒。其漂程、水量、落差及其兩岸危崖高聳、峭壁對峙的風光等完全具備了優良的漂流條件,被譽為「江南峽谷第一漂」。紫鵲界梯田,位於我縣的水車鎮,遍布於海拔500米至1000餘米的幾十個山頭,層層疊疊,連綿起伏,輾轉盤旋。它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極為罕見。除以上四大景區之外,還有地處城東梅苑開發區的獅子山公園,依水傍水,園內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歷史傳說,神奇動人,被譽為梅城」綠島」;有古台山森林公園,主峰誨拔1512米,山頂為高原丘崗地,形似鼓,故名鼓台山,公園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奇峰異石林立,並有擂鼓堂、香爐岩、神仙洞等景點及其神奇傳說;有琅塘境內的蘇溪湖,水域有大小島嶼50多個,座落有致,風光宜人,素有「小千島湖」之稱;游家鎮境內的十指山,風光獨特,酷似兩拳緊握,十指蓄力,山上的水、石、坡、林,清新別致,令人神往;榮華鄉境內的白龍飛瀑,全長250米,因勢陡水急,飛流直下,狀若白龍,蔚為壯觀。如此等等,山水奇觀,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地方文化獨特。一是蚩尤文化。經過多方面專家學者的考證,梅山是苗瑤民族始祖蚩尤的故里,大熊山是蚩尤出生地。《史記》記載,刪多年前蚩尤與黃帝交戰,「黃帝殺蚩尤於黎山之上」,黃帝殺蚩尤後,乘勝追擊,圍剿蚩尤的根據地大熊山。所以仿輿覽腳中記載有「昔黃帝登熊山」,如今的大熊山林場揚部所在地99古地名就叫「蚩尤屋場」,大熊山至今仍留有蚩尤坪、蚩尤屋場、春姬坳(相傳春姬是蚩尤之妻)等遺址。二是梅山文化。梅山文化源遠流長,是荊楚文化的重要分支。梅山宗教、梅山歌謠、梅山武術、梅山飲食、梅山服飾都各具特色。梅山歷史遺存很多。具有古代、近代文化色彩的古蹟如梅山寺、梅公殿、熊山古寺、西雲山寺、八仙庵、西團書院、文昌閣等都是難得的人文景觀。梅山人才輩出、人文薈萃。辛亥革命風雲人物陳天華、譚人鳳,愛國將領方鼎英,教育家、社會學家成仿吾,華夏名將陳正湘,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等,他們或有史傳巨著、或有故居、遺物留在縣境。三是紫鵲界梯田文化。紫鵲界梯田是人與自然的偉大傑作,是居住在這裡的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的勞動結晶.其獨特的耕作方式和天然的灌溉系統在稻作文化中獨具特色,是山地漁獵文化與稻作文化揉合的歷史遺存,也是梅山地域一處突出的標誌性文化景觀。新化電視台、《婁底日報》、重慶電視台、中央四台都相繼對紫鵲界梯田做了專題報道,其影響逐步擴大,旅遊產業化開發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
礦產資源
新化縣境內發現礦物36種,可開發的有26種。
鐵礦:主要為外生礦床沉積型,也有內生礦床熱液型,儲量在2,000萬噸以上,產於中泥盆系跳馬澗組紫紅色砂岩中的有赤鐵礦。分布在洋溪、爐觀、橫陽、白溪、圳上、茶溪、溫塘等地,產於下石灰系岩關階邵東段的為菱鐵礦、褐鐵礦或含鐵礦岩1~2層,厚1-2米。分布在青山、東嶺、游家、白岩鄉及其它各地此一地層中。
錳礦:分布在西部山區和中東部,同二迭系煤層毗連,品位不高。
銻礦:分布在山溪、海龍、雲溪、大石、古台山等地,儲量55萬噸以上,品位0.4—60%之間,海龍鄉庵堂沖和山溪鄉龔家灣,極有開採價值。
銅、鎢、鐳、砷礦:分布在大田鄉、楊家山一帶,儲量:氧化鎢約8,000噸,銅礦2,000噸,錫礦800噸,砷礦6,000噸,且富集金、鈮、鉭等元素。
鉛鋅礦:分布在新塘、天龍山花崗岩與灰岩的接觸帶中。
金礦:已經發現脈金(原生金礦)和砂金,分布在大田、雲溪、古台山、天門、長峰、五溪、奉家等地震旦系含金石英脈中。
煤炭:縣內含煤地層為下石炭系大塘階側水組和上二迭系龍潭組,儲量3.05億噸,其中無煙煤1.79億噸,煙煤0.26億噸。側水組分布於晏家、溫塘、車田江、白岩、坪溪、桑梓、鷓鴣、水江、小洋、燎原、楓林、潮水、化溪、天龍山、北渡、科頭、白塘、石新、烏石、游家、栗山、白沙、太陽、松山、坐石、晨光、油溪、鄧家、青實等地。龍潭組為煙煤。分布在楓林、桑梓、水江、晏家、車田江、茶溪等地,即向斜構造的軸部或兩翼。
石墨礦:分布在天龍山,產於花崗岩與側水組煤系接觸帶附近,為隱晶質石墨,礦體呈層狀,有主礦2層,分別厚1.12米和2.68米,儲量約20萬噸,含固定碳76~90%。
高嶺土礦:俗稱白膠泥、瓷土,屬粘土岩。分布于天龍山、四都、錫溪、水車、大同、大田、雙林等地,儲量750萬噸。
硅石:分布在太平鋪、龍通等地,含硅94-98%。
石膏:分布在溫塘、燎原等地,以溫塘鎮楊家山所產為最佳,埋藏在距地面300米以下,儲量4億噸。
陶土:分布在化溪、何思、青實、太陽、鄧家等地,儲量8,000萬噸,以青實青龍灣所產為最佳,制陶歷史近300年。
花崗岩:分布在天龍山、四都、水車等地。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成價鉀長石31%,鈄長石28%,黑雲母8%。
大理石:分布在天龍山地,儲量200萬立方米。
滑石:分布在天龍山、化溪等地。滑石含量30-40%,白溪、祟山等鄉有黑滑石,石質細膩,溫潤如玉,可做工藝美術。
重晶石:分布在榮華、龍通等地,儲量5萬噸,含硫酸鋇80-90%,屬一、二級礦石。
灰綠岩礦、玄武岩礦:分布在雲溪等地,儲量3億噸,可開採的5,000萬噸,可做襯板、岩棉等。
海泡石:分布在白溪、祟山、吉慶等地,儲量1.2億立方米,含量19—24%。
硫磺礦:分布在栗山、茶溪等地。
磷礦:分布在新塘、長峰等地,晶位10—28.64%,並含釩、銀、銅、鎳、釔、鑭、銻等元素。
區域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化縣常住總人口1207436人,其中,上梅鎮121354人,石衝口鎮54465人,洋溪鎮65317人,槎溪鎮30398人,水車鎮35363人,文田鎮21301人,奉家鎮21003人,爐觀鎮59667人,游家鎮62120人,西河鎮61336人,孟公鎮64395人,琅塘鎮49949人,白溪鎮62116圳上鎮56759吉慶鎮43682溫塘鎮49792田坪鎮34152桑梓鎮57338曹家鎮55486科頭鄉36109維山鄉34561天門鄉11606榮華鄉23064金鳳鄉15742油溪鄉27087坐石鄉24617人,梅苑開發區21928人,大熊山國有林場3235人,古台山國有耕場3494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化縣常住總人口1111160人,其中,上梅鎮119429人,石衝口鎮49187人,洋溪鎮57783人,槎溪鎮24296人,水車鎮27931人,文田鎮19675人,奉家鎮17483人,爐觀鎮58844人,游家鎮55486人,西河鎮55291人,孟公鎮60207人,琅塘鎮46264人,白溪鎮51444人,圳上鎮47418人,吉慶鎮39135人,溫塘鎮52210人,田坪鎮31110人,桑梓鎮51582人,曹家鎮50651人,科頭鄉31252人,維山鄉25805人,天門鄉9642人,榮華鄉20756人,金鳳鄉13091人,油溪鄉26173人,坐石鄉22279人,上渡辦事處40122人,大熊山國有林場3407人,古台山國有林場3207人。
2015年末全縣戶籍總戶數451206戶,戶籍總人口1471144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296776人,非農業人口為174368人。年內出生人口25739人,死亡人口5760人,人口出生率 15.93‰,死亡率 7.49‰ ,自然增長率8.44‰ 。全縣常住人口 113.15萬人,常住戶數34.21萬戶,城鎮化率 31.7% ,城鎮常住人口35.87萬人,農村人口77.28萬人。[5]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5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024667萬元,同比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42867萬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647562萬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834238萬元,增長11.6%。三次產業結構為26.8:32:41.2。
全年全縣財政總收入107325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0188萬元,增長2.4%,其中稅收收入39710萬元,下降7.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71308萬元,增長21.4%。
市場消費價格平穩上漲,農資價格有所下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升1.7%,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0.4%,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升2.21%。
第一產業
201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866133.5萬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3.8%。實現農業增加值542867.1萬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3.7%,種植生產全面豐收。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124.6千公頃,增長3.13%,糧食播種面積達到86.38千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總產量48.593萬噸,增長1.69%,稻穀播種面積為59.98千公頃,總產量為38.54萬噸,其中早、中、晚稻播種面積分別21.2千公頃、15千公頃、23.78千公頃,總產量分別為12.58萬噸、10.29萬噸、15.67萬噸。早稻產量增長0.56%,中稻增長2.29%,晚稻產量增長0.51%。小麥播種面積為1.26千公頃,總產量為2986噸,增長4.44%。玉米播種面積為18.1千分頃,總產量為8.25萬噸,增長4.56%。豆類播種面積為2.92千公頃,總產量為5342噸,薯類播種面積為2.3千公頃,總產(折糧)為0.6萬噸,油料總產量為1.42萬噸,增長3.65%,煙葉總產量為189.3噸,藥材總產量為20318噸。茶葉總產為1400噸。水果產量為5.19萬噸。
全年牲豬出欄為163.62萬頭,增長3.57%,全年肉類總產量12.98萬噸,增長3.34%。水產品產量29886噸,增長5.06%。
農業基礎設施力度進一步加大,全縣全年共水利工程投入資金1.5億元,節水灌溉改造工程0.74萬,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5平方公里。
年未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1.98萬台,87.85萬千瓦。
第二產業
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186.2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1億元,下降0.6%,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25.28億元,增長5.7%.全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479372萬元,比上年增長7.6%。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增長7.8%。規模工業產銷率為98.66%,和去年持平。規下工業實現增加值6.71億元,增長5.7%。
在規模工業增加值中,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2568萬元,下降10.4%;集體企業21272萬元,增長11.5%;股份合作企業2111萬元,下降22.1%;股份制企業383350萬元,增長10.2%;其它經濟類型企業24550萬元,增長7.2%。規模工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原煤,274.9萬噸,下降1.8%;發電量18447萬千瓦小時,增長27.3%;自來水975萬立方米,下降2.4%;飼料110396噸,增長8.9%,其中混合飼料78321噸,增長15%;糖果2514噸,增長25.3%;膠合板14980立方米,下降77.7%;鐵合金192464噸,下降31.6%;硅酸鹽水泥熟料275.7萬噸,增長34.3%,水泥418.9萬噸,增長46.5%;銻品6971.63噸,下降59.2%,鑄鐵件1352噸,增長8.9%,黃金743.1千克,增長27.2%。
全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6.91億元,增長7.1%,全縣22家總承包和勞務分包企業建築業總產值35.07億元,增長14.8%,實現利潤1.56億元,下降8.24%,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13.8萬平方米,下降7.3%,房屋竣工面積104.3萬平方米,下降10.5%。
第三產業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58947萬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工業投資40.2億元,增長18.2%,基礎設施投資59.4億元,增長9%,技術改造投資29.5億元,增長14.8%,房地產開發投資25.6億元,增長12%。國有投資68.2億元,增長30.2%,非國有投資67.7億元。本年施工項目252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58個,本年投產項目166個。全縣商品房銷售面積57.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1%。其中期房銷售面積55.7萬平方米,現房銷售面積1.5萬平方米。住宅銷售面積55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5.2億元,比上年下降24.8%,期房銷售額14.6億元,現房銷售額0.6億元,住宅銷售額13.9億元。房屋待售面積8萬平方米。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9331萬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限額以上城鎮消費品零售614165萬元,增長9.2%;鄉村225166萬元,增長16.3%。餐飲收入156223萬元,增長9.8%。商品零售683108萬元,增長11.3%。
全年進出口總額540萬美元,增長3.8%。其中進口150.5萬美元,出口389.5萬美元。
2015年全年實際利用外資4258 萬美元,完成年度目標的 100%,比上年增長11%,實際到位內資 73.5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3%,增長13%。
2015年公路里程到達數為5990.4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主線68公里,國省道749.989公里,縣道864.616公里,鄉道1421.171公里,專用公路88.023公里,村道2693.593公里。境內鐵路營業里程105.1公里(其中滬昆高速鐵路里程38.1公里)。全縣車輛保有量為145142輛。民用運輸船舶114艘。公路客運量5922萬人,增長3.5%,公路客運周轉量為101630萬人公里,增長3.6%,公路貨運量1471萬噸,增長2.3%,公路貨運周轉量133871萬噸公里,增長2.3%。水路客運量13.76萬人,下降4.5%,水路客運周轉量24.08萬人公里,上升3.8%,水路貨運量148.96萬噸,增長2.1%,水路貨運周轉量4758萬噸公里,增長2.2%。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46482萬元,增長8.29%;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182萬元,增長17.66%;電信業務總量40300萬元,增長7%。固定電話用戶3.47萬戶,增長3.9%,年末移動電話用戶59.9萬戶,增長13.7%。國際互聯網用戶6.8萬戶,增長27.6%。
全縣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3個,國家2A級旅遊景區1個。2015年共接待國內外旅遊者1201.7萬人次,同比增長24.1%;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5.18億元,同比增長24.7%。接待入鏡旅遊者28604人次,增長11.4%,其中外國人8769人次,港澳台人員19835人次。[6]
社會事業
科技發展
2015年縣本級科學技術支出2158萬元,比上年增長28.84%。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簽訂產學研合作合同75個;全年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80項(其中市級以上立項10項,爭取經費180萬元;縣級計劃70項,安排經費230萬元);全縣技術開發和服務機構76家,全年申請專利198件,獲授權192件(發明專利5件),10萬人授權專利數達13件;高新技術企業6家,實現高新技術增加值6億元。
教育事業
2015年,我縣共有普通中學104所,初中92所,初中在校學生41005人,高中學校12所,高中在校學生19770人,普通小學257所,在校學生108505人,基礎教育教職工11770人,其中專任教師9551人。中等職業學校8所,在校學生1478人,教職工242人,其中專任教師184人。幼兒園189所,幼兒園教職工2838人,專任教師1255人。
文化事業
2015年末全縣共有醫院20家,衛生院 29 家,病床床位 5151 張;全縣衛生技術人員 2995 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1176 人,註冊護士 1535人;另有鄉村醫生 1256 人,婦幼保健員1256(由鄉村醫生任擔) 人。全年法定傳染病發病總數6709 例,病死 8人,死亡率為 0.704/10 萬,病死率為0.1192% 。全縣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6.25‰,嬰兒死亡率 4.38‰ ,產婦住院分娩100% 。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為 1150055人,參合率為96% ,住院補償率為62.02% 。
社會保障
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7萬人,全縣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3.3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5.3683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8.547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6.0628萬人,新農保繳費人數為66.158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2.9679萬人。
全縣有福利收養性單位1個,兒童福利院床位210張,入院及收養孤兒、棄嬰共計24名。全縣有29所敬老院,床位870張,入住人數737人,農村「五保」供養人數7072人。全縣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有6228戶,9897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有31874戶,60808人。
資源環境
全縣耕地面積64.84千公頃,其中水田面積50.22千公頃,旱地面積14.41千公頃。
全年平均氣溫17.7oC,年降水量1537.3mm,年日照時間為1170.6小時,年蒸發量為717.9mm,平均風速為1.4米/秒,年內最高氣溫37.2oC,年內最低氣溫-1.7oC。
年末全縣有林地面積313.5萬畝,活立木蓄積總量748.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54.92%。
城鎮污水處理量為1139.19萬噸,城鎮污水處理率為89.5%。[7]
歷史文化
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璀璨輝煌。作為大梅山地區的中心地帶,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始祖--蚩尤及其部族就在此繁衍生息,在宋熙寧五年置縣之前,這裡長久地處於「化外」的歷史,是「不與中國通」的神秘之地。險峻閉塞的人文地理環境,孕育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梅山文化蚩尤文化。梅山歌謠古老神秘,梅山山歌、民歌、情歌、灘歌、佛歌婦孺皆知,廣為傳誦;梅山飲食有口皆碑,特別是梅山「三合湯」(成功入選2008年奧運食譜)、「三大碗」,已榮登國內各大酒店菜譜,白溪豆腐、大熊山柴火臘肉、水車魚凍聞名全國,縣城滿殿香大酒店被授予「湘菜地方特色名店」,「吃在新化」已得到廣泛認同;梅山風情奇異迷人,草龍舞、儺舞,風格古樸,神秘原始,個性突出,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梅山古蹟星羅棋布,梅山寺、梅山殿、熊山古寺、西雲山寺、八仙庵等古剎保存良好,文昌閣、萬人坑、羅盛教故居、陳天華故居、方鼎英故居、紅四軍團司令部舊址等愛國文化教育基地眾多,青龍橋、龍潭橋、又一橋等風雨橋,橋橋見證歷史。
風土人情
新化山歌:"穿堂之鼓堂壁懸,兩頭擊鼓歌聲傳。"新化山歌源遠流長,民間流傳"山歌無假戲無真,秦始皇興起到如今",梅山蠻子喜歡用俚俗的山歌表達他們心中的喜怒哀樂-記錄他們在深山老林打獵的驚險,遇山開路逢水搭橋的壯舉,到資水險灘深淵打漁魚捕蝦的艱辛,在惡劣生存環境下對樸素愛情的渴求。
梅山儺戲:梅山儺戲具有古老的宗教特徵,發源於原始的楚巫,是一種傳承了數千年的"迎神還願"的宗教藝術。演員多是巫師出身,劇目又多是宗教色彩,表演具有濃烈的宗教風格。有時還穿插巫術表演,如"撈油鍋""上刀山""踩火犁""吞火吐火"等,還有詭秘的"罡步""手訣",以及師刀、師棒的運用,使儺戲籠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梅山武術:梅山武術,素以古老神秘而著稱,是當今中國傳統武術流派中歷史最為悠久、並能很好地保留古傳武術功法與技擊精髓的優秀拳種。新化是"中華蚩尤故里",梅山武術就是以蚩尤為首的遠古先人們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觀其禽技,仿其獸姿"而產生的。與炎黃二帝同為中華人文三始祖的遠古戰神蚩尤是中華武術的始祖。梅山文化特點在梅山武術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用一個字概括就是"蠻",古有"梅山蠻"的說法,是因為梅山地區的人特別能吃苦,梅山武師特別能拚命,要練成梅山武術,必須蠻練基本功,練出一身鋼筋鐵骨,和人交手,則是夠狠夠硬,從不服輸。可以說湖南人的'霸蠻'精神,就起源於梅山地區。梅山地區的尚武傳統,曾達到人人習武的地步,就是現在,新化仍有近半數人練過梅山武術。
梅山儺舞: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是水車鎮儺頭獅子舞。這個儺舞現存16段36合,表演情節簡單,主旨為祛邪求子祈福,以啞劇舞蹈形式表演,風格古樸原始,其中保留了大量的儺母崇拜、生殖崇拜等原生態信息。儺獅頭造型十分獨特,像獅子並非獅子,實則為紅面鼓眼闊口獠牙的饕餮紋"吞口",是以"南蠻"始祖蚩尤為原型的儺面具。
地方特產
湖南被稱為美食湘軍,在美食湘軍里,還有一支精銳,那就是新化。梅山菜恰如其分地把握了湘菜的精髓:和而不同,辣而不烈。作為蚩尤故里,流傳着很多有關蚩尤的傳說和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着許多稀奇古怪的菜名和菜式,隨着故事的流傳,菜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千百年來,新化飲食獨具特色,自成體系,比較有名的就有「十葷」、「十素」、「十飲」之說。「十葷」就是三合湯、雪花丸、米粉肉、鴨子粑、柴火臘肉、回鍋狗肉、泥鰍鑽豆腐、水車魚凍、稻花魚、肘子肉。「十素」就是杯子糕、糝子粑、糯米粑、酣蕎粑、糍粑、蕨粑、擂米粑、澱粉粑、粽子、燒麥。「十飲」就是擂茶、涼粉、水酒、蛇酒、米燒酒、甜糟酒、苡米酒、雲霧茶、青紅茶、金銀花甘草茶。
新化杯子糕:婁底新化特產杯子糕,又稱:肚臍糕,有金元寶和銀元寶兩種。其中主打金元寶以紅糖和米糖調色,銀元寶用白糧或糖精與面製成。杯子糕特點:貌似元寶,大小與嬰兒拳頭差不多,顏色透亮,質地細膩白嫩,口感香軟,略有粘連。新化杯子糕以新化縣城城關鎮南門樓下的杯子糕最為出名,並且與城關鎮畢家巷的鼎灰粑、咸生巷的麵條被稱為「新化三絕」。
龍牙百合:新化縣的龍牙百合通體銀白,個大肉厚,營養豐富,曬乾後每片長約兩寸,晶瑩剔透,好似傳說中的龍的牙齒,因此得名龍牙百合。
柴火臘肉:水車柴火臘肉歷史悠久,製作精細,是新化縣最具地方風味的傳統食品。每年農曆9—12月份,以水車本土優質豬肉為原料,加入適當的鹽、醬油、味精、香料等,經過多道工序精心淹制,利用柴炭火熏烤30—40天,然後洗淨、風乾、切割、包裝。水車柴火臘肉蒸熟切片即可食用,也可配以辣椒、蒜苗、薑絲等烹炒.水車柴火臘肉色澤紅潤,芳香四溢,食之油而不膩,是上等的美食佳肴。
白溪水豆腐:新化特產白溪水豆腐,色澤潔白,質地細嫩,久煮不散,鮮美可口,享有「走遍天下路,白溪水豆腐」美譽。白溪豆腐好,與水質特佳有關。相傳清乾隆皇帝游江南,途經白溪鎮,吃了水豆腐,嘖嘖稱讚,究詢其因,當地人告知:白溪河畔的八仙街上有口水井,裡面有條龍,經常噴出「龍涎」,碧徹透亮,喝之清涼爽口,與眾水不同。乾隆當即賜名「金殿井」。白溪水豆腐就是取金殿井水製作而成的。許多外地人曾慕名前來學藝,但回去以後製作的豆腐總趕不上白溪的。白溪豆腐吃法很多。鮮嫩的水豆腐開湯,拌以蔥葉、生薑等佐料,色、香、味俱全,尤以鮮、香為著,入口生津,落肚口有餘香。用淨化後的泥鰍拌鮮豆腐,鍋內溫度升高後,泥鰍鑽進豆腐里,吃起來又鮮又甜,別有風味。魚凍豆腐是白溪一帶人家過年必備的佳肴,它以新鮮鯉魚拌豆腐、白辣椒煮熟,冷凍後再吃,到口即化。
新化玉蘭片:新化特產玉蘭片,肉質肥厚,色白鮮艷,鬆脆爽口,風味別致,其含糖類2~4%,蛋白質2.5~3%,以及粗纖維、多種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磷、鐵、鈣、鎂、微量元素和十六種不同的氨基酸。其製作選自嫩生生的新鮮竹筍,按竹筍不同生長,加工季節,分為「寶尖」和「冬片」兩種。「寶尖」由立春前含筍製成,其色呈黃且白,肉質細膩,尖角而飽滿,形似寶塔,食之,豐腴肥美,稍脆微甜,鮮美可口,為玉蘭片之冠。「冬片」:由「雨水」前的冬筍作原料,顏色潔白,肉厚片豐,質地細嫩。新化玉蘭片分成鳳尾、羊角、短尖、副尖、豆紅筍乾等六個品種,在國內外市場受到讚譽。
三合湯
新化三合湯:相傳,三合湯沿於苗俗,苗人是古時「梅山蠻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一日,一老翁雲遊至橫陽山寨,恰遇山民宰殺老牛,圍觀者甚眾。突然一山民口吐白沫倒地,眾人驚駭不已。老翁上前命山民取牛血一碗,牛肉、毛牛肚各一片,加入三個紅辣椒,煮沸急飲,患者頓時出汗即醒,神清氣爽。當眾人慾覓老翁仙蹤時,老翁駕祥雲消失在蒼茫的橫陽山岩中。這大概是三合湯的鄒形。現在的三合湯可不是幾片肉,幾個辣椒那麼簡單:選料相當講究,最好要用母水牛的血,厚實的公牛肚及母黃牛裡脊肉為主料。牛肉要橫切,牛肚不能去黑皮。牛肉、牛肚猛火熱油翻炒後,加入米醋、生薑、紅椒粉,牛血稍炒,久炒則不嫩。最後三者合一。加沸水烹煮成湯,配花椒、山胡椒油燈調味。餐桌上的這碗三合湯,上面飄着一層紅油,卻又比川菜中的紅油顏色要淡,濃厚而溫潤,不會使人產生望而卻步的感覺。稍微湊近一點,花椒和山胡椒的清香與辛辣撲面而來,這是便忍不住舉起筷子,撈起碗底最燙的一片牛肉或牛肚,入口香脆而筋道;牛血鮮嫩滑爽,仔細品味,又有豬血所不能比擬的質感,其美妙或許只有吃的時候才能真正感覺到。最絕的還是湯,咸、酸、辣交織在一起,小抿一口,猶如久窖的陳釀,回味悠長,若是大口喝下去,立即面如關公,熱流順着喉嚨,直達胃裡。
新化雪花丸:新化特產雪花丸,以肉餡外表包裹的糯米宛若白燦燦的雪花而得名。製作雪花丸子,先要選上等的好豬肉。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是七比三。將肉剁成肉泥,放入味精、鹽(也有加放雞蛋、荸薺的),然後攪勻,攪拌時只能往一個方向攪。再將精選的糯米浸泡成半透明,將肉餡成圓球,粘上糯米,然後置於鍋中蒸熟即成。雪花丸子狀如一個個絨絨的雪球,熱騰騰散發的香氣中又帶有微甜,待到一口咬開,卻是紅嫩嫩,酥又軟。
奉家米茶:奉家米茶芽葉細嫩,香氣馥郁,氨基酸、兒茶素含量尤高。當地人稱「若得米茶天天飲,明目益思人長春。」清同治年間,被列為清遷貢品,以抵「征糧」。1982年起,地區茶葉學會、科委組織茶葉界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借鑑各類名茶的採摘經驗和加工技術,於1986年成功地將奉家米茶改造為形質皆美的新名茶——月芽茶。
新化水酒:新化水酒由糟酒兌水稀釋而成。糟酒的特點是不用蒸烤。它大多以糯米為原料,煮熟後加上酒麴發酵即成。糟酒以陳酒為上品,一般於重陽節蒸酒,待到春節時開缸,非佳賓貴客,主人委實捨不得出來。陳糟酒呈嫩黃色澤,細流成絲,落杯滿而不溢,入口醇香,淺嘗輒醉。一般酒量大,嫌糟酒性烈者多兌水稀釋成水酒。即待
糟酒封缸一定時日,按0.5公斤米兌1公斤水的比例摻入冷開水,浸泡兩三天即可瓮,其味甘而不烈,醇濃而洌香。
年羹蘿蔔:新化年羹蘿蔔,皮薄肉厚,塊大如皂,擺上桌面白晃晃似肥肉,吃起來卻清爽可口,油而不膩,且具有消食、醒酒、化痰、順氣的功用。新化人於年夜煮上一大鍋,必吃到正月十五元宵。
新化精製魔芋粉:取上等鮮魔芋洗淨、去皮、切片、烘乾成干品——芋角或芋片;再將芋角或芋片經粉碎機粉碎,分離澱粉和生物鹼及微量元素,得出精粉,將精粉過篩經遠紅外線烘乾機殺菌和進一步乾燥,再按各種規格包裝成產品,成品潔白細嫩,鮮美可口,用魔芋粉添加至麵條、粉絲中,不混湯,細膩爽口,隔夜回鍋不糊,添加到麵包,蛋糕中,可使組織細膩,韌性增強,氣孔小巧而勻稱,表皮潮潤,彈性大增,使保鮮期延長,添至糖果、糕點、果漿、果凍飲料中可替代果膠,有增稠、乳化、防腐之用。
新化稻花魚乾:新化縣游家東嶺一帶,盛產一種美味——稻花魚乾。每到開春谷種下田的時候,從魚販子那裡買一兩碗魚苗,倒進秧田裡。插田的時候,再把已長成指甲大小的魚兒移養到稻田中去。一條條小魚在禾苗中游來游去,快活地成長着。微風拂禾,稻花墜了,把這些魚兒餵養得肥嘟嘟鮮嫩嫩的。嘴饞的時候,用竹罩捕了些來,做成金黃的火焙魚,不論怎麼吃,那股子鮮爽味,醇香四溢,讓人難以忘懷。草魚愛吃新分櫱的禾苗,是不能在稻田中餵養的。因此,稻花魚一般都是些鯉魚,體形似紡錘一般,有三四兩重,出田時滑溜溜地閃着光,帶着水,一條條像剛從水裡洗出來的玉器。把魚一條條剖腹取出內臟,擇洗乾淨,撒點鹽末和勻,醃上半小時,放在鍋中扣上鍋蓋用柴火急煮幾分鐘,再撈出放在竹篩上攤勻,置於柴火灶上,用穀皮煙熏,熏到微黃,稻花魚乾就做成了。做成的稻花魚乾放在壇口灌水的罈子里貯存着,隨吃隨取,極為方便。
水煮鮮魚:取上等資水河魚(或自養塘魚),剛捕的鮮貨,洗淨除腮,開膛去雜,脫鱗去翅,切成一寸見方的肉塊,燴入開水湯鍋中,加放野胡椒,略煮一下撈出,美味可口。水煮魚一直是新化人宴席上的最後一道必備菜。取年年有餘之意。至今新化水車鎮一帶村民還有把魚尾貼在堂屋壁上的習俗。新化的一首名山歌《山歌好唱口難開》:「山歌好唱口難開,楊梅好吃樹難栽;白米飯好吃田難做,鮮魚好吃網難開。」中,早就有水煮鮮魚好吃的記載。[8]
風景名勝
紫鵲界秦人梯田
紫鵲界梯田位於新化縣西南的水車鎮,是鑲嵌於湘中大地上的一顆旅遊明珠。她集自然美、古樸美、形態美、文化美於一體,兼有廣西龍勝梯田的秀美、雲南哈尼梯田的大氣、菲律賓巴納韋梯田的險峻、越南沙壩梯田的飄逸,特色鮮明、風格獨具,阡陌縱橫,線條流暢,氣勢磅礴,是農耕文化的傑出代表,有「梯田王國」之美譽。一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考證,紫鵲界梯田始於秦漢,盛於宋明,至今已有2000餘年歷史,是苗、瑤、侗、漢等多民族歷代先民共同創造的勞動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交融揉合的歷史遺存,是人與自然的偉大傑作。二是生態原始,自流灌溉奇特。紫鵲界梯田依靠森林植被、土壤、田埂綜合形成儲水保水系統,憑藉神奇獨特的基岩裂隙孔隙水水源,構成純天然自流灌溉工程,潺潺流水,四季不絕、久旱不竭、洪澇無憂,堪稱人類最偉大的水田工程。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俗有「天下大亂,此地無憂;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說。三是景觀豐富,資源品質優良。紫鵲界梯田總面積26萬餘畝,核心景區面積8萬畝以上。梯田開墾方式獨特,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構築大小各異梯田,梯田大者不到一畝,小則只能插幾十蔸禾,有「蓑衣丘」、「斗笠丘」之稱。密密梯田,線條流暢,層次分明,氣勢雄偉壯觀,如級級階梯、似根根緯線,層層疊疊、依山就勢盤旋於群山溝壑之間。梯田景觀隨四季千變萬化,美不勝收。春來,水滿田疇,如面面玉鏡五彩斑斕;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綠浪青翠欲滴;金秋,稻穗飄香,像座座金塔遍地澄黃;隆冬,瑞雪漫山,若條條銀蛇起舞群山。而田園阡陌之間,板屋交錯,雞犬之聲相聞,梯田、村寨、森林、流水相互融合依存、和諧統一,融梯田四時變幻之美景,輔以原始的手工耕種方式,便構成了紫鵲界秦人梯田一幅幅流動的農耕畫卷。梯田被專家評審定位為5級旅遊資源,成功入選為老百姓喜愛的湖南百景,系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4A景區和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並列入了國家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新化縣北部,距縣城60公里,總面積8100公頃,規劃保護、旅遊區面積4150公頃。系首批湖南省生態旅遊示範區。
大熊山是蚩尤祖山。大熊山是中華民族三大人文始祖之一蚩尤的世居地,至今留有蚩尤屋場、蚩尤谷和春姬峽(春姬系蚩尤妻)遺址。大熊山還是黃帝臨幸地,《史記》有「黃帝登湘熊」的記載,南宋祝穆名著《方輿勝覽》亦稱「山川熊山,昔黃帝登熊山,亦即此也。」風流天子乾隆也曾到大熊山,並在此留有「十里屏開獨標清勝;熊峰鼎峙半吐精華」的詩聯。
大熊山是生態名山。大熊山景觀豐富,有蚩尤谷、春姬峽、大熊峰、九龍峰、川岩江五大旅遊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3%,至今保存着3萬餘畝原始次生闊葉林,廣泛分布着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物種資源,蘊藏着40多種珍稀保護植物和20多種珍貴保護動物,是科學考察和科研教學的理想基地。大熊山山體高大宏偉,其九龍峰和大熊峰海拔1600多米,屬湘中之最,人稱湘中屋脊,森林景觀五彩繽紛,森林小氣候四季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質優良,環境優雅,空氣負離子濃度高,林木精氣強度大,是人們避暑療養、休閒度假的首選場所。
大熊山還是江南宗教名山。香火鼎盛時期大熊山共有各類廟宇庵堂達49處,尤其是熊山古寺,其靈氣盛名遠揚。
梅山龍宮
梅山龍宮位於風景秀麗的資江河畔,距縣城28公里,被譽為「世界溶洞極品」,系國家級4A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新瀟湘八景景區、湖南大眾最愛旅遊目的地、湖南省文明旅遊風景區。規模宏大,樓宇結構,別具洞天,兼具水旱路瀏覽,洞內擁有大量姿態各異、琳琅滿目的石筍、石瀑、石幔、雲盆、鵝管、斷面形態和蝕余小形態等景觀,其峽谷雲天、哪吒出世、玉皇天宮、水中金山、遠古河床被譽為五大世界溶洞景觀之絕。如今,洞府已探明長度2876米,已開發面積58600平方米,目前可遊覽路線長1696米,其中包括長466米罕見的神秘地下河。
奉家古桃花源景區
奉家下團村地處新化西部邊陲,與漵浦縣、隆回縣緊鄰。這裡古稱「玄溪峒蠻」,屬「武陵郡」,山巒重疊,幽谷深洞,山溪交錯,梯田層層,古風人情,讓人「怡然有餘樂」。據專家考證,從奉家鎮的地理環境、自然風貌、民族演進脈絡、寫作動機和《桃花源記》所描敘的情況來看,桃花源就在此處!
據當地奉姓家族編纂於清道光年間的奉氏族譜記載,奉氏乃秦獻公後裔,為避商鞅亂,南逃至此,易「秦」為「奉」,世居此地。
油溪河漂流
漂流全程12km,兩岸綠樹成蔭,危崖聳立,怪石嶙峋,水清見底,灘多流急,回灣盤旋。沿途穿越8個峽谷,36個潭,48面灘,39處回灣。水流量達8m3/秒。其漂程長,水量足,水流急,落差大,風光旖旎,被譽為「江南峽谷第一漂」。[9]